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6-11-02唐琼

当代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感语文

唐琼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任务。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师地位,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能力训练等,很少挖掘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师生之间更是很少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教师永远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前苏联霍姆林斯基也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可见,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语文教师,都知道课文本身就文质兼美、富含丰富的众多优秀的名家名篇,都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一、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渗透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能够在情感上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彼此之间没有隔阂,既是师生,又是朋友。与此同时,做好情感教育,还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互动,特别是情感间的交流。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认知的前提和基础。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整堂课的统治者,学生只有写和记的份,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完全服从于教师的指挥。这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造成了学生思维僵化,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做到与学生的关系为朋友式的、亲人式的关系。学生所喜欢的老师是“能言善辩”的,是既庄重又有幽默感的、既严肃又不失活泼的、既是师长又能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不仅能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能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的。教师要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用真诚和爱心感染每一名学生,肯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地位。教学中,教师要时刻面带微笑,用真诚的目光与学生交流。学生从教师肯定的目光中读出了关心与爱护,更增添了一份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感受,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与学习态度要给予热情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情感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二、寓情于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所创设引发的情感氛围,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关键所在。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相近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学生产生对所学知识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情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和各种积极的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创设情感氛围。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够亲身体验、仔细揣摩,把作者的写作情感转变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真正地懂得文章的内涵,从中受到了熏陶和教育。创设情感氛围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素材来渲染气氛、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而从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等。总之,教师要用心去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不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感,真正地走近作者、走近文本。

近年来,中考压力逐年增大,很多语文教师忽略了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分数至上的理论甚嚣尘上,而情感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少。针对这样的现状,语文教师一定要加以改进,完善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真实情感。例如,《谈生命》 这一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就是对学生情感激发的关键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文章来激起学生的思维,实现生活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唤起学生的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了积累,而且能很好地树立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也将更有动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较高。

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

托尔斯泰曾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细心钻研、耐心品味与揣摩,挖掘作品蕴涵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体会出作者所要表现的真情实感,为学生创造出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如果学生能够被课文的言辞美和人情美所感动,他们就会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参与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分析、研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经验本是学习知识的沃土。体验是亲身经历和联系自身的体味,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也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学生中所贮藏的生活经验被激活后,他们便能够与文章形成最佳的体验态势,迅速和作品的情感内容取得联系,进而完全融入到作品当中。这样,对照文本,学生就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其进行更深层次地理解与品味。

五、肯定学生,让其自信并快乐成长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树立起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具体教学中,应我采取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评价。一个赞许的眼神、一番表扬的语言、一个真心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充满惊喜和感激,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内外,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尽心尽意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真爱的付出,学生也会“报之以桃李”即尊敬、爱戴老师,并把这份感激之情转移到学习中,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也就这样在评价中得到激励,在评价中得到了升华。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通过以上论述,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情感人、以情悟文、用情促知,课堂就会变得轻松、活跃,教学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创设情感语文
创设未来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台上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