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11-07马应福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书法作品书法家书法

马应福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书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马应福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近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书法产业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日渐凸显。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书法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主体界定不清、产业链不完善、市场价格严重失衡、供求市场混乱等问题。为推动我国书法产业的繁荣发展,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培育书法产业链,净化市场供销环境,加强产业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着手进行探索和建设。

书法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书法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展示书法艺术价值、促进文化交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书法产业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其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书法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对其规律和整体结构进行义理探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以推动我国书法产业繁荣发展。

一、书法产业的界定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等为主要工具,通过对文字的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书体笔法结构、笔墨韵律和线条审美,并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书法市场则是指买卖双方进行书法作品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一级市场(画廊营销等)、二级市场(作品拍卖)、文交所、金融产品、要素市场、书法旅游和书法主题产业园等。在本文看来,书法产业是指以个人、企业或机构为行为主体,从事书法作品生产和营销鉴藏、文房用品生产、教育培训、装裱展示、画廊代理、出版传播、会展拍卖、金融信托、园区旅游和鉴定收藏等经济活动的集合。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只有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形成协同共生的关系,才能推动主流产业发展。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意产业进行同心圆分类方式,本文把书法产业分为核心层、紧密层、相近层、相关层、延伸层五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不同产业形态(如图1)[1]。

图1 “书法同心圆”产业分类图

二、我国书法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书法组织机构不断完善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文联)领导下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于1981年5月成立,内设有12个部室中心,16个专业委员会,是由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以及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现有全国书协团体会员单位41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4万余人。1980年第一届全国书法国展参评作品有574件,到2015年第十一届书法国展参评作品达到42572件,参评作品是第一届的74倍。中国文联还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了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推出了一大批书法大家及其精品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以立足书法艺术本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与书法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不仅为各级书法家协会及相关机构和会员提供业务指导,发挥联络协调的作用,而且还通过举办展览等积极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全国各级文联也都成立了书法家协会,随着各级书法家协会内设机构的不断健全,功能作用不断发挥,将为推动我国书法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二)书法市场渐进形成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是我国书法市场形成的萌芽时期。战国时代结束后,秦朝实行“书同文字”,李斯等作《仓颉篇》以小篆写定,颁行全国。西汉《尉律》规定:“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2]可见汉代录用官员对书法水平考核要求之高,这也促进了书法劳务市场的形成。魏晋时期,以“佣书”为主的市场交易活动出现,标志着书法市场产生,市场上开始出现书法赝品。隋唐五代书法的价值彰显,唐太宗曾指派专人收集王羲之的《兰亭序》,有些民间商人以收购字画为业,并靠进献牟利,书法衍生业产生,达官贵人收藏古玩、艺术品蔚然成风,形成佣书与法书共存的“润书市场”,并出现最早的书法中介“书侩”。宋辽金时期,书法市场结构形成,书法市场逐渐多元化,佣书市场、润书市场、作品市场、碑拓市场等形式并存,出现“鬻书者”专业商人,部分书画作品出口东亚诸国,形成了售卖书画的集市。元明清时期书法市场商业氛围浓厚,元代皇室收购民间书画,书法名迹被高额转卖;明代出现了书法作品明码标价,以赝品谋利成为普遍现象,书法产业渐具规模;清朝时期,字画收藏成为权贵大贾身份地位的象征,官场中求人办事也多用字画作为“雅贿”。近现代,书法产业规模化在探索中前行,书法相关用品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书法拍卖亮点频现,画廊、古玩城、网络交易等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书法投资活跃,我国书法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

(三)书法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第一,高校率先启动书法教学。20世纪60年代,在潘天寿、沙孟海等人的倡导下,浙江美院创办了书法篆刻专业,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初,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教育博士点,开始招收书法艺术博士研究生,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书法艺术博士后培养,我国八大美院、80多所高校把书法专业加入本科教育,50多所高校进行书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我国书法教育已被纳入高校教育培训框架。第二,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书法教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书法学正式成为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课,全国人大、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对书法教育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书法教育制度体系。第三,书法全媒体传播,为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提供了便利条件。第四,书法研究机构日趋完善,书法院、书法培训机构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书法爱好者的学习需求。

