APP下载

关于低碳展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6-11-18张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展览低碳评价体系

张姝

摘 要 但当社会对展览赋予“低碳”、“绿色”、“朝阳”等标签时,低场馆利用率、重复办展、非环保材料的展台搭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参展观众大量集聚带来的负效应,让我们意识到展览同样会产生污染与资源的浪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对展览构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本文的撰写目的。

关键词 低碳 展览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给人类科学研究带来新的命题。关于倡导提高能源高效利用、推行区域清洁发展、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应运而生。“低碳”对于经济正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意味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

会展经济作为新兴服务产业的标志,受到了诸多地方政府热捧,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展览作为会展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经济联动性高、社会效益好受到了极高关注。但当社会对展览赋予“低碳”、“绿色”、“朝阳”等标签时,又不得不一次次陷入现实的反思:低场馆利用率、重复办展、非环保材料的展台搭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参展观众大量集聚带来的负效应,这让展览退却了“低碳”光环,让公众认识到展览也会产生污染,会出现浪费。引起笔者兴趣的是,如何对展览进行评价?能否借助指标体系的建立实现对展览的评价,以此促进展览行业的结构调整?这成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2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并与气候变化紧密相联,2005年“京都议定书”、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让公众看到了世界联合起来节能减排的决心,2009年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更是使许多国家开始进入对减少碳排放等实质性和可操作性探讨的阶段,中国也做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50%。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引起了学者们对该领域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Streets(2007)提供证据表明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会因为悬浮颗粒物而对运动员健康造成伤害;Sherwood(2007)借助三维盈亏模型,从经济效益、环境完整和社会公平三个纬度的结合来测量大型事件的综合影响,并构建了大型博览会后的短期评价指标体系;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与冬季残奥会产生了26万8千吨的碳排放(VANOC,2010);中国学者剧宇宏(2011)对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会展业成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Matt Dolf(2015)测算出4%乘坐飞机观看英国英国哥伦比亚大学运动会的游客将会产生52%的碳排放量。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过梳理后发现:第一,关于“低碳”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研究较少,作为服务业分支的会展业则更少,同时会展在该领域的研究多出现在节事活动上,展览行业极少涉及,这给本文的撰写提供了难度,但同时也凸显出本文撰写的意义;第二,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对笔者而言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3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3.1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命周期评价法被认为是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中有关环境问题进行后续评价的方法。根据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1990)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可知,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通过对产品、生产工艺及活动的物质、能量的利用及造成的环境排放进行量化和识别而进行环境负荷评价的过程;是对评价对象能量和物质消耗及环境排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也是对评价对象改善其环境影响的机会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也是对评价对象改善其环境影响的机会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在对展览进行“低碳”评价时,可考虑生命周期评价法的思想架构,将展览看成是一件产品,从产生到退出均有着碳排放的产生,因此要评价展览,则因从其各可能产生碳排放的环节入手,将展览分为展览前、展览中与展览后三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展览的退出阶段,展馆是不会拆除重建的,因此可以通过参展商评价、媒体关注度、观众评价等指标进行后期评估。同时,一次展览的主要参与者为展馆方、主办方、参展商、观众,故在构建指标的过程中着重考虑这些主体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可能,而这些主体的所有碳排放加总便得到一次展览的碳排放量,从而可实现对展览的低碳评价。因而在体系构建时以场馆方、主办方、参展商、观众、附加作为准则层指标,同时在指标的选取上遵循全面性、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等原则(见表1)。

