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物流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

2016-11-13周启清尹盼盼

关键词:物流业西安物流

周启清,尹盼盼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西安物流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

周启清,尹盼盼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2003年《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来,西安的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基于对西安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发展特色物流、提升现代服务水平、发展物流金融等基本思路,以期促进西安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西安;物流;特色物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物流产业己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代表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新常态下,西安市着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降低企业成本,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西安的跨越式发展。

一、西安市物流产业现状

西安作为进出西北的门户,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物流业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物流业传统业务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形成了一个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组成的梯形物流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西安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仍较为粗放,收益主要来自于仓储、运输等基础服务,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新型物流业态发展滞后。

(一)西安物流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西安的物流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物流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新加坡普洛斯、嘉里大通、招商局物流、中铁物资等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在西安布局。截至2014年底,西安市已经拥有物流场站20个,物流企业1203家。其次是西安物流业增加值持续增长。2014年,西安物流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9.5%,其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西安物流产业经营格局

内资企业是发展西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主力军,物流企业法人单位以有限责任公司与私营企业模式为主体。以私营为主、国有与集体等其他经济类型为辅的西安物流企业多样化经营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见表1)

表1 2014年西安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分布表

(三)西安物流产业基础设施

占据西安物流业主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不断增长,从2010年的175.09亿元增至2014年的336.15亿元,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已从原来的最高点67.2%降至18.8%。

1.公路运输增长快速

西安的公路运输能力强劲,至2014年末货物运输总量达41120.03万吨,同比增长13.1%[1]。根据最新规划,围绕西安将修建西安大环线和绕城高速公路,11条国网高速交会于西安,6条辐射线以西安为中心,构造一张“米”字型高速公路网,形成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实现西安到所有相邻省(区、市)当日到达,省会到地市当日往返,连接省内铁路、机场、主要旅游景点、工业园区,使西安成为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交会最密集的城市,以有效对接周边省份,形成高速疏运通道。

2.铁路运输能力得到提升

西安火车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西安铁路与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及欧亚大陆桥相连接,构成了陕西“两纵五横四枢纽”的铁路骨架网。至2014年末,西安铁路枢纽已经形成2亿吨/年的货运能力,开通了面向韩国的货运航线和面向中亚的“长安号”货运班列,全省货运量从2009年的8.6亿吨提高到了2014年的15.7亿吨,年均增幅达12.8%。

3.航空运输独具优势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是我国主要的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全国十大机场之一、八大枢纽机场之一,是我国现代航空物流的重要节点,其拥有跑道(3000× 45米,3800×60米)两条,停机位127个,综合交通枢纽8万m2,货运区2.5万m2。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始发点,1小时航程可覆盖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兰州、西宁、银川等中西部主要城市,2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70%的领土、85%的经济资源,3小时航程可覆盖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城市,其在全国航线网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咸阳机场与国内外48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开辟了通航点136个,航线269条[3]。截止2014年底,机场航班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24.5万架次、2926万人次和18.64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11.3%、13.9%和7.7%。

4.物流园区布局合理

西安市有新筑和空港两个物流园区,有纺织城纺织品与服装物流、韦曲科技、三桥汽车、草滩果品、北石桥、中储物流等六个物流中心,还在咸宁路、华清路、太华北路、大白洋路、枣园路、友谊路等处有10个配送中心。其中,新筑物流园区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新丰镇列车编组站为依托,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龙头,建设集散型的综合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依托,以咸阳空港产业园为龙头,建设空港物流园区。

(四)西安货物营运能力

西安的货物运输是一个以道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西安物流业拥有强大的货物运输能力。近年来,西安的货物运输总量与周转量不断增长,2014年同比增幅分别达12.9%与9.4%,其中公路的货物运输总量与周转量增速最为强劲,达到了13.1%和13.8%。(见表2)

表2 2014年西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五)西安物流信息化水平

西安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两级分化明显。一方面,具有国家纵向管理职能的领域、行业部门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其物流服务信息化初见成效,烟草、医药、运输等部分行业的物流信息化达到先进水平,采用了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技术、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特别是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运营的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先进的物流业信息技术推广不到位,基本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程度不高。[3]

(六)西安物流需求概况

制造业、社会消费品、进出口基本构成了物流的总需求,西安的这三类指标近几年增长额都很大,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的1611.04亿元增至2014年的2872.9亿元,增长额达1261.86亿元,为西安地区带来可观的物流需求。但从短期看,西安的物流需求增长速度较慢,需求有所不足。如全年工业增加值从2013年到2014年仅增长了38.49亿元。

二、制约西安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西安物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低

西安物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低,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物流成本高。低成本是现代物流业的特征之一,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仅占产品总成本的8%左右,我国为21%至25%[4]。二是物流行业标准不统一,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都部分或完全没有实现标准化。三是物流产业信息水平低,西安先进的物流业信息技术推广不到位,应用普及程度低,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仍在大规模地使用电话、传真等传递信息,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信息沟通障碍。

(二)西安物流企业规模小

西安的物流业集中度低,市场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设在西安的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的总部机构较少。2010年,西安1100余家物流企业中,资产不足100万的占5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万元的仅占企业总数的10%[4]。截至2014年末,整个陕西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企业也仅有20家,国家5A级物流企业仅4家[2]。这些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水平低,对市场和资源的掌控力不足。

