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什么

2016-11-02刘佳佳

当代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道德生命人生

刘佳佳

善待孩子可能在我们的家长、教师看来是件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家庭、学校、社会应该给予孩子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令人深思的问题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社会上一些毛骨悚然而又让人感到荒诞不经的恶性暴力、自杀、弑父母、毒害老师的事件,让我们不能不停下脚步想想: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中国新闻网报道:9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开学礼,清晨该校一名学生却跳楼轻生,校长沈祖尧表示惊讶和伤心,呼吁年轻人珍惜生命。据报道,坠楼身亡的学生姓陈,清晨4时许被发现倒卧在慈云山慈正邨正泰楼对开地面,重伤昏迷送医院抢救最终不治。警方在现场检获死者的数封遗书,初步调查认为没有可疑。

都市快报报道:5月12日凌晨,河南省周口市建安路荣华小区发生一起命案,原鹿邑县法院院长、49岁的高天峰及26岁的女儿被杀害。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凶手竟然是高天峰18岁的儿子高炜晟。正在读高三的他,请假回到家,通过网络招募了两名杀手,并指引他们爬进家里,杀害了父亲和姐姐。就在杀手行凶时,姐姐还把他锁进房间保护起来。到底是什么让他对家人发出了冷血的“死亡名单”?

新京报报道称:9月14日,江西抚州临川二中发生一起命案,该校高三学生雷某因不满班主任孙某的严格管理,产生积怨,将其杀害致死。

类似事件举不胜举,为了孩子们一生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请大家都能在百忙中停一停脚步!

家庭应该给孩子树立爱的榜样

今天的孩子吃着丰盛的营养食品、穿着时尚的名牌时装、用着先进的电脑,然而他们活得都是那样的脆弱、敏感、自私,而且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处理矛盾。孩子的生命品质最需要父母输送什么样的营养?孩子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因为孩子认定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信什么,孩子扮演的全然就是学习的角色。此时,孩子的眼睛里充满的全部是好奇,更想利用自身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小生命去了解、去爱、去感受、去选择、去想像。如果说人类必须学习的意义何在,那么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向子女提供爱的榜样。

爱是生命的本源,是所有生命的本源,爱就是人的本性。宇宙间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学会爱而存在的。孩子随着日渐成长、随着辨别是非能力的成长、随着开始进入自己生命的角色,就会慢慢地懂得;人活着不仅仅是索取,还有给予;不仅仅是收藏,还有与别人分享;生活不仅仅只有要求,还有感激的芬芳。懂得了这一切,一个人才具有了真正生存的能力,才具有了未来生命美好的奠基。有了爱,孩子面对自己也就有了诚实、自信和乐观。有了尽心、尽责、共享、合作和包容。无论自己所具备的条件与能力有多少,他都会凝视着自己的坐标轴径直地走下去;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与失败,哪怕一生都平凡,也会是人生的喜悦者、成功者、胜利者。因为孩子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验爱中那个奋斗的过程。

爱的家庭教育是各种教育中最完善的育人教育、灵魂教育,家庭就是一所爱的学校。让孩子学会什么是信仰与真诚、什么是宽容与爱心、什么是勇敢与坚定、什么是服从与感激,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生命食粮,也是孩子生命里真正需要的父母之爱。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就是最好的教育环境。反观许多的家长,对生活缺乏乐观、热情、爱心,经常牢骚满腹、愤怒、嫉妒、贪婪和不耐烦。生活中点点滴滴不起眼的行为是最可怕的酵母,它会比你讲上千倍的道理还要在孩子的生命中发酵得多。设想父母如此,孩子怎么能视你为可爱的父母?“父母不要吵架”“大人说话不要失信”“父母要维护我们的自尊心”“对我们少发点脾气,多一点笑”…… 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心灵需要,比物质条件、经济生活的要求更强烈,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只有通过父母一言一行、以身作则的教育。从而我们更要说,解决一切教育问题首要的关键,就在于父母自身的不断成长与成熟。

学校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可爱的孩子从咿呀学语、走路跑步中一点点地成长起来,从母亲亲昵的怀抱里脱离出来,所面临的就是背起书包去上学。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中学、大学,短短的一生中生命最华美的少年、青年这一阶段在学习当中度过。当母亲牵着孩子的小手将其送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从事教育的老师们,面对眼前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到底要教什么育什么呢?家长和老师都慈爱地希望孩子在学校一天天地长出一双在未来人生中幸福飞翔的翅膀,这双翅膀就是我们所认定、企望的获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信仰已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生存的意识中。但是,知识并不等于是智慧。知识、技能的获得仅仅是人生幸福奠基的一部分,对人、事物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对自己和对生活世界的正确观念,这才是影响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尊奉什么样的生命准则才能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说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求得个人及群体的幸福,那么教育的真义就是让人获得人生的大智慧,通晓宇宙及生命的真理,了解人生现象,善用知识和能力为社会人类服务,同时享受人生。