(四)书法市场结构多元化发展

2015年全国艺术品拍卖额为人民币506亿余元,其中北京保利、佳士得、香港苏富比等10家拍卖企业交易额占全年艺术品拍卖总额的61%,而书画作品交易近年又占我国艺术品总交易额的60%以上,说明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垄断性强[3]。由于古、近代书法作品拍卖活动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古、近代书法作品市场交易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征。书法作品复制品、作坊式的文房用品生产厂家,工艺简单,进出成本低,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一些当代知名书法家委托某一家厂商代理销售其作品,作品销售市场表现出垄断的特征。高端宣纸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同行业之间在产品差异化和质量方面会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书法市场的多元化结构将为书法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五)书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有4.7万家,文物拍卖企业436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中国画廊3100多家,其中北京700多家、上海300多家、港澳台120多家等;北京798艺术区入住173家画廊,占北京市373家专业画廊的46.38%,份额高踞各画廊聚集区榜首;全国330多个地级市也建立有书画古玩市场,而同书法文化相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兰亭书法园区、西安碑林、开封碑林、长城书画城、书法旅游主题园区等一批创意园区也在另一个层面推动了书法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趋势①。

当前,全球拍卖的10件天价中国文物价值人民币36.1亿余元,其中《砥柱铭》手卷等3件书法作品价值人民币11.7亿元,占拍卖总额的32%,可见古代书法作品价值坚挺[4]。据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统计,现代及当代书法家启功、于右任、李叔同、沈鹏、赵朴初、沙孟海、欧阳中石、徐邦达、张海、季羡林、文怀沙个人单件作品拍卖成交最高价总额价值人民币3100万元,单件作品平均拍卖280余万元。

据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数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我国艺术品市场呈波浪式发展,从图2可观察到近5年的书画作品成交额,除2013年外其他四年均突破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的50%。

图2 2011年~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情况

三、书法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书法市场主体界定不清,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

当前来看,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书法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扶持政策和可操作性措施。书法市场尚未界定较为明晰的市场主体,书法产业在总体上说仍属于一种附加性行为。有的书法活动存在着见利益一哄而上、见责任相互推诿的尴尬局面,也不同程度出现了管理不到位、权责分配不清的现象,导致书法市场发展的无序性和不对称性。我国《拍卖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也就是说,如果通过拍卖市场购买到的是赝品,也是符合法理的。书法作品流通缺乏鉴定、拍卖等诚信安全规范的保障体系。

(二)书法产业链不完整,市场规模不大

随着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和相关艺术品复制技术的突破,书法产业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但仍存在着产业链不完整的现象,导致书法市场整体体量和可持续性受到影响。究其根本,则在于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不强,上游的艺术创意、中游的艺术生产流动和下游的消费者接受之间并不匹配。诚然,文化市场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属性不可能完全以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但仍缺少较大规模的独立性生产企业,产业规模集中度不高,集群化发展不足,书法名城、书法之乡、书法主题产业园区现代营销理念缺乏,经营模式单一,消费体验不够,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

(三)书法作品市场价格结构严重失衡

由于交易平台建设不健全、不完善,书法作品在拍卖行进行拍卖、交易的市场生态状况令人担忧。一是串通联合,抬高作品价位。二是赝品拍卖。古代高仿作品或近现代临摹水平较高的作品,也能进入拍卖行,获取高额利润。三是对题材的恶意炒作。卖售者通过拍卖行高估、高拍作品价值,再通过银行、书法金融产品、文交所把高估的书法作品拆分为若干股份,变为股票金融产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购买投资,投机商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四)供求市场混乱、无序

