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化游戏精神渐行渐改变

2016-11-01王敏

江苏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课程改革

【摘 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提出: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幼儿园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目标”为依据,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为切入点,进行了课程游戏化的研究与实践,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周边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了一年多来实施“六个支架”,全面开展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做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游戏精神;六个支架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43-02

【作者简介】王敏,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中心幼儿园(江苏扬州,225200)副园长,一级教师。

静静流淌的运河,波光粼粼的湖水,滋润着邵伯这片丰饶的土地。具有千古魅力的“甘棠”以“水”闻名遐迩。2014年11月,我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水润甘棠花》成功获批,幼儿园成为首批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一年多来,我们边实践边摸索,逐步内化游戏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形成了一些经验。

一、领悟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

课程游戏化所提倡的教育观:从“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要把真理教给孩子”转变为“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要向儿童学习,陪伴和支持儿童成长”。我园带领全体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鼓励她们从“闭嘴,退后,睁眼,倾听,等待”入手,给孩子时间、给孩子空间、给孩子材料,做孩子的助手,静静地观察,尝试学习做一个会观察的服务者,并结合自己的观察经历与教育经验,通过幼儿的表情、动作、行为、语言等分析幼儿正在发生的学习及典型性行为,用《指南》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刚开始,教师们还不适应这样的方式,事事不敢放手,更不知如何去观察幼儿,如:去年,幼儿园新添置了一套大型建构、运动木质玩具。大二班老师带领孩子来到操场,孩子们纷纷奔向玩具,在梯架上攀爬,老师一看,急了,说:“不是这样玩,把这个梯子架在架子上……。”说着,便带着孩子拼搭起来,一会儿就拼成了标准式样,然后孩子们依次爬上去玩。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担心孩子们不会拼搭,只会攀爬,就急忙介入了,结果孩子们爬上去玩了一会就失去兴趣了。而在中三班活动时,一开始,孩子们像大班一样冲到梯架上攀爬,过了一会,攀爬的兴奋劲慢慢消退了,有的坐在架子上看,有的在架子中间钻来钻去,有一个男孩发现了旁边的辅助梯子,就把梯子的一头架在梯架上,几个孩子看到后纷纷效仿,也搬来梯子架上去。后来,他们又发现了木板,进行了新的尝试,玩出了很多花样。同样的材料,两个年龄班玩出了不同的过程,难道说大班孩子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如中班吗?这个活动对教师们的触动很大,他们从中看到了“退后、闭嘴、睁眼、等待”的重要性,也积极地投入到这样的尝试中。现在,我们每学期都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观察实践演练,即教师自由组合,2~3人一组,定点观察某班级的区域游戏,小组结合《指南》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分析,研究调整措施,并将此过程做成ppt,在全园进行分享。这样的演练不仅帮助教师学会了观察,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结合《指南》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同时为园内各班的区域创设提供了科学、可操作的整改意见。

二、改造活动空间,建构游戏化区域

依据支架三“改变活动室内小学化的课桌椅摆布方式”的要求,我园以方便儿童游戏为基本原则,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对活动室内的课桌椅摆布进行改变。因为我园活动室面积不算大,所以我们吸取全省各园的经验,减少了班级课桌的数量,利用具有隔区功能的、可移动的柜子,将每个活动室开辟了角色区、科探区、益智区、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等,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根据一日活动的情况及时更改或增加,使活动室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同时,我园根据课程实施进展情况,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借助邵伯“水”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设置了三类公共区域。1.户外运动区。前操场投放了梯子、轮胎、梯架等大型建构、运动材料,供幼儿自由拼搭、攀爬。后操场则是一个适合小班宝宝活动的“游乐园”,里面有玩沙区、电动小车队等;二楼屋面操场是一个民俗文化广场,孩子们在绿色的软质草地上荡湖船、挑花担、舞龙。2.“绿野水乡”区。在迷你种植园中,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绿野、亲近自然,共同种植、养护时令蔬菜。水上乐园里住着邵伯湖的水产家族们:龙虾、螃蟹、螺蛳、黄鳝、泥鳅……孩子们在这里观察、喂养、嬉水,学会爱护生命、尊重生命。3.创意操作室。“贝壳活动室”里投放了丰富的贝壳资源,提供了多样的美工材料,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主选择各种材料,大胆创意制作,发展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水乡编织坊”收集了多种资源进行编织活动,如用秋收的稻草制作稻草人,用邵伯湖芦苇制作栅栏等。孩子们自主探究、耐心细致的品质得以养成,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三、制定弹性时间,尝试改造活动方案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及公共空间不能一次性满足孩子同时活动的情况下,我园制定了一日弹性活动时间表,除了午餐和午睡时间,其他时间允许老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在弹性时间表实施之前,我们先做了这样的尝试:每天由教师主导发起的集体教学活动不超过1次;加大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个班级的游戏区域,允许儿童自己创造玩法。由此逐步过渡到弹性时间表的实施。在实施中,教师们根据本班特点和自己的研究方向,几人一组形成研究小组,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游戏的精神和理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探索一种适合小中大幼儿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生活游戏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们通过相互观摩、学习,进行推广实施。

四、收集整理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室

1.善用各方资源。

(1)家长资源。家长是幼儿园最好的合作伙伴。每学期,我园都会结合节日和季节开展丰富的家园活动、亲子活动,将家长请入幼儿园,使之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结合中秋节,开展“月儿圆圆,心儿甜甜”亲子做月饼活动,亲子齐动手,自制不同口味的月饼,并品尝;结合感恩节开展“爱心小达人”亲子义卖活动;将“甘棠乐队”的爷爷们请入园表演,让孩子们感受邵伯民俗文化的魅力等。

(2)周边资源。我园对幼儿园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家长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资源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些可挖掘的课程资源。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美丽的邵伯湖畔野菜遍生,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随处可见。一次踏青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些野菜产生了兴趣,不一会便摘了一堆,其中有马兰头、荠菜、枸杞头,但更多的是野草。回园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继续讨论着。新课程观指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我们觉得“野菜”是一个可挖掘的课程资源。

2.建立课程资源室。

去年,我园建立了课程资源室,收集的资源分实物和电子两类。实物资源又分为幼儿类的教学玩具、教师类的阅读书籍、教科研记录、各项活动资料等。电子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活动ppt、动画图片、音效资源、优秀活动方案、优秀论文等。各类资源按类整理、摆放,并形成了制度,确保了资源的不断添加和正常使用。

以上是我园在课程游戏化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教师们在实践中逐步转变、渐渐成长,孩子们在活动中也越发自主,越发快乐。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课程改革
刍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
《多情客游记》中的游戏精神解读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