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二题

2016-11-02李桂芳

当代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李志糖葫芦围墙

李桂芳

牛 奶

老师,刘小松的牛奶不见了!我问他,他说已经喝了。班长李志向我报告。

喝了,空牛奶盒子该在那里吧?我问。

他说喝完就扔到围墙外面去了,我反正没看见!李志气得小胸脯一鼓一鼓的。

从明天开始,你就亲自看着他喝下去,好吗?

好!李志快乐地回答。

每天上午的课间时间喝一盒牛奶,这是国家对西部农村孩子的特别营养补助行动,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督促到位,让孩子们真正受到实惠。可现在的孩子都娇气,有些因为受不了纯牛奶的口味,就悄悄倒掉,或者藏起来不喝。

别的孩子我都放心,就算偶尔弄虚作假一次不喝,身体也无大碍,可刘小松特殊,他身体极度瘦弱,脸色苍白,整个儿像一株没有接受过阳光雨露的小苗,孱弱,娇小。他家中有个瘸腿的妹妹,奶奶卧病在床,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独自支撑着。可他特别懂事,班里评选三好学生,他得票最多。

下午,我把刘小松叫到了办公室。一进门,他就露出惊惧的表情,看着我,颤声说,老师,牛奶我是喝了的。

老师相信你。只是,你一定要听话,你这么瘦小,再不补充营养,可怎么长身体呀?我拍拍他单薄的身子。

他抬起头,用泪汪汪的眼睛看着我,深深地点点头。

第三天,李志兴冲冲地跑到办公室,进门就兴奋地朝我嚷嚷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刘小松在撒谎!

撒什么谎?我问。

我悄悄地跟踪他。昨天吧,他发现我了,就在操场上喝了牛奶,我是看到他把盒子扔到围墙外去了,可是今天,他在操场上左顾右盼一阵,见没有人,就把整包牛奶扔到了围墙外去了!

去把他给我叫来!我有些生气了。

一进门,刘小松的眼泪又咕噜着滚落出来。我无视他的眼泪,怒吼道,你个孩子,真是太令我失望了!说,为什么不喝牛奶?为什么?

见我怒气冲冲的样子,刘小松咚哭着说,老师,是我错了,我对你撒谎了……

说,为什么扔掉牛奶?那是国家拿钱买的牛奶,专门给你们补充营养,你倒好,竟然不知好歹……

老师,我没有扔掉牛奶!

还犟嘴?李志亲眼看你扔到了围墙外面!

老师,我扔给了我妹妹。她每天准时在围墙外面等我,她捡了牛奶拿回家,给奶奶喝。只有昨天,李志跟踪我,我没办法,就自己打开喝了几口,然后才扔给妹妹。我在操场上,通过围墙的缝隙,悄声叮嘱她喝了算了,别拿给奶奶了,路远,怕坏掉了,喝了拉肚子。老师,奶奶这些天病情更严重了,可家里没有营养品,你说牛奶最营养,我就想到了这个办法,我……

我的眼睛潮潮了,赶紧将他拉起来,说,你虽然撒谎了,但这是为了照顾奶奶,老师能够理解。你本来就是一个好孩子!

第二天,我再次找到刘小松,说,学校有两个学生辍学了,多出的那两包牛奶你拿去吧,反正,退不回去,留在这里变坏了可惜。我指指身后箱子里一堆零散的牛奶说。不过,老师命令你,给妹妹扔出两包,一包给妹妹喝,一包给奶奶,你的自己喝了,好吗?我打开一包牛奶,递给他说。

刘小松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我,接过牛奶,汩汩地喝起来,泪水顺着脸颊掉下来……

我没有告诉他,其实没有辍学的孩子,那每天多出的两包牛奶,是我用工资买的。

糖葫芦

枯燥的高三,孤寂的校园。

那节课下后,大家的视野里终于远远地出现了不一样的风景:一树红彤彤的糖葫芦,一个瘦削削的小男孩。

女孩和同学们赶紧一窝蜂地涌向那里。近了,风景愈加清晰:小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黑亮亮的眸子里写满了与年龄很不相称的忧伤,单薄的身子像一茎风中的枯草。因为有规定,不准进入校园销售,他就双手抱着那根插满糖葫芦串的木棍,像抱着一棵糖葫芦树,孤独地站在学校门外。那是一道高高的铁栅栏门,男孩站在那里,和门天然构成了一副伤感的油画。女孩看得有些发呆,心里扯扯地疼。片刻,返身跑回了教室,她要多拿点钱。

同学们纷纷将手伸向铁门外购买糖葫芦,不贵,一元一串。男孩一手抱着糖葫芦树,一手忙乱地递货、收钱。眼看着上课的钟声要响了,大家干脆自己一边从铁门缝隙里摘取糖葫芦串,一边匆匆将钱扔到男孩脚下。

铁门前只剩下女孩。她看着男孩说:“给我来十串吧。”

男孩没动,怀疑自己听错了。女孩笑着重复了一遍。男孩说:“你一下子能吃那么多?”