由于古代、近现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只在拍卖行时有出现,一般古玩市场很难见到真迹。当代借由高超的艺术品复制技术,描摹仿真书法、书法家高仿书法、高技术揭裱、书法爱好者自产自销、名家高仿“精品”以假乱真进入拍卖行拍卖等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书法名家贵族化现象突出,书法作品只在高端场所展出,在高端拍卖行进行拍卖,普通群众很难现场购买和观瞻,大众需求无法得到保障;还有一些省级书法名家、书协领导,通过策划承办个展或联展的形式,经过宣传,扩大影响,寻求企业展览打包、整体收购;省、市级书协领导和当地名家作品,采取经纪人代理,常年承包给画廊;当代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则通过经纪人或画廊推介,拍卖行运作,策划主题专场或混搭拍卖;知名书法家作品非市场交易现象普遍存在,书法作品销售纳税难以实现。

(五)政府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书法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政府在规划区域产业发展时往往将其忽略,资金投入量少,而且缺少人才孵化基地,品牌意识不强。一是产业理论研究人才相对缺乏,书法产业高校理论研究机构较少,理论研究不尽如人意。中国书法家协会与浙江财经学院于2012年12月联合成立中国书法产业研究所,筹备实施书法产业学专业建设,并于2014年5月组织了“首届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二是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书法课教育,但现实中存在着师资薄弱、专业性人才匮乏等问题。三是缺少书法艺术营销、管理、投资顾问、经济人、拍卖师、鉴定师和书法企业经营等行业综合性人才。四是缺少品牌策划、运营、品牌营销和品牌提升战略型人才。五是书法产业国际化推动不够,竞争力不强。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法规政策

一个成熟的市场,必然是一个制度完备、法制健全的市场。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建设,以法制作支撑,形成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才能不断推动书法产业的规范化发展。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党和国家主管文化产业的领导机构要把推动书法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程,出台有关推动书法产业发展的规范指导性文件。二是制定书法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条不紊地推动书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各级文联书法家协会成立相关产业责任部门,配合各个单位具体负责书法产业建设的发展工作;加强基层书协人才队伍建设,在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上培养骨干力量。四是针对《拍卖法》艺术品市场交易上的漏洞,借鉴国外艺术品交易方式,组织专家建立权威的书法鉴定机构,做到阳光透明操作,有效保障入拍作品和金融产品标的物的质量。五是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对各级文化市场管理单位的职责、职能进行界定,加强市场执法力度,引导书法市场稳步发展,规范化运营。

(二)培育书法产业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由于古代、近现代书法作品真迹遗存较少,在其产业链的培育上,可采取出版、复制等方式推进其书法延伸产业发展。一是做强当代书法产业,当代书法家要增强市场意识,把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采取“书法家+教育+收徒”“书法家+展览+自媒体+网络交易+O2O+B2B+B2C+C2C”“书法家+作品+推介宣传+经济人+画廊”“书法家+创意+活动+公益”“书法家+创意+载体+装饰+不同文化形式+主题文化景观园区”等形式,着力推动书法作品市场化。二是要推动书法产业与绘画产业、旅游产业、娱乐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书画不分家,很多作品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合璧,相得益彰,因此,书法产业发展应积极与绘画产业合谋;同时要通过摩崖石刻、碑林景观、书法体验、开发书法影视剧等形式,推动书法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三是充分发挥书法名城、书法之乡和书法产业园的作用,推动书法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集聚化的发展,促进书法产业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消费流的汇聚,推动书法产业链—书法产业园区—书法产业集群的转变。

