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16-11-07李晓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泰州225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胰腺癌螺旋准确率

李晓华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李晓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泰州225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在胰腺癌诊断中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4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进行诊断,同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过对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CT扫描患者的肿瘤大小有39例患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吻合,肿瘤大小的诊断准确率为97.5%;对患者的肿瘤分期进行诊断,CT扫描有31患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吻合,准确率为77.5%。结论: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对于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及周围结构的诊断较为准确,同时可以提供一定的分期情况,指导临床进行及早后期干预和治疗,从而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命,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进行借鉴。

胰腺癌诊断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价值

胰腺癌在临床中较为多见,患者出现该疾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很有可能对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从而引导临床及早介入治疗,就成为帮助患者延长生命的关键所在。相关研究曾指出CT在该病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因而本次我们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4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进行诊断,旨在提高其临床诊断效果,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4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进行诊断,40例患者均为年龄超过18周岁的成年人,40例患者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40例患者中不包括依从性较差者;40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充分知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2.5~69.5岁,平均年龄58.51±2.32岁。

1.2方法

对本组患者均采用GE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和诊断,增强对比剂使用碘海醇80~100ml,速率2.5~3.0ml/s,CT检查需要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对临床CT检查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及境界进行分析,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实验室病理检查分析[1]。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CT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的准确性[2]。

2.结果

经过对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CT扫描患者的肿瘤大小有39例患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吻合,肿瘤大小的诊断准确率为97.5%;对患者的肿瘤分期进行诊断,CT扫描有31患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吻合,准确率为77.5%。详见下表1。

表1. CT诊断的准确性

3.讨论

胰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病症,患者的病发位置在胰腺,好发于胰头、胰颈部,部分位于体尾部;该病发生后患者多会出现背痛、腹痛、黄疸等症状,多数患者对于症状并不会过分在意,因此常常会导致病情的持续发展,待到进行就医时往往发现病症已经较为严重。因此在患者胰腺病变初期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同时帮助临床及早介入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使用的诊断方法均有所不同,而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不同的检查方法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检查结果,同时不同方法之间也多存在对于患者的负面影响,此时我们结合临床的实际应用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探究出相对有效其安全的检查方法,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较大程度的提升,生活结构也能更加多元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临床中出现的胰腺癌患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且较往年患者数量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增加且年轻化趋势,患者的病情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这无疑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在临床接受相关干预的过程中,患者对于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率,而我们对于诊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发现,诊断的效果平平,漏诊和误诊率较高等,是常规胰腺癌诊断中的常态,此时常规的诊断方法就很难再满足临床的需求,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就成为迫切的需要。而对于胰腺癌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错过对于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常常会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高的特点,这对于广大患者和医师均带来一定困扰,基于此基础我们进行分析,还是应该将早期诊断作为攻克胰腺癌难题的重点。目前临床对于胰腺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较多,例如通过细针穿刺对患者的肿瘤性质进行判断,一般而言,通过细针穿刺进行判断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但是对于患者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因此仍然不适合临床进行大面积,广范围的推广使用。除过细针穿刺诊断之外,较为常用的诊断方法中还包括超声检查,虽然超声检查的方法对于患者不会造成类似于细针穿刺的创伤,但是由于患者的病灶形态复杂,同时生长的位置、形态各有不同,导致超声的检查变得困难,同时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患者的病灶位置、形态和生长情况及腹腔脏器、肠腔积气等,因此超声用于临床检验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等情况,准确性也常常不理想,因此就很难准确的引导临床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多排螺旋CT在对胰腺癌进行检查和诊断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细针穿刺方式检查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因此在检查中可以进行反复操作,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同时通过平扫和分期扫描可以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病变大小、密度及境界等情况,然后我们在对患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利于临床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同时对于胰腺周围血管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利于对患者的周围组织受侵袭情况进行判断,可以帮助临床判断患者是否能够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分析患者的病灶周围情况,可以对于手术的可行性进行指导分析,从而利于对于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经过对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CT扫描患者的肿瘤大小有39例患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吻合,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为97.5%;对患者的肿瘤分期进行诊断,CT扫描有31患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吻合,准确率为77.5%。通过结果我们进行分析,可以为手术提供相对准确的数据和资料。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对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较为准确,同时可以提供一定的分期情况,指导临床进行后期干预和治疗,从而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进行借鉴。

[1] 孙宏立.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在胰腺癌术前分期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116-118.

[2] 张竹强,马淑一.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辐射卫生,2013,22(1):119-12.

1006-6586(2016)03-0026-02

R735.9

B

猜你喜欢

胰腺癌螺旋准确率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致病基因表达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