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影中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2016-10-31周珂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视角注意力

周珂

【摘 要】现代商业电影多以超出日常经验的画面为主,通过视听感官刺激观众,从而达到心理震撼。封闭黑暗的观影环境,导演对观众心理节奏和画面节奏的把握,都使观众在视角的相互切换当中,产生了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关键词】感官刺激;快感;注意力;角色参与;视角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153-01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常常会无意识地承担起电影叙事体系中的角色,将自己化身在电影之中,从而产生了种种快感。奇观电影的受众审美接受过程就是一个“格义”的过程,是一个将影像中的“他”转化为“我”的过程。这一切与镜头切换所带来的注意力转换、视角的转换有关。正是因为自己化身于影像之中,观众才能感受到参与的心理快感。尼采曾说:“人们渴望痛苦、愤怒、仇恨、激昂、出其不意的惊吓和令人窒息的紧张,把艺术家当做这场精神狩猎的巫师召到自己面前”。[1]可见,对超验生活的渴望提供了观众化身其中的心理基础。那电影导演又是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基础让观众参与到叙事之中的呢?

一、视听觉刺激所带来的注意转换

电影所有的感知都基于“注视”之上,这其中包括摄影机对拍摄事件的注视、观众对银幕的注视、人物间彼此的注视,以及整个电影所表现的对象。[2]这种视角的广泛性,使观众产生了无所不知的优越性。这正是导演的创作意图,是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强有力手段。

闵斯特堡曾提出,在人类所有的机能中,是“注意”在我们周围创造出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3]他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其中无意注意的决定性影响力来自于外部,来自于所有刺激我们自然本能的东西。奇观电影以其刺激震撼的视听效果极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口碑好的奇观电影在节奏上把握得十分准确,能够使观众一直切换于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达到良好的心理刺激。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在“注意”的研究上也颇有建树。他认为感觉引发注意,并且认为新异刺激最能引起注意。他把注意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被动注意与主动注意;第二种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第三种是初级注意和次级注意。笔者认为,铁钦纳对注意的划分中最有建树意义的,是对初级注意与次级注意的划分。初级注意往往是由于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不受人意志控制,作为第二阶段的次级注意,由于其刺激物的特征不够明确,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一直来维持注意的状态,但是如果当注意主体对注意对象产生了兴趣,这时候就不需要依靠意志来控制了,从而转换到初级注意状态。此时的初级注意状态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概念了,它并不是单纯依靠新奇的刺激来保持注意的持续性,而是通过恢复注意,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了另外一个阶段,观众情感的散发以及理性的思考都集中在这第三层的注意之中。对于奇观电影来说,引起初级注意并不是难事,可是一味地采取视觉感官刺激也会让观众审美疲劳。

因此,奇观电影对画面节奏和叙事节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在持续着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够在故事的讲述中给予观众更深层次的意义指导,从而感受到角色参与的快感。

二、视角变化中的自我融入

在进入影院的时刻,观众便具有了分享别人视线的权利。随着电影镜头的不停转换,观众一会儿借助于剧中人的视角,一会儿借助于摄像机的视角,对剧情有了一个全局的把控,看到了剧中其他人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场景。在看与被看的双重同化机制之中,观众便成为了整个叙事过程的认同者。作为剧情发展的先知者,观众多以剧中人物的视角看待剧情发展。这种银幕内外双重身份的设定,使观众极易融入剧情之中,对电影中的人和事产生极大的认同感,而这个认同的过程,实际上呈现的是一个自居性心理过程的形成:“这里的自居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个通过他物进行对比或反比形成或重新形成自己的身份的过程。一个认识到自己同影片中某个角色或情境有共同之处的过程。”[4]反映到观众的心理层面,便是“移情”“卷入”“同化”的产生。尤其是特写镜头的运用,极大地冲击了观众的情感。

现代奇观电影使观众完全沉浸于叙事体系与奇观影像之中,对物象的仿真,对真实情境的刻画都是为了让观众产生一种代入感。随着现代观众审美品位的提升,单纯的感官刺激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虽然碾压式的视听觉刺激容易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但真正使观众主动参与到叙事之中的,还是对角色的心理认同。丰富的电影表现手法使场面调度变得灵活多样,蒙太奇手法的运用,镜头剪接所带来的视觉变化,运动镜头的运用等,这一切都加强了观众对角色的心理参与,从而被询唤为影像主体。

参考文献:

[1]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店,1986,133.

[2]贾磊磊.观众:作为电影叙事体重的不同角色[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4):50.

[3]转引自宋家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87.

[4]贾磊磊.中国主流电影的认同机制问题[J].电影新作,2006,(1).

作者简介:

周 珂(1991-),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戏剧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5BZW159。

猜你喜欢

视角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转移注意力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视角、对话与真情
真实世界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