在展馆方(B1)的指标层选取上,选取了展馆装修材料环保性(C11)、展馆智能节能系统 (C12)、展馆的低碳设计(C13)、展馆电瓶车使用量(C14)、展馆利用率(C15)等指标。其中展馆装修材料环保性、展馆智能节能系统、展馆的低碳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展馆设计之初便已形成,从会计学的角度来讲应归属于“沉没”,即展前阶段,但每次展览的发生中,这些因素却仍在起作用,如自然采光、通风等低碳设计能帮助展览节约能耗,环保材料能减少展馆对人体的伤害,智能节能系统能帮助展馆提升效率,节能减排。展馆电瓶车使用量属于展中阶段,是很好的计算馆际交通碳排放的方式,通过电瓶车的趟次、行驶路线,可计算出累计行驶里程数及累计载客量,从而估算出此环节的碳排放,并对会展的“低碳”进行评价。展馆利用率属于展后阶段,一次展览的展馆利用率由展览面积的大小决定,这并不单一指展览面积,展馆利用率的计算还应包括展馆内的餐饮、票务、卫生间等配套设施的开启与使用,利用率的高低意味着展览是否产生了资源浪费。

在主办方(B2)的指标层选取上,选取了办展主题(C21)、招商招展方式(C22)、现场投诉数量(C23) 、展览面积(C24)、参展企业数量(C25)、展会交易额(C26)、标准展台与特装展台数量比例(C27)等七个指标。其中办展主题与招商招展方式属于展前阶段,办展主题与展览的“低碳”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若展览主题是文化创意类,与传统机械展相比,将有着较低碳排放;招商招展侧重于考虑营销中主办方是否采用了更多新媒体与新方式,新媒体与新方式的采用,将大量规避由传统营销方式带来的资源浪费。现场投诉数量涉及到展览的现场管理,属于展中阶段,投诉数量可以用来衡量参展商与观众对展会的满意度。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展会交易额、标准展台与特装展台数量比例则直接对展会的效果产生评估,属于展后阶段。

在参展商(B3)的指标层选取上,选取了展台搭建材料环保性(C31)、新型搭建材料使用率(C32)、参展目的(C33)、展品宣传智能化(C34)、固体废弃物处理(C35)等五个指标。其中展台搭建材料环保性、新型搭建材料使用率,参展目的属展前阶段,材料的环保将减少对环境质量的损害及人体的伤害,新型材料的使用,如容易拆卸的钢筋、模板化可供多次使用的布展素材,将减少撤展时的不便,同时重复利用可带来资源的高效使用。展品宣传智能化属于展中阶段,主要考察参展商是否仍以展品静态展示的方式参展,智能化展示将增加观众的参与体验,有助于参展目的的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属于展后阶段,在中国由于许多展览并不收取撤展垃圾处理费用,造成直接结果便是大量固体废弃物遗留在展馆,这可以说是展览中最大的污染之一。

在观众(B4)的指标层选取上,选取了观展目的(C45)、前往会展举办地的交通方式(C42)、入住酒店的花费(C43)、文明参展程度(C44)、观众人数(C41)等五个指标。其中观展目的与前往会展举办地的交通方式属于展前阶段,Matt Dolf(2015)在对英国哥伦比亚大学运动会的研究中,测算出4%乘坐飞机观看比赛的游客将会产生52%的碳排放量,可见游客的前往方式将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入住酒店的花费与文明参展人数属于展中阶段,观众在酒店中可能产生的碳排放来自于酒店为游客提供照明、清洁、空调、供暖、制冷、电视、上网等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能源消耗,而酒店又分为不同档次与类型,在评价过程中无法对酒店档次与类型进行一一界定,因此选择花费这样一种“等价物”具有可操作性。文明参展程度属于展中阶段体现观众的文明素质,这也对展览的“低碳”产生影响;观众人数属于展后阶段,是对展会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

在附加(B5)的指标层选取上,选取了媒体关注度(B51)与市民关注度(B52)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均将贯穿于展览的全过程,媒体关注度代表着媒体对展览的重视程度,在媒体报道中注意区分正向关注与负面关注;市民关注度则意味着市民对展会的支持与容忍程度,市民的支持将对“低碳”的展览产生正向的影响,如市民能够为了展览忍受道路的拥挤、自觉维护城市环境、愿意充当展会志愿者等。

