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6-11-02邓周林梁丽君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行业英语

邓周林 梁丽君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广西高职院校行业英语的教学情况、行业英语师资培训及跨学科合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行业英语跨学科合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行业英语 跨学科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33-02

2008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建议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EGP)阶段和行业英语(ESP)阶段。这一教学改革给高职英语教师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目前行业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培养合格的ESP教师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初期师资缺乏的情况下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参考国外ESP教学经验,开始尝试采取跨学科合作的模式。本文试依托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跨学科合作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发展研究”,对广西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及开展跨学科合作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广西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跨学科教学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广西多地的8所高职院校,接受调查的是在职的英语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60份,皆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样本符合调研的要求。除调查法外,为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高职英语教师在行业英语方面的教学现状以及开展跨学科合作教学方面的真实情况,我们还采用了访谈法,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调查问卷做一个很好的补充,有利于本次的实证研究。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进行处理,以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职院校开设ESP课程及教师队伍情况。经调查和访谈得知,广西60%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学科内都开设了行业英语课程,课时一般都在每学期32-48课时左右。少部分院校曾经开设过一些,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减少了课时,甚至是撤销了这些行业英语课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队伍年龄层次分布比较平均,从教年龄在10年以下约为42.6%,从教10年以上的约57%。受调查的教师中,没有人拥有博士学位,拥有硕士学位的占59%,本科学历约占41%。专任英语教师49名,其中“双师型”教师6名,占13.33%;兼职英语教师6人,当中没有“双师型”教师。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比例为57.89%,33.33%为副教授,只有1.75%为正高职称。被调查的60名英语教师中只有13名为ESP教师,包括英语专业ESP和非英语专业ESP。大部分(78.69%)为GE教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目前广西的高职院校中的行业英语教学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情况,有部分院校不重视行业英语的教学,有些院校不能正常地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主要是因为师资缺乏等问题。二是从事行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少,多为GE教师转型而来的中青年教师。不管是专任教师或兼任教师,由于受到年龄、家庭、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等多重压力,无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职称。三是“双师型”教师人数比例太少,反映出行业英语教师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普遍低下。

(二)高职院校ESP教学情况。调查显示,92.31%的教师认为ESP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92.31%的教师认为教学重点是培养以专业英语交际的能力。ESP主要教学方法是交际法、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分别占84.62%、76.92%和53.85%。教学的难点是专业知识和特定技能,均占46.15%。教材方面,使用已出版的 ESP教科书占92.31%。授课语言中英语为主,汉语为辅占69.23%,汉语为主,英语为辅占30.77%。专业知识讲解的深度上,精讲占46.15%,粗略讲解占53.85%。ESP教师认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专业知识,占76.92%。

46.15%的院校ESP课程由各专业自己组织,23.08%的院校由其中两方或三方联合组织。53.85%的院校ESP课程由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担任,30.77%由英语教师担任。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ESP教学情况如下:第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ESP教学的难点。目前的行业英语教师多数是公共英语教师,他们具备普通英语教师的素质,但是专业知识有限,缺乏一线专业工作经验。所以对专业术语、操作方法、实践难题等往往是点到为止,甚至是避而不谈。第二,教材来源单一,多数院校使用已出版的教程,使用校本教材比较少,教师们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较突出,未能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选取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第三,跨学科合作不明显。大部分院校由专业教师组织该课程,虽然接受调查的半数的院校该课程是由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担当,但还是有不少院校只是由英语老师担任教学。行业英语跨学科合作教学在高职院校中还有待推广。

