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疗效研究

2016-11-16刘秋英郭平邝素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理压力疗效

刘秋英 郭平 邝素绢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159医院收治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人组时行标准心理压力测试,证实心肌缺血后,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0.1 g, 1次/d,倍他乐克25 mg,2次/d,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口服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稳定型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振源胶囊0.25g,3 次/d

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PHQ-9评分及GAD-7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肌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0.0.02

心理压力可导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即心理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MSIMI)。这种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尽管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目前研究可以肯定的是,MSIMI可使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事件的风险升高3倍以上[1]。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不同,MSIMI存在冠状动脉微小循环的功能障碍。本研究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2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2014年1月159医院收治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8~74岁,坐位收缩压110~148 mmHg(1 mmHg=0.133 kPa)、坐位舒张压70~90 mmHg。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24例,每组男14例,女10例。中西医结合组,平均年龄(62±1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2±1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时行标准心理压力测试,证实心肌缺血后,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0.1 g,1次/d,倍他乐克25 mg,2次/d,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口服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振源胶囊(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8286)0.25 g,3次/d,口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人组后于上午8:00监测其血压、心率、心电图,行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焦虑筛查量表(GAD-7)测定,计算各量表的总分。于安静的环境里休息15 min后,开始标准心理压力测试,患者被给予2 min准备时间,随后5 rain开始复杂算术,运算前后即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计算测试后与测试前心电图ST—T变化差值(ST—T差)。为确保心理压力测试的有效,参与评估的医生均受过标准培训。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心率、PHQ-9及GAD-7评分。

2 结 果

治疗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PHQ-9评分及GAD-7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瘤和其他外周血管病变。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实心理压力引起的抑郁状态与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生活中具有心理压力的人比无心理压力的人患心肌缺血的风险高2倍,有抑郁症且有心肌梗死、心绞痛病史或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比无抑郁症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2~3倍[2]。其机制可能与心理压力增加能够引起心律失常、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同时,过高的心理压力可促使不良医学行为的发生,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依从性差、缺乏体育锻炼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升高。稳定型冠心病心肌缺血属于祖国医学中“胸痹”“心悸”的范畴,多因心气、心阳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瘀滞、不通则痛,治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人参果总皂苷(振源胶囊)昧甘、性平,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效,能改善心脑血管血流状态,纠正血液黏滞、聚集,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和增强左心室功能[3]。

本研究发现,经过8周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舒张压、PHQ-9评分及GAD-7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患者PHQ-9评分及GAD-7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压力可导致冠状动脉微小血管舒缩不良,加重稳定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由于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因此,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临床医生在关注患者躯体健康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早期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还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Kessler RC,Berglund P,Demler O.et a1.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NCS—R)[J].JAMA,2003,289(23):3095-3105.

[2] 任小宇,许晓琼,刘跃晖.综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20-22.

[3] 黄惠生,汤益明,万士荣,等.益气活血方药对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70-73.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心肌缺血心理压力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缓解心理压力10法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Holter关于心肌缺血检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