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2016-11-09司井夫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9期
关键词:颈源微调经筋

司井夫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221000)



·按摩导引·

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司井夫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221000)

颈源性头痛(CHE)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我科采用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推拿科门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和对照组(经筋手法治疗)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例)

纳入标准:符合国际颈源性头痛研究会的诊断标准;3个月≤病程≤10年;年龄25~60岁;所有患者拍摄颈椎正侧位片和张口位片,必要时加拍颈椎MRI;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年龄在25岁以下或60岁以上的患者;疑有或已确诊的椎体或椎管内肿瘤、结核,骨髓炎及严重骨质疏松者;严重的心、脑、肺、肝、肾等疾病及血液病者;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妊娠妇女。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筋手法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2次以后评价疗效。

颈椎微调手法(侧卧交叉按压微调法):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枢椎棘突偏凸侧朝上,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站于其背后,以一侧拇指自上而下顶住患者错位颈椎偏凸之棘突,另一手拇指自后向前抵住下一椎(上一椎亦可)之同侧上关节突,两拇指成“十”字形垂直交叉关系。医者两拇指分别按压棘突向下,关节突向前移动,使错位节段被动旋转5°左右;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再突然加大拇指顶推力量,扩大节段旋转运动幅度3°~5°,手法操作时手下常有错动感,偶尔会伴有弹响声,操作后患者大多会有头痛或头部不适感即刻消失或减轻的感觉。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评估(VAS),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10分为最大程度疼痛。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觉镇痛评分。镇痛效果评价采用VAS加权计算法:疼痛减轻的百分数=(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临床治愈:VAS加权值=(A-B)/A×100≥75%;显效:VAS加权值=(A-B)/A×100≥50%~75%;有效:VAS加权值=(A-B)/A×100≥25%~50%;无效:VAS加权值=(A-B)/A×100<25%。

结果:见表2、表3。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治疗前VAS评分t值为0.91,P值0.36,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VAS评分t值为2.07,P值0.04,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差值t值为2.58,P值0.01,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两组疗效经Mann-Whitney U检验,P值为0.01,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Sjaastad等[1]于1983年首次提出该病名,1990年正式提出了诊断标准,并于1998年对其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正。国外流行病学显示,在18~65岁的普通人群中,颈源性头痛的患病率为4.1%,认为该病是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2]。颈源性头痛可随着病程进展,发作性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期延长[3]。病程较久者常伴有焦虑、轻度抑郁、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经筋”一词最早见于《灵枢·经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十二经筋的走行、证候及治法,成为经筋疗法的理论基础。《素问·五脏生成》中说:“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痿论》中有“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起着约束骨骼、活动关节、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及维持正常体位姿势的作用。上颈部经筋,包括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主要作用是使头做旋转和后仰动作。在寰枕关节的前面有头前直肌,如这些肌群发生损伤、痉挛,能刺激、压迫枕下神经和椎动脉,可出现风池穴处明显压痛、头痛、偏头痛、枕后痛、目眼眶痛及椎动脉供血不足等一系列症状[5]。经筋病的治疗取穴原则一般是“以痛为腧”,选取阿是穴。

西医学认为颈源性头痛主要由颈肌慢性劳损及颈椎退行性改变造成[6,7]。脊柱的稳定性由三个部分构成:椎间盘、韧带、椎骨构成内源性稳定;脊柱周围的肌肉构成外源性稳定;另外还有神经系统来控制上述两个系统,使它们协调稳定。房敏等[8]研究表明:颈部经筋的损伤会影响颈椎的内、外源性稳定,在颈椎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骨性退变会影响软组织,引起脊柱活动节段的内、外源稳定性下降和软组织的继发性损伤,认为过分强调骨性病变的临床意义,忽视软组织损伤的客观存在,或过分强调软组织损伤,而否定骨性病变的作用,均为偏颇。在颈椎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该树立“筋骨整体观”的指导思想。

基于以上认识,运用经筋手法以点按弹拨为主,能够解除肌肉紧张痉挛,松解颈部软组织粘连,调整紊乱关节,改善颈椎内外源稳定器状态,解除神经血管束的卡压,使椎动脉、颈神经根、颈交感神经节的刺激与压迫随之改变,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故对照组采用单纯经筋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亦取得明显疗效。使用经筋手法时要注意寻找阳性反应点,手法频率要均匀,力量要由轻到重,使患者适应其刺激,同时手法不可过重,以免形成医源性损伤。

治疗组在采用经筋手法基础上结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颈椎侧卧交叉按压微调法直接用双侧拇指按压于寰椎下关节突、枢椎偏歪之棘突和/或枕骨下端,交错用力,可以直接有效矫正椎体旋转,调整寰枢枕复合关节紊乱,促使椎体恢复到趋于正常的解剖位置和生理曲线上来,使颈神经及椎动脉之骨性通道顺畅,解除颈神经和/或椎动脉受到的异常刺激,从而改善或消除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症状,使颈源性头痛得到改善或治愈[9]。本法操作时双手拇指直接作用于椎体病变节段,直接调整椎体间位置关系,而传统颈椎旋转扳法的手法应力则是通过多个链节的应力传递,间接作用在病变节段。本法避免了手法应力的多个链节传递,使应力作用更为精准而稳妥,这样非病变节段不会承受额外的负荷,也就不会使无辜组织受到伤害,有效避免了传统旋转扳法具有的诸多潜在的不良反应;本法脊柱运动幅度仅为3°~5°,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可以有效避免颈椎内、外神经软组织及血管的应力性损伤。

本研究以“筋骨整体观”为理论依据,采用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较好疗效。该疗法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Sjaastad O, Fredriksen TA,Pfaffenrath V.Cervicogenic headache:diagnostic criteria.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J].Headache,1998, 38(6):442-445.

[2]Sjaastad O, Bakketeig LS.Prevalence of cervicogenic headache:Vaga study of headache epidemiology[J].Acta Neurol Scand,2008,117(3):173.

[3]周建敏,罗小蓉,邹筱萌,等.高位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133-135.

[4]申小年,倪家骧.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92-95.

[5]何生华.经筋理论在治疗颈椎病中的作用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181-182.

[6]Biondi DM.Cervicogenic headache:mechanis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J Am Osteopath Assoc,2000,100(9):7-14.

[7]Makofsky H W,Douris P,Goldstein,et al.The effect of the PostureJac on deep cervical flexor endurance:implic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ogenic headache and mechanical neck pain[J].Cranio,2011,29(3):187-193.

[8]房敏,朱清广,洪水棕.经筋在颈椎病发病中的生物力学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5):4-6.

[9]丁海涛,唐学章.侧卧交叉按压微调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15,28(8):722-726.

2015-12-11)

猜你喜欢

颈源微调经筋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乐海乐器“微调轴”研发成功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应往何处去?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谈“以知为数”
“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