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新探

2016-11-07杨志庭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方法

杨志庭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小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阶段,小学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成长之路。因此,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必须要对小学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17-02

朗读是将文字作品转化为声音语言的阅读活动,是调动眼、耳、口、脑并用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各年级必须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记忆,能够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如何加强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我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1.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育界有句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对于不同课程内容的学习表现,就会发现凡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他们都会很积极的参与互动。凡是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显得无精打采。

因此,语文老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一定要多让学生朗读其感兴趣的文章、章节或段落,以此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朗读素材。老师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课外各种书籍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另外,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欲望。老师还可以引用中外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或是课后时间组织班上的学生在一起分享各自的阅读经验、体会和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在班集体中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这是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重要手段,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生动的片段,要多作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

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教师悲伤的语气,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成为朗读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3.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4.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朗读教学在小语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作为小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地运用朗读的形式,使其在小语教学中真正展现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