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枪解决了“华北国”

2016-11-04潘望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 2016年9期
关键词:六国北平饭店

潘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次年2月,伪满洲国建立。前北洋军阀之一、担任过湖南督军被湖南人民集体驱逐的张敬尧,立即投靠伪政权,充当暗探。

1933年,日军分三路大举进攻热河,承德沦陷。日寇得寸进尺,又在长城外各隘口进行扰乱性攻击,威胁平津。

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坐阵天津,以金钱收买北洋政府的残余军阀、失意政客、地痞流氓,作为日本进攻北平时的内应,策动他们组织傀儡政权,以达到制造伪“华北国”,实际控制华北的目的。

北洋政府的军阀、遗老,大多云集在天津租界内,多数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拒绝下水当汉奸。坂垣的工作进展极不顾利。

张敬尧在军阀混战的年代,独霸一方,有点影响。日本人找到他,双方一拍即合。

日本人任命张敬尧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策划以孙传芳在天津、张敬尧在北京发动平津大暴动的阴谋,并给了他700万元经费,于是,张敬尧带着亲信,化名常石谷,潜入北平城,住进六国饭店。他召集旧部,勾结流氓土匪,策动驻军,准备配合日军在北平城内暴动。

蒋介石得知后勃然大怒,指示戴笠,务必迅速干掉张敬尧。

戴笠立即电令时任特务处副处长兼华北区区长的郑介民,迅速赶回南京总部,共同研究暗杀张敬尧的措施与方法。经过几天紧张的策划,他们终于想出一个方案。

1933年4月间,北平六国饭店来了一位体格魁梧、面孔黝黑的富商,西装笔挺,满身洋气。随从带着十几个皮箱,在饭店开了一个大房间,他满口广东官话,夹杂着几句英语和马来土话,饭店经理和其他客人都以为他是华侨资本家,来此地做生意,他却深居简出,很少接待客商。

原来,此人正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特务处副处长郑介民。这次,他亲自出马,准备暗杀张敬尧。

在戴笠与郑介民的计划中,由郑介民化装成南洋华侨巨商,回国做人参生意,住进六国饭店,侦悉张敬尧的行止与活动规律,再指挥特务们实施暗杀。因为郑介民是海南岛人,曾到南洋马来工作过一段时间,讲得一口广东官话,还能说几句英语和马来土话,化装南洋华侨巨商非常适合,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郑介民和手下白世雄、王天木等人,在六国饭店,一等就是几天,始终找不到下手的机会:白天刺杀,人多不易下手,刺客难以脱身;晚上动手,张敬尧这家伙,不仅枪法厉害,而且警惕性特高,睡觉也不安分,有时跑到副官的房里睡觉,有时溜到参谋长赵庭贵房里过夜。

张敬尧居无定所,让郑介民等人犯了愁,这时,西服店的应老板出现了,嘴里嘟囔着:“早晨才量好尺寸,晚上就要拿衣服,这不是催命嘛。”

郑介民才来几天,和应老板有几分熟,看他从六国饭店出来,问他:“应老板,又来好生意了?”

应老板呵呵一笑:“还行,就是有点急,这不,张督军刚刚量了尺寸,晚上急着要,说明天一早就要出去接客人。”

郑介民眼睛一亮:“应老板您先忙,我就不耽误您了。”

抽烟,点火的事,未必要亲自做;吃饭,可以有人喂;洗澡,有人可以帮你搓背。试衣服,不可能找人替你试,衣服合不合身,别人最多给点意见,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照镜子。

一个房子可能有很多房间,有镜子的房间很少,不是在卧室,就是在洗手间。

郑介民通知王天木行动,指定北平站行动员、年轻力壮的白世雄,为暗杀的主要执行人,研究了进入饭店的方法与动手后的逃走路线。他又派人在楼梯口、饭店门口,掩护刺客撤退,安排了一辆小轿车来接应。

1933年5月6日晚,应老板拿着一个包袱,进入六国饭店的一个房间。几分钟后,应老板倒退着从房间里出来,脸上赔着笑:“您老先试衣服,我在外面候着。”

白世雄等人夺门而入,王天木直扑卧室,白世雄直扑洗手间。洗手间正在试衣服的人,长方脸,鼻端高翘,两腮瘦削,留着浓黑的两撮小胡子,下巴底下还有一撮长毛。“一撮毛”伸手就想拔枪,可他手上还拿着衣服,衣服影响了他的速度,白世雄趁机抬手就是一枪,子弹准确地射进“一撮毛”的脑袋。

枪响之后,王天木和白世雄等人拔腿便跑,钻进轿车里,一路飞奔。汽车开到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白世雄下了车,混入人群中,步行去了清华园。

第二天,北平各大报刊登一条新闻:巨商常石谷六国饭店遇刺身亡,凶手逃逸无踪……

猜你喜欢

六国北平饭店
遥想右北平(散文)
香香粥饭店
北平的零食小贩
秦史论
秦之胜,时运使之耶?
“饭店”最早为方便纳贡
伊朗核问题六国和伊朗发表共同声明,决定谈判延期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