然而,学校的教育课程里包含着太多无需存在,而实际上学生既不感兴趣、对未来生活和工作也没有太大效用、还必须死记硬背的学习内容,而一些可以重整社会道德秩序、建立人生价值观的学科反而不包含在内,并且某些教材的陈旧固守,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厌烦心理。如此结果,教育经费不断增加,硬件设备不断更新,学习课时不断增添,都无法挽救孩子教育品质的低落。课程不是为课程本身而存在,课程不是为了教师的生存而存在,也不是为了学生即兴、偶发的需求而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是要相当程度地顾及孩子将来生存的需要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因此所有课程的安排和内涵的选择,都应该在不同的阶段归结到终极意义上,学校的教育课程及内容,应该最终置于宽广而真实的宇宙观、生命观及人生观这个大结构中。把教育的焦点放在智慧上,而非仅是死记硬背上。

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不是世俗地告知给孩子以有所得为成功,以无所得为失败,以收入多、职位高为荣,得之则以为喜,反之则以为耻;而应和蔼高远地告知孩子,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不同、性格不一,所谓成功也是因人而异。除了个人的才智、能力、性格和各种条件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环境、遭遇和外在机缘的影响与配合。老师要教育学生如何去争取、去竞争、去追求各种成就;要教育学生如何处逆境,如何合作、谦让与关爱;要教育学生如何诚实与责任、公开与透明、科学性与精神性,把教育的理论结构围绕在这些价值体系上,从而让学生了解了自己,也了解了世界变化的原理,让学生懂得追求,也懂得世上还有挫败、失望之苦,教育学生学会如何与自己、如何与他人、如何与自然建立和谐有序的关系。

教育者永远是伟大的,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教育者能把无数生命的心灵导向光明、导向幸福、导向完美。老师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再生父母,孩子幼年、儿童、青年阶段,在学校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老师在讲台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个倡导,都远比家长权威得多、深入得多。然而,反观一些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只有紧皱的眉头和严厉的训斥,没有乐观、沉静,让孩子们感到这才是面对人生应有的慈爱和微笑。学生在一些老师们的眼里似乎就是一堆分数指标,不仅与孩子没有友谊、平等的交流,甚至还可怕地扼制到,孩子们在课余、吃饭时间,都不允许有说笑。老师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学生人生观建立的模范者。设想教师性格的缺陷、人格的缺陷,以至对自身完善不再追求,这些一点一滴的行为,会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播下多么不良的种子?

社会应该给孩子传播正能量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质生活五彩斑斓的天堂里。孩子已经吃腻了大鱼大肉,看腻了小人书、连环画,玩腻了变形金刚、长毛绒玩具。孩子要吃西式快餐,要看追捕和科幻有刺激的大片、电视剧,要玩电子游戏、网上邮件这些最靓、最酷、最时尚的新玩具。商品经济发展的今日,社会所有领域,如食品、药品、服装、轻工、电视、书刊、报纸、娱乐等,都可以在孩子这一天地里找到货币流通、财源滚滚的落脚地。不能不痛心疾首地说,一些商家为了赚钱而失去了做为人最起码的良心。例如,杂志封面上,不是美人头,就是三点装、性感女郎;打开电视,哪些音乐不是情呀、哥呀,就是搂一搂、抱一抱上花轿。似乎社会就是一个随意排泄接收的垃圾场。人们一面埋怨别人不讲公德地赚钱和服务,一面又向别人提供不讲公德的产品和服务;人们共同创造一个低质量的公共环境供自己生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今天,中华大地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诞生出商品经济所需要的全新的道德和文化。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但更需要来自内心的道德约束。中国传统的道德、博爱、同情、勤俭、守信、诚实、负责等,不可丢弃,我们在鄙弃损人利己的恶行中,也要共同提倡利人利己、遵守公共秩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符合道德又符合个人利益的商业善行。

道德的提倡,是引领人内心积极向上的真正力量。道德的实质是一种公共服务,由社会的每一个人提供,又被每一个人享用。一个道德风尚好的社会也会是一个经济效率最高的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物质的丰富,给每一个家庭提供了空前的物质享受的追求。在肯定不损害他人利益的物质追求权利合理的同时,要提倡对物质淡泊、超然的精神。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中国古老的训条,仍是我们所追求的道德人格完美的境界。同时,在提倡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还更要引领人去追求精神。

物质超过了极限,不仅不会给人带来快乐,反而会使人更加焦躁不安、空虚得没有归宿感,而追求精神相反是无限的,越追求它,你就会越感到做人的尊严和高贵,它会引你进入更高的层次,获得过去从没有体会过的满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需要歌星、影星、模特、成功的企业老板来告知人们能力、机遇、努力怎样换来人生的成功,然而人人不可能都成为明显、企业家,更多更多的人都要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是否能多跳出一些:一些人在学术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但却过着俭朴的物质生活,他们放弃优厚待遇,甚至离开了舒适的大城市,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为了下一代生活的幸福,默默地去荒山种树,去艰苦的农村搞科研,去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保护珍稀的动物。这才是我们今天冲破传统、有着真正的自我、有着崇高的生命品质的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我们急切地感到,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更应当承担起社会道德重建的责任。当人们的思想、行为不再迷茫、下滑,这将是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它将是真正潜在的道德资源。一旦这资源被孩子们启动,其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猜你喜欢

道德生命人生
跟踪导练(五)(2)
人生中的某一天
道德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道德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