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2016-11-07程新富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肾癌肾盂三维重建

程新富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程新富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333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泌尿外科行微创手术的患者38例(观察组),在手术中均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比较其与之前未引入螺旋三维重建的34例微创手术患者(对照组)的治疗差异。结果:观察组肾癌、肾盂癌、肾结石患者手术用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泌尿外科微创手术螺旋CT三维重建

在医疗器械、设备逐渐改进、医用材料不断更新、手术技术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1]。现阶段,微创手术已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泌尿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而此类手术关键是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均要求术者术前准确判断患者病情[2]。近年来,本院泌尿外科在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时,尝试引入了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微创手术的患者38例(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5~74岁,平均(53.6±6.2)岁;疾病类型肾癌6例,肾盂癌6例,肾结石26例。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微创手术患者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6~73岁,平均(53.8±6.4)岁;疾病类型肾癌5例,肾盂癌4例,肾结石25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微创手术,肾癌与肾盂癌患者均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手术,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观察组同病种患者与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相同,知识在手术中均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1)肾癌与肾盂癌:先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利用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法、表面遮盖显示等对肾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获取扫描范围内血管与肾脏的立体解剖图像。患者均行腹膜后途径气管内麻并取健侧卧位,顶起腰部。选取合适的套管差UN吃覅点,将腹腔镜送入,之后根据三维重建所获图像行肾癌根治术与肾盂癌根治术。(2)肾结石:先行CT平扫,之后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画面重建。根据三维图像对目标点、目标盏加以确定,将肋骨避开选取最近距离作进针路径,确定穿刺点,并通过软件中投影工具对穿刺角度、进针深度加以确定。手术中,对患者全麻并采取截石位,在患侧放置F5输尿管导管。换为俯卧位,在患者身上将脊柱中线及垂直中线的11肋尖线画出,根据三维成像结果对穿刺点确定。根据三维重建数据选取进针深度与角度,将肾穿刺针送至目标肾盏。在成功穿刺成功后,于斑马导丝引导作用下(根据结石数量与大小)扩张通道并将外鞘留置,开通经皮肾通道。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n(%)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肾癌、肾盂癌、肾结石患者手术用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癌16.7%(1/6),肾盂癌16.7%(1/6),肾结石4.0%(1/2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癌40.0%(2/5),肾盂癌50.0%(2/4),肾结石26.9%(7/26);观察组各种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在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水平逐渐提高等背景下,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获得了医务人员与广大患者的认可。而部分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有一定困难,如肾癌、肾盂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其局部低温、肾蒂阻断有一定难度,若术中大量出血则可能造成视野不清,导致手术失败。故而在行腹腔镜根治术前,对肾脏血管解剖结构有充分了解意义重大[3]。

肾动脉影像学检查手段众多,而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主要是MR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肾CT血管成像属于新兴技术,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快捷而强大,可对肾动脉与其分支的分布情况、大小与走向予以清晰显示,同时还可查看血管腔是否出现狭窄、管壁是否出现钙化或板块、是否有肿瘤滋生血管、肿瘤和器官及周围组织之间的三维关系等等,还可对下腔静脉于深静脉中是否存在栓塞进行观察,可对肾动脉变异予以准确显示,故而应用CT三维重建有利于手术更为准确、迅捷的实施。肾结石患者也同样如此。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是肾结石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而在手术中,快捷、准确的穿刺定位、建立适当的经皮通道是成功手术的关键。借助CT三维重建可对患者结石数目、形状、大小与相互关系予以展现,同时可清晰显示结石处和肾脏集合系统间的关系,在穿刺时可将四周组织于器官避开,可对穿刺的进针深度与角度合理控制,能够实现精准定位,这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十分有利。

本研究中,本院观察组患者在微创手术治疗中均引入了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显示,观察组肾癌、肾盂癌、肾结石患者手术用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1] 屈树祥,杨志坚.螺旋CT三维重建及血管造影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6):3084-3086.

[2] 景国亮,蒋梅.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肾盂癌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6(11):1649-1650.

[3] 徐桂彬,郑少斌,李逊,等.上尿路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7):1136.

1006-6586(2016)03-0010-02

R816.7

B

猜你喜欢

肾癌肾盂三维重建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期间引发高血压的分析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自噬与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