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引领语文学习新航向

2016-11-07饶丹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语文教学

饶丹

摘要: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成为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这样的方法不但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误区以及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70-01

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其主要是通过将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为引导,以前后四人组成小组有组织的学习,而各个小组则在相互信任、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基础和教学氛围中完成相关的教学工作和目标,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体地位是小组合作学习所要强调的主要内容。所以,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而要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尊重,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充分的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营造出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乐趣。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的鼓励和帮助学生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合理分组明确分工,确定小组学习目标

一般情况下,班级中的学生其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时,就必须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以及其兴趣爱好的不同充分的考虑。小组合作学习关系的良好不但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而且对于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1]。一般情况下分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分别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但是其缺点是将无法实现最初制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同时也达不到锁好获得的效果;(2)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共同学习。这样的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挥其带头的作用引导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学习,但是其缺点就是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而很容易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弥补各自所存在的不足。在完成分组之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各个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各自的任务和分工,同时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各自小组的学习目标,争取做到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按照正确的目标区学习,避免造成盲目的跟随学习。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组目标的制定必须要根据语文课程的要求、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制定,而且在确定小组目标时,不但要明确具体,同时确定的目标也不能过于简单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3.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热闹,不能随意的就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如果就这样很随意的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的话,学生对语言文字将很难深入的了解很训练[2]。所以,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精神。比如,在讲授《牧场之国》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个性特长以及其兴趣爱好,创设出更适合其学习的情境。而学生则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下,积极的参与其中,认真的思考联想,使其真正的置身其中,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课程所要讲述的内容的真正含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习,不但可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探讨,同时对于学生的合作进取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的促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才能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正确设置小组评奖机制,建立公平的竞争平台

奖罚分明的机制和制度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定和策略。教师咋注重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水平能力的同时,必须积极的鼓励团队协作相互学习,努力的将小组发展为水平、能力都比较如初的学习小组。但是小组学习也有其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小组内部成员独立性不强,往往都会以来其他的小组成员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而自己却没有积极的参与其中,而教师就应该真多这样的情况及时的进行评判,同时还需要提醒小组的组长对所在小组的成员严格的管理,同时将所有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道所有小组成员,避免出现任何遗漏现象的出现。而且不但要进行小组内部的测评与整改,而且在各个小组之间也必须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虽然我们经常说没有比较久不会有伤害,但是如果不进行比较,那么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尽可能的安排一些限制学习能力的竞赛,通过各个小组参加竞赛活动,促进其小组活力和动力的提升,从而彻底的激发出其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得到增强,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学生必须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充分的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所有,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其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将其渗透,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真正的体现出来,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丽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C].:,2015:2.

[2]高文成.语文课堂合作小组的建设及相关问题探讨[J].语文天地,2015,21:2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语文教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