综上,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属于展前阶段的为展馆装修材料环保性、展馆智能节能系统、展馆的低碳设计、办展主题、招商招展方式、展台搭建材料环保性、新型搭建材料使用率、参展目的、观展目的与前往会展举办地的交通方式等十个指标;属于展中阶段的为展馆电瓶车使用量、现场投诉数量、展品宣传智能化、入住酒店的花费、文明参展程度等五个指标;属于展后阶段的为展馆利用率、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展会交易额、标准展台与特装展台数量比例、固体废弃物处理、观众人数等七个指标。媒体关注度与市民关注度这两个指标均则贯穿于展览的全过程(见图1)。

3.2层次分析法原理

本文在研究之中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其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专家萨迪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决策方法。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其在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过程之中主要分为如下步骤:

(1)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目标层次和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将其确定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最终形成一个阶梯的、有序的结构层次体系。在本文的研究之中,共确立了三个层次,即目标层(低碳展览评价指标体系A)、准则层(展馆方B1、主办方B2、参展商B3、观众B4、附加B5)、指标层(指标曾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若干单项评价指标)。

(2)依据人们的主观判断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按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再利用数学定量分析方法对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在进行打分时主要借助萨迪标度为工具,即将标准值限定在1-9范围内变动的比率标度。

在本研究中,笔者编制调查问卷,向湖北大学、武汉商学院等高校专家学者们进行发,共计发放30份,要求其根据问卷内容进行打分,得到确定权重的基础。

(3)通过综合计算各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权值,从而得到每个方案的最底层相对于最高目标的相对重要次序的组合权重值。

4研究结果

借助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级指标的相应权重,并通过CR一致性检验,可见权数值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权重指标如表2所示。

从层次分析法的结果可见:

(1)在准则层中,参展商被赋予了最大的权重值,其次为主办方、观众、场馆与附加。由此可以看出,一次展览是否 “低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展商与主办方,两者的权重和所占比重超过了50%。这也反应出当前展览发展的现状,主要污染物集中在参展商的展台搭建与废弃物处理上。

(2)对展馆方而言展馆利用率被赋予了最大的权重值,为0.4923。中国展馆利用率远不及会展业发达国家,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城市能达到40%上下,大多数城市展馆利用率都在20%左右。展览场馆一次性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若在单次展会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无疑是种浪费。

(3)对主办方而言展会交易额被赋予了最大权重值,为0.3503,其次为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等。这些指标均是对展览的评估指标,放在评价体系中实则是经济效益与低碳环保间的“共生”。

(4)对观众而言观众人数与参展文明程度被赋予了较大权重值,分别为0.4028、0.2309。观众是决定展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在评价体系中未把观众人数列入主办方指标,因为专业观众人数是主办方可控的,而非专业观众是主办方不可控制的。观众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与灵活性,他们在对展会造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如交通工具的使用、餐饮住宿的使用等,这从观众人数的多少可以加以窥知。

(5)在附加指标中,市民关注度的权数超过了媒体关注度。可见在学者们心中市民关注度的高低对展览的“低碳”为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意味着市民的高参与度、高容忍度将会推动展会的“低碳”建设。

5结语

通过研究笔者尝试建立了“低碳展览”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将客观数据、问卷调查及主观评价结合起来,如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观众人数这些均是存在的客观数据,但市民关注度、入住酒店花费、前往交通方式等指标可能需借助于调查问卷,而材料环保性等方面则可能需要将客观数据与主观评价结合起来;由于在方法的选择上选取了层次分析法,这造成了权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也能代表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期望能对后续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结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怎样促进展览真正实现“低碳”?对于展览的碳排放如何进行计算?这成为了笔者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Streets,D.G.,Fu,et al.Air quality during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J].Atmospheric Evelopment,2007,41(3):480-492.

[2] Vanoc.Vancouver 2010 sustainability report.Vancouver: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2010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2010.

[3] Ju Yuhong.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h under the low-carbon economy of China. Academic Forum,2011(3):133-138.

[4] Matt Dolf,Paul Teehan.Reduc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spectator and team travel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s varsity sport events[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5(18):244-255.

猜你喜欢

展览低碳评价体系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