(三)加强诚信建设,净化市场供销环境

针对书法市场制假造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等不良现象,应在诚信交易的基础上建立诚信监督体系。一是建立网上诚信平台,对制假售假的商户进行警示公布,取消其从业资格。二是建立书法家网上商城,对通过网上商城售卖作品的商户实行终生责任制,自觉接受消费者的举报监督。三是制定书法家诚信联盟公约,书法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从业教育,使书法家自觉遵循艺术创作规律,遵循“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四是拍卖行对书法作品上市价值要公开入保,给投资者一个放心的标的,针对假标的欺诈圈钱现象要进行严厉制裁。五是制定和完善拍卖师与书法艺术品经纪人从业制度,对从业资格、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预防假拍和违规操作。六是中国行业拍卖协会应针对市场发展,不定期开展诸如经纪人、书法艺术品鉴定、拍卖师等专题培训班,不断提高书法市场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更好地为书法市场服务;建立市场监测、评估机制,适时发布市场分析报告,引导文化企业搞好阶段性经营调控。

(四)加强产业环境综合治理,推动书法市场健康发展

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各专业职能部门应加强书法市场综合整治,树立起书法市场良好的形象。一是审批部门要规范审批文物拍卖、文交所经营和期货交易等大中型文化企业准入手续,预防企业利用交易平台非法融资。二是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与书法家协会联合开展书法市场“打假日”和“维权日”活动,对书法市场假冒作品进行清理,提升市场品位。三是建设书法产业园,为书法家提供创作、展览和交易的综合平台,通过园区的打造为书法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与运营奠定基础。也可以通过建设书法体验场馆,促进书法产业走进千家万户。四是建立正规有序的书法古玩城,文化市场管理部门需切实加强管控。五是完善书法家个人创作展示平台,既让书法家书法作品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也要让书法家受到法规制度的约束。六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促进书法产业与互联网联姻,优化营销策略。七是制定公务员从业管理条例,对书法界领导和公务员书法家群体要区别对待,提出不同要求,健全纳税机制。

(五)完善组织保障,全面推动书法市场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书法市场是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市场的一部分,构建起由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具体督导的书法市场宏观调控机制尤为重要。第一,中国书法家协会可同高校广泛开展书法产业研究培训合作,逐步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产业模式,充分发挥院校和非团体会员书法家的人才培育和孵化工厂作用。第二,依托有书法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高校和书法专业研究机构,整合师资力量,建立书法产业培育基地,为推动书法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不同类型的人才支撑。第三,建立书法产业示范点,推动示范点融合发展。宣传、文联、文化、财政等部门应联合出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有潜质、有实力、有影响的书法企业和有特色的高校以及书法产业园区作为全国的示范点,制定示范点发展规划、考核指标、扶持政策、保障措施,推进示范点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培育打造产业品牌。示范点建设一要具有产学研一体的创新网络体系;二要具备理论研究、书法创作、交流、展览、会议、评鉴、宣传、拍卖、交易等一体化书法市场功能;三要推动书法创意发展,促进书法与科技、信息、旅游、金融、瓷器、装饰品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四要与文化内容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作用,建设线上线下平台,推动书法产业转型升级。第四,充分发挥我国书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抓好国内市场,统筹国际市场,以书法学习普及为切入点,推动书法产业国际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发展书法产业,要注重书法的文化属性和公益特性,在推动书法和书法产业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上下功夫。

五、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我国书法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党和国家系列文化政策有利于书法产业的健康发展、集群发展和规模化发展,虽然目前书法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但是只要我们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能加快步伐推动书法产业振兴与繁荣。书法产业的发展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加文化产业经济体量,丰富文化产业内容,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作用,也会为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输出,提升国际形象做出重要的贡献。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网站、中拍协等。

[1]中国书法产业研究所.首届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张天弓.中国书法大事年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3]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数据[EB/OL].http://auction. ertron.net/result/pmh-0-0-6-0-1/?starttime=201 5-01-01&endtime=2016-01-01.

[4]盘点全球拍出的最贵中国文物TOP10[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0/12/1778 8473 541016104.shtml.

责任编辑 宋淑芳

责任校对 陈曲

G124

A

1007-905X(2016)04-0118-05

2016-03-07

马应福,男,河南固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直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

猜你喜欢

书法作品书法家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家周如璧
书法
书法作品选登
书法家·谢 锐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