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中休闲功能开发

2016-10-31周媛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6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周媛媛

摘要:在信息时代,空间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为满足读者对空间的需求以及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各大高校图书馆纷纷推出了空间再造的计划,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是图书馆空间再造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职能。文章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改革实践,对空间再造中的休闲功能开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休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10-02

高校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是聚集人气、开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休闲功能的开发是对新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1]面对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怎样平衡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怎样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图书馆空间再造及休闲功能的经验,怎样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当下最新理念与经验并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案例,从特有的视角出发,探索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与休闲功能开发的新途径。

一、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

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也对图书馆空间再造理论进行了研究探索。如肖珑提出:未来的图书馆发展,将坚守传统与创新服务并存,尊重历史与跨界超越同在,一方面发扬以藏借阅为核心的“书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不断拓展空间服务的内容,增加新功能、设计新环境、进行新的空间布局与组织,最终把图书馆打造成为人气旺、关注度高的公共书房、起居室、交流室,成为用户喜爱的“第三空间”。[2]随着数字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资源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到图书馆查找权威知识以及专业学术文献资料,到现在受数字化信息发展冲击,微信、微博、电子阅读已经逐步取代纸质馆藏资源,图书馆空间再造也必然成为读者需求发展的必然性。

1.什么是空间再造。空间再造是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为适应读者需求而开展的服务变革与变化,这些变革通过对空间创新再造、创新服务(包含休闲服务功能)的设计为读者带来全新体验的过程。传统图书馆所具备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对图书馆各个方面的需求,图书馆也将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转向空间服务、知识服务,而空间服务将成为科技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空间再造价值也将会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2.为什么要进行空间再造。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在2012年中国图书馆论坛主题解析(图书馆界既要有改革的勇气又要有创新的实践)中指出:本届论坛主题是突出转型和新空间,在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空间再造是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一个主题。[3]空间再造也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变革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加速,学生在上课之余,也希望校园中有一个能让身心完全放松之处,那么图书馆理当是学生首选之处。图书馆作为学生生活的第三空间,能够最有效、最大化地舒适、自由、平等的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信息需求。读者需要一个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必将紧随时代步伐打造休闲舒适空间氛围,来迎接学生学习、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多类型信息需求。

3.空间再造中要注意的问题。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再造思路,确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精髓与理念。在改革过程中,学生的需求是一切空间再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握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切实考虑再造设计为读者带来的空间服务与休闲体验。空间再造应注重对学生的调查与评估反馈,对再造中的改进、调查以及再造后的改进。

二、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中的休闲功能

1.休闲功能的价值。休闲,即人们闲暇时间相对自由的支配,休闲的前提在于“休”。休闲(身心的调节与放松方式)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relaxing),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休闲是一种心灵的体验。[4]休闲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何能让学生科学的安排休闲生活,快乐的走进图书馆,是图书馆空间再造与休闲生活改造的重点。

2.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要纳入休闲功能。休闲功能的开发是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一些大学生在图书馆并非全是研究学术,也有出于非学习性,比如读小说、看影视剧、玩游戏等项目。高校图书馆应因势利导,紧随学生爱好发展发挥其休闲功能,吸引大学生来到图书馆接受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习潜力。高校图书馆的休闲环境能启发学生对事物的深层次探寻、产生丰富的想象、迸发新灵感、增加创造力。

三、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中休闲功能设计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殿堂、文化信息的中心。在读者心中,理想的大学图书馆应是学习、查阅文献信息、感受人类文化精华和在文化家园中愉悦享受的最佳场所[5]。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位于河南理工大学东西中轴线中间,馆舍面积近3万平方米,东西为第一、第二教学楼,南面为两栋实验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建筑物周边绿化井然有序,花草搭配和谐,图书馆建筑本身既体现了建筑体质朴厚重和大方典雅的造型,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置身其中感到精神愉悦和轻松感。河南理工大学在观摩其他高校图书馆之余,汲取他馆之精华,规避其缺点,对空间进行再造,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空间环境设计上注重实用功能、空间的灵活性,区域布置兼具艺术性,利用色彩配置作用于视觉语言来烘托气氛,着重在内容、规模设置和休闲文化服务等方面予以提高,从而展现具有理工大学人文特色的图书馆。