女孩说:“能,我喜欢吃。”

男孩欢喜地从糖葫芦树上摘取了十串,递给女孩说:“姐姐,你们的学校真漂亮,好大好大哟。”

女孩问:“你的学校呢?你怎么没上学?”

男孩一听,黯然地低下头去,好半天才抬起来,眼里汪满了泪水。他颤颤地说:“我妈妈病了,需要好多钱治疗,家里还有两个小弟弟,爸爸让我跟他一起来打工,卖糖葫芦,等挣了钱,给妈妈看好病,我就能读书了。”

“那得要多长时间呀。”女孩担忧地皱起了眉头。

“快了,爸爸说,只要我每天能卖两树糖葫芦,妈妈治疗的钱很快就能凑够了。”男孩抬起头,眼里闪动着希望的光芒。

女孩说:“那这样吧,我每天来买你的糖葫芦,我喜欢吃呢。”女孩说完,笑了笑,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折回来问,“对了,你的家在哪里?”男孩说,他家在一个非常遥远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的孩子很多不能上学,因为太穷,没有老师愿意去那里教书,而去了的,不久又走了。他来打工,也是因为老师去年到沿海城市去了。

“你想读书吗?”女孩问。男孩重重地点点头,眼里闪着渴望的光。

女孩听了,默默地抱着糖葫芦串走了,边走还边回头张望铁门外孤独的男孩。女孩的心里涩涩的,说不清为什么。

那天放学后,女孩给男孩抱去了一大摞书,有初中课本,还有几本《少年文艺》。男孩接过书,如获至宝,捧在手里不停地摩挲,眼里满是兴奋,看得女孩心里酸酸的。

从那以后,女孩每天从学校门口经过时,都要去买糖葫芦。每次,递给女孩糖葫芦的时候,男孩总要羞涩地笑笑,一双黑黑的眸子里闪动着宝石般的灵光。那是快乐和感激,女孩知道。

女孩喜欢看男孩眼睛里的变化,她多么希望自己能买下男孩所有的糖葫芦,让他眼里永远闪耀着欢乐的光芒,可是她吃不下那么多,于是女孩变着法子地请客。请朋友,请同桌,请男生,请女生,请宿舍的姐妹,请邻班的同学。

那天,宿舍的一个姐妹笑着对女孩说:“你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爱吃糖葫芦?我好久没见你菜里有肉了,是不是在减肥呀?”女孩展开甜甜的笑,假装拧拧自己圆圆的脸蛋说:“就是呀,你看,我天天吃糖葫芦,是不是越来越漂亮了?”说完,快乐地在大家面前旋转一圈。“就是呢,她瘦了,也越来越漂亮了。”其他人忙着附和。女孩趁机说:“对呀,山楂做的糖葫芦,开胃健脾,养颜美容,当然越来越漂亮了。”笑完了,女孩低了声音说,“其实,那男孩挺可怜的。”于是讲了那男孩的故事,并倡导大家以后多去照顾他的生意。姐妹们都很赞同,还说带自己的朋友也去。

那一次,女孩照例去买糖葫芦,男孩老远就快乐地对她笑了,说:“姐姐,谢谢你。”女孩近了问他谢什么。男孩说:“这些天,我每天能卖三树呢,爸爸很高兴,我知道是你在帮我,谢谢。今天,我请你吃一串吧。”女孩想推辞,见男孩恳切的眼神就收下了。当着男孩的面,女孩高兴地吃了糖葫芦。中午,却从食堂里给男孩买了份盛满了肉的盒饭。看着男孩吃得香香的样子,女孩心里甜甜的。

其实,她已经很久没吃肉了,不为减肥,是因为生活费用来买糖葫芦了。

那个冬天的傍晚,天快黑了,女孩远远地看到男孩还在门外等候,便咚咚地跑上前。男孩在刺骨的寒风里瑟瑟地发抖。女孩急急地对他说:“把糖葫芦全给我吧,我们班今天开晚会,正愁没什么吃的呢,同学们让我来买的。”男孩感激得快哭了,女孩买走了剩下的五十多串糖葫芦。回到班里,她给每个同学发了一根。看大家吃得快乐的样子,女孩的眼睛潮潮的。其实,是她掏钱请的客。

那晚的主题班会,班主任要大家谈谈各自的大学梦想。女孩站起来说:“我一直想报考医学院,因为我妈妈瘫痪多年了。可最近,我回家给她讲了学校门口小男孩的故事,她支持我报考师范院校。我的理想就是将来去那男孩的家乡,当一名永远扎根山村的人民教师!”

女孩的发言赢来了持久的掌声。女孩心里像吃了糖葫芦一般,酸酸甜甜地美着。

猜你喜欢

李志糖葫芦围墙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糖葫芦”
糖葫芦
糖葫芦真好吃
分分合合都是爱
糖葫芦
围墙的信念
夏天的围墙
爱情再敲门,我的幸福何时雄赳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