(三)ESP教师培训情况。调查显示,ESP教师配置一般和不足均占46.15%。46.15%的教师认为ESP教师需要高度的专业化知识。92.31%的教师认为ESP教师应该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两者合作教学。在教学中遇到不懂的专业问题,大多数老师选择咨询专业教师和查询专业书籍,分别占92.31%和84.62%。69.23%的教师依靠个人自学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在接受专业知识系统训练方面,一直没有接受过训练占多数达38.46%,38.46%的教师比较少参加单位组织 ESP 教师集体培训、进修。69.23%教师认为ESP 教师培训最应重视的问题是专业知识培训。53.85%的教师认为ESP教师最需在专业实践能力上提高。76.92%的教师认为ESP 教师培训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ESP培训进修较少,ESP教师主要靠自学的方式提高专业知识,遇到问题只能求助专业教师。这说明ESP教师的素质提升还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第二,ESP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急需提高,这与大部分ESP教师由英语教师担任有关。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第三,外语能力的培养需要很多时间的沉淀,因此ESP教师培养应该从职前就开始抓起,各类高等学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应该要重视培养既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平又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另外也要重视对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进行职中的培训。

(四)ESP合作教学和教师发展。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57.38%的教师认为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同一教室合作授课情况从来没有。54.1%的教师认为语言教师与不同的专业教师资源共享,进行跨学科教学情况比较少。大部分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在业务上的联系与沟通比较少,占45.9%。被测教师都支持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在同一教室合作授课或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备课和编撰教材持,均占44.26%。45.9%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ESP跨学科合作教学效果一般。34.43%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向ESP 教师发展。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如下:第一,ESP跨学科合作教学得到教师们的支持和肯定,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进行ESP 跨学科合作教学。ESP跨学科合作教学涉及不同系部的教学合作,实际操作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需要教师和主管领导的重视和统一的计划安排。第二,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ESP跨学科合作教学效果一般。这有着主观因素,如教师自身观念的问题,对合作教学不是十分适应等。还有客观的因素,如教学条件、教材等的限制。另外还有合作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ESP跨学科合作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大部分教师对向ESP教师转型并不是很愿意,主要是因为行业英语比较复杂、难度大,掉进了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也不愿学的怪圈;部分兼任的英语教师工作量大,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导致行业英语教师严重匮乏,阻碍了行业英语的教学发展。

二、高职ESP跨学科教学的建议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高职ESP跨学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语言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和学校需要同心协力,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结合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高职ESP跨学科教学建议:

(一)增强合作意识,打造高效的合作教学团队。ESP教学团队的成员要相互尊敬、信任、营造和谐的合作关系。语言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我提高和改变的重要性,要积极主动向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咨询和学习。专业教师要知道参与ESP教学不仅是辅导教学,还可以巩固和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学校也可以为ESP教学创设学习环境,比如,和相关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给同学和教师提供一个稳定的实践锻炼的环境。

(二)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制定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无论是语言教师为主、专业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还是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合作制定授课程标准,备课,评价教学才能弥补语言教师专业知识不足或专业教师语言功底不扎实的缺陷,实现师资的最优配置。另外,在教材选择上要注意其真实性,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要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内容专业性无需太强,但有语言代表性。只有把教材和真实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才能发挥ESP教学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案。最后,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活动,教学方法灵活多变。ESP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任务驱动法,以便加强职场听说训练。这样做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加强ESP师资培训,促使ESP教学最优化。重视教师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应该对教师下企业锻炼采取支持,奖励的机制,并加强对教师实践锻炼的检查和考核,确保收到实效。安排语言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是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语言教师要根据学院专业发展的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快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研修班,培训机构的考证培训,旁听专业课,网上学习,自己看书学习,向专业教师请教等多种方式进行。对于通过自学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学校可以给予奖励。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行业英语的必要性,然而行业英语的发展还面临着师资水平有限,教学理论缺乏,教材匮乏单一等问题。跨学科合作教学是帮助行业英语渡过这个困难时期的有效途径。跨学科教学涉及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协作,艰难重重,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4)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4]王坦.试论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J].山东教育科研,2000(12)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一般项目B类“高职跨学科合作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发展研究”(QZJ1503)

【作者简介】邓周林(1983— ),女,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梁丽君(1978— ),女,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发展。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行业英语
行业英语词汇水平测试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高职英语教学强化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衔接分析
高职行业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行业英语的价值反思与解读
高职行业英语跨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
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启示
高职护理学生行业英语口语现状及教法初探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
基于为专业服务的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开发探讨
大学英语与行业英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