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就是点亮心灯

2016-11-15郭文斌

江西教育A 2016年9期
关键词:安检员心灯子贡

郭文斌

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传家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在过去,老师比父母重要。为什么?因为父母给你的是血肉之躯,老师给你的是智慧之躯。也就是说父母给你的是硬件,老师给你的是软件。老师是传法的,替天地把智慧、宇宙间的能量、密码传给你。所以,过去师徒关系比父子关系重要得多,老师点亮你的心灯,否则你只是行尸走肉。

有一个故事,问子贡父亲去世了,他守孝多少年?有的说三年,有的说三年多。但子贡的老师去世,子贡守墓六年。子贡是个大商人,守墓六年得耽误多少生意,但他认为守墓六年是人生第一义。当年,子贡的影响力都超过了孔子,因为他太厉害了,能够在许多国家跟国王分庭抗礼。有人对子贡说,你比你老师有能耐,比你老师本事大。子贡说,不敢这么说,老师是一个深深院子里面的屋子,我只是外面一个小屋子,一眼就能看透。老师是院子里面的,就像天空一样,没办法触摸,大家对我一眼就看到底了。

事实上,孔子的影响力是子贡制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在一定意义上,孔子是被子贡包装出来的。

所以,在古人看来,师生情更重要。为什么?从传家的角度来讲,老师这个职业太好了,等你退休的时候,回头一看,一片灯的海洋,全是你点亮的心灯,多么幸福啊!比如孔子的后人,他的家谱现已经写到八十三代,哪怕是过去皇帝的家谱也不一定能写到这个链条上。如果孔子当年不做教化人的工作,老天就不会给他这个奖励。当年台湾的考试院院长孔德成先生到美国访问,回来过安检的时候,安检员一看护照,问他是孔子的什么人?他说我是孔子的七十七代嫡孙。安检员说,那你跟我来。等孔德成先生从安检口走出来的时候,红地毯已经铺上,鲜花已经摆上。换句话说,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孙子,还在享受孔子传给他的这一份剩余价值,享祖先的福。

因此,我们对生命的利润,就会有一个新的计算方式。以前我们干任何事情,都会考虑有多少回报。现在,我们考量做一件事情回报的时候,就想得远、想得全面。《大学》里面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拿中国人的五行来说,就是木性。树为什么能长高?它站在那里一辈子不动,就能长高,所以“止”对应的是木性。“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对应的是火性。“定而后能静”,“静”对应的是土性。静之后才有安,“安”侧重于身体,“静”侧重于心灵。没有安就没有幸福,安了之后才能虑。虑是一面镜子,在玻璃没发明之前,人们以铜为镜,把铜磨得光光的做成镜子用,所以“虑”在五行里面对应的是金。当我们把定、静、安的功夫做到之后,生命就会进入到一种虑的状态,这个虑就是智慧,就是我们能够准确、圆满、妥善地去管理生命,完成天命。

有了定、静、安、虑之后,才有得,这个“得”是得到,也通道德的“德”。这个“得”按照五行对应的是水。水有一个特点,它向低处流,有谦德。所以“得”是定、静、安、虑的一个自然结果,它不像现在营销学、经营学讲“得”要通过谋划、心计去得到,那是得不到的。“得”,古人讲得很科学,通过木火土金水,这样一个圆开始转,然后得到的这个水,又回过来滋养木,木又生火,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圆才得以运转。这就是我们生命生生不息的动力,也是我们生命的生机。所以安静对于生命来讲,无比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说我们教了一辈子书,没有带出几个有安静力的学生,那意味着我们教育的失败。有的人可能说没有啊,我带的学生有很多考上了北大、清华。从本质意义上讲,考北大、清华跟教育没有关系,真正的教育是给受教对象一种能够把握生命、把握生命频率的方法论。说浅显点,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在适当的年龄段,训练并形成稳定的安静力,因为它是生命跟宇宙交换能量和智慧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种安静力,学生就是考上北大、清华又怎样?他的生命中没有幸福感,他已经被知识严重地绑架了,就是说他没得到根本。那么,既能考北大、清华,又有生命的安静力,这才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安检员心灯子贡
行李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心灯
点亮心灯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一分和十分
一分和十分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不灭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