(三)竞争激烈

西安的物流企业服务同质化严重,同制造业、商贸、电子商务的结合度低,收益主要来自于仓储、运输等基础服务,信息技术、物联网推广运用不广,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再加上外资企业的进入,西安的物流产业竞争激烈,企业生存状况堪忧。

三、制约西安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成本

西安物流业的高昂成本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第一,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业的资源和活动被人为分割,缺乏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如西安在80年代兴建的物流网点多在2环线以内,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改造,目前这些网点普遍存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治安混乱等现象;西安二环以内禁止大货车通行,货物必须通过小型货车中转才能到达客户手中,增加了运输成本。第二,西安物流业机械化程度低,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仍以手工运作为主,人工工资的增长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盈利。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在2014年末,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小微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达到98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邮政业增长20.7%,仓储业增长18.0%,水上运输业增长16.4%[5]。第三,西安物流业重复征税、赋税过重等问题突出。如物流业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十余种税,又如物流企业在购买车辆、购买燃油的过程中都承担了增值税,但对其征税的营业税却以企业全部营业收入为税基再次征税。

(二)物流需求

从长期看,西安的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西安市的物流产业与经济同步发展,西安的GDP=832.31+0.076xTOTAL(TOTAL为货运量,GDP的单位为亿元,货运量的单位为万吨)[6],西安的GDP总量大,近5年的年均增长高达12.22%,这为西安的物流业带来了长远需求。

西安是一个国有企业较多的城市,受“大而全”的传统经营观念影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缓慢,制造业对物流服务外包积极性不强,物流社会化程度偏低。我国物流外包的比例是16%左右,但西安市制造业整体外包比例不足10%[7],如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制造业除比亚迪、陕重等部分企业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与社会物流企业合作外,大都采取自营物流形式。

(三)信息化水平

西安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主要受制于时间与资金。西安的现代化物流业发展时间短。1999年8848网站宣告了中国网购时代的到来,物流业是在连拖带拉、连滚带爬之中前进的。此外,西安物流企业的主体是中小微型企业,既缺乏信息化理念,研发投入不足。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西安市的经济总量及与物流相关的产业规模偏小,实体经济制约了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竞争环境

西安物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其原因来自多个方向。(1)物流企业服务同质化严重,陕西物流服务业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基础服务,支持增值性服务、信息服务与财务收益的只占15%。(2)区域物流一体化趋势明显,区域之间争夺物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宝鸡、榆林、咸阳被确定为全国物流业区二级布局城市,其距离西安近。(3)新加坡普洛斯、嘉里大通等外企的进入,进一步加剧了西安物流业的竞争态势。

四、加快西安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提升西安物流业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1.加快物流业综合人才的培养。现代物流是专业化的物流,但截至2012年,西安物流企业员工具有大专以上物流专业学历的不足10%[4]。2.积极开展物流业标准研制工作,采用现有的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和其他企业的各级物流基础协议与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系统推荐的编码格式、技术协议、内部规章制度等措施,实现西安物流行业的标准化。3.加强北斗导航、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等在物流中的应用,逐步扩大高速公路联网ETC车道覆盖率、ETC车道数,形成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

(二)壮大西安物流企业规模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吸引中储运、华运通、阳光网达、易速网、南方物流、大众交通、马士基物流、TNT物流等企业来西安发展,提升西安的物流集散能力和开放水平;鼓励西安本地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深化战略合作。

(三)发展特色物流

传统业务的盈利点降低之后,物流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利润源,建议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1)发展冷链物流。现代农业对大宗农产品物流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2)“互联网+”时代,发展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业务是未来的趋势。(3)发展逆向物流。(4)发展绿色物流。

(四)发展物流金融

作为一种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金融创新,物流金融是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能够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加深物流企业、融资企业、银行之间的联系[8],其具体措施应为推动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开展仓单质押、保税仓、存货质押、融资租赁以及票据融资等业务。

[1]西安市2010—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西安统计局.

[2]陕西省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Z].2015-8.

[3]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物流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4]赵长东.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2(7):12-13.

[5]葛鹏.2014年陕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小微企业发展良好[R].陕西调查.2015年第13期.

[6]徐妍.上宏昌.西安市物流业发展水平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3-25.

[7]龚鹏,阎黎.西安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2(1):19-21.

[8]周启清.模糊金融市场中的分红保险纯保费定价[J].财会月刊,2015(11):15-17.

[责任编辑 陶爱新]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Xi’an logistics

ZHOU Qi-qing, YIN Pan-pan
(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Commerce, Xi’an 712046, China)

Since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Xi’an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as put forward in 2003, Xi’an logistics industry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is still with som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Xi’an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dea to develop unique logistics, elevate the modern service level, and develop logistics finance, to promote a healthy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Xi’an logistics industry.

Xi’an; logistics; unique logistics

10.3969/j.issn.1673-9477.2016.03.006

F259.22

A

1673-9477(2016)03-021-04

[投稿日期]2016-06-10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4JM2-7133)

周启清(1966-),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业西安物流
西安2021
Oh 西安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