1.借阅处休闲设计。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了展示图书馆文化特色,营造一种崇尚知识、热爱阅读的文化氛围,在借阅处设计了文化墙,文化墙上镌刻了图书馆的愿景“构建‘人文、智慧、特色、开放图书馆,铺就光明与梦想之路”;文化墙上方设置了电子屏,全天滚动推送有关图书馆讲座信息、新书推介、各种励志劝学的名言名句等各种内容;借阅台上布置了花艺,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休闲阅览区域。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在一楼设置了休闲阅读区,配置有舒适的沙发、创意桌子,背景墙上展示名人格言及艺术学院师生合作绘制的创意图案,学生可以闲适、悠然的享受图书馆时光。在早上八点之前学生可以在休闲区尽情的朗读、背诵学习内容。图书馆休闲区冬暖夏凉,不会因为冬天的寒冷而畏惧、不会因为夏天的炎热而烦躁,灯光明亮、空气清新,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这种惬意何尝不是每位学生追求的学习圣地。

3.休闲茶座。休闲茶座设置在休闲阅读区旁边,由封闭围墙隔离开,其内涵盖有咖啡、茶,切实为读者服务,室内配备有矮沙发和桌子,读者可以以舒适的坐姿,听着音乐一边享受着咖啡和茶香的美味,一边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这里有淡淡的书香,有刻苦学习的学生,有轻声的讨论与交谈,还有咖啡的味道,成为了学生久久不愿离开的独特小屋。茶座室内覆盖无线网络,学生可以带电脑或者用手机进行阅读。

4.多媒体视听室。河南理工大学大学图书馆四楼设置有多媒体视听室,拥有数百台电脑、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高质量的多媒体视听环境、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专业的教师服务,更追求学生需求的多元化以及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知识化。图书馆深化多媒体服务的新思路,拓展多媒体资源检索查询。通过开展多媒体视听服务,提升广大师生视听体验,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5.文化天井。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二楼到五楼中心为圆形天井,被称之为学生的文化天井。走进二楼宽敞的大厅,设有六台触摸式OPAC计算机无线网络空间,读者能查阅馆藏文献。再次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地球仪模型,文化天井四周围绕着盆栽花草,美丽清香。文化天井设有文化墙,文化墙上是由书法家书写的馆风“奉献、挚诚、服务、创新”和馆训“修己惠人,笃行致远”。文化天井配备着休闲舒适桌椅,可三五人一组圆桌小声讨论,也有其他造型的学生书桌,无线网络的覆盖,自然光与灯光的天然合一,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6.多功能报告厅。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位于图书馆一楼,摆放有圆形会议桌,休闲座椅,中间摆放花艺,有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板。馆里定期在报告厅组织各类学术报告,开展检索类培训、组织读书月活动,更有学生喜闻乐见的乐知讲坛,吸引学生听讲座。乐知讲坛不拘泥于传统讲座,学生们也可自行组织活动,如团体演讲、比赛,从讨论中获取知识,获得创新理念。乐知讲坛开展休闲教育的方式广泛,如开设绘画、球类、健康、插画、礼仪、服饰等方面培训,还举办图片展览、艺术作品展览,拉动广大学生的读书、创新积极性,乐知讲坛的宗旨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区”,以学生为中心,从快乐中获取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魏书娟.高校图书馆休闲功能的界定与开发[J].图书馆建设,2011,(1).

[2]肖珑.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13,(20):5-10.

[3]吴建中.图书馆界既要有改革的勇气又要有创新的实践[EB/OL].[2016-01-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uyh5.html.

[4]百度百科[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a0Nem4SPryucLoIXMKg-

ALDwfwAvECfrz25Ql_9A6NQL5kvSITph6DK-HeUHb_o-

V3JuZXqSt84b1eYGjUJ6_e8RdNUxmXTkC9NRAoJcbku.

[5]王泽福.图书馆全方位开放式服务方案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7-80.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