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统候选人的谋士

2016-10-31宿亮

公务员文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谋士斯通游说

宿亮

每位美国总统候选人都是一座“冰山”,水面之下潜伏着大量经验丰富、能力顶尖的“谋士”。他们本质上跟商业营销人员区别不大,做的生意却牵涉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用不着搞清楚选民需要什么政策,只需要搞清楚怎么帮助候选人获得权力。

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揶揄,会有十几个不同肤色的孩子跑到台上抱着竞选人喊“爸爸”。尽管看上去是笑话,但类似的策略却在各类选举中屡见不鲜,美国总统选举也不例外。是谁在设计这些策略?他们又是怎样让选民乖乖投票的呢?

全方位打击对手

特朗普一步步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不过,仔细分析这位富豪的竞选团队,似乎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特朗普的“朋友圈”中,罗杰·斯通被共和党政客们奉为大佬级人物。在华盛顿游说圈和整个美国政坛,斯通的绰号是“徒手拳手”,最擅长的就是选战。

2000年11月22日,在迈阿密南部名为迈阿密—戴德县的选区,一伙共和党支持者冲进选区办公室,搅乱了当时正在进行的总统选举重新计票。不到一个月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正式向小布什认输。当年那场差距极其微小的选举乱局,算得上是美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瞬间之一,而带头冲进选区办公室的人就是斯通。

别以为斯通只是一个会硬闯的蛮汉,他在选举政治中的手段和经验甚为丰富。1972年,斯通是尼克松竞选连任团队的成员,1976年担任里根竞选团队的青年主管,里根两次当选总统的背后都有斯通的参与。据说,特朗普在2000年动心思要竞选总统时,斯通还曾经为他提供过政治建议。

作为资深政治操盘手,斯通的标签是“强硬”。《纽约时报》称他拥有“间谍的敏感”。他的竞选策略在美国政治圈里被称为“斯通规则”,即要从全方位打击对手,在多个角度给对手制造伤口,迫使对手在所有领域认罪悔过。

即便在自己人眼中,斯通也不是“善茬”。他曾经透露,为了确保客户在选举中“有备而来”,他必须提前就不少尴尬和粗鲁的问题“挤压”客户,例如,“你有没有老婆不知道的女朋友”“你做股东的那家公司在南非有什么业务”“你是不是因为道德原因被抓过”“你家的工厂排放过有毒液体吗”,等等。

凭着这股子狠劲儿,斯通声望鹊起。他曾经与人合伙成立过一家名为“布莱克、马纳夫特与斯通”的游说机构,一度成为华盛顿最让人望而生畏的组织之一。《纽约时报》曾把这家公司形容为“以强硬粗暴手段不断发展的权力掮客”。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斯通合伙人之一马纳夫特,2016年3月受聘成为特朗普的竞选经理。

可能是过于“臭名昭著”,虽然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斯通却在2015年8月选择退出。特朗普说自己解雇了斯通,而斯通的版本是自己辞职。不过两个月后,斯通作为合著者出版了一本名为《克林顿家对女性开战》的书,抖猛料称希拉里打着女权的旗号做了不少侵害女性的事,还包括类似希拉里与女性顾问关系密切之类的“秘史”。斯通在这场选战中支持谁显而易见。

当然,这事斯通是公开承认的:“我干的是游说的活,知道美国政治那些不光彩的招数。无论什么政治利益都是待价而沽的……我认为,特朗普财政独立,有能力改变这套玩法。”

优雅地“煽情”

共和党这边有“老姜”助阵,民主党也不示弱。就参与选战而言,目前担任希拉里媒体顾问的吉姆·马格里斯一点都不逊色。

马格里斯也是美国总统选举中的熟脸,1984年是当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蒙代尔竞选团队的一员,后来还做过参议员的办公室主任,积累了大量政治经验后,马格里斯成为美国“媒体咨询业龙头”GMMB的合伙人。

在总统选举中,媒体顾问的重要工作是设计竞选广告。如何才算一则成功的竞选广告?马格里斯在这个领域算是权威。他曾说过,成功的广告必须突出候选人的“总统性”,让选民觉得候选人是“总统的材料”。马格里斯从2004年开始就为民主党设计广告。他最擅长从新闻资讯中挖掘数据、分析受众希望获得的信息,并实现精准投放。

马格里斯就像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认为美国民众获得资讯的平台其实很局限,例如,倾向保守主义主张的民众一般看FOX(福克斯广播公司),而倾向自由主义主张的民众看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基于这种分析,马格里斯在为候选人设计媒体策略时体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分析每个摇摆州选民接收媒体信息的特征,在电视台、广播台、社交网络等不同类型的媒介上打出宣传组合拳,手段多样,目标却从不偏离。

马格里斯曾经分析,在2012年帮助奥巴马投放选举资源时,最重要的是“奥巴马”这个招牌。他就像一个推销员,坚信自己手中经过华丽包装的产品,用各种有效的办法,促使顾客掏钱买单。

如今,马格里斯选择的“东家”是希拉里。他的任务目标很简单,要让民众回忆起曾经形象积极的“第一夫人”,把注意力从那个邮件泄密的国务卿转移开。马格里斯使用的形象包括“推动教育改革的阿肯色州第一夫人”“长期支持儿童保护基金的政要”等。

在2016年1月出炉的广告片中,马格里斯用新的设计来诠释希拉里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政策主张,借用“新瓶装旧酒”的概念,体现希拉里随时代进步,却也从没有改变过政治立场。《纽约时报》对这则广告片的不吝赞赏:“伴随着悠扬委婉的音乐,不断插入希拉里不同时期的声音,广告片体现那些让人动情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有怀旧的氛围……这种力量在她以往的竞选广告中从来没有出现过。”

是“谋士”,不是“国士”

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位美国总统候选人都是一座“冰山”,水面之下潜伏着大量经验丰富、能力顶尖的“谋士”。他们本质上跟商业营销人员区别不大,做的生意却牵涉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用不着搞清楚选民需要什么政策,只需要搞清楚怎么帮助候选人获得权力。

那么,他们会得到什么回报?候选人的金钱答谢?事实上,每四年一度,这些身怀绝技的“江湖中人”(下转第43页)(上接第39页)就会在总统选举过程中各显神通。一旦成功,这样的经验就成为业内的香饽饽,这也是政治咨询在美国兴盛的基础。

不管是斯通,还是马格里斯,他们的名字随着选举身价倍增。如今,已渐成“明日黄花”的斯通虽然被称为共和党的“打手”,但还是少不了利益集团明里暗里找他为接近白宫或国会山出谋划策。而马格里斯的媒体咨询公司GMMB也成了美国业界顶级游说机构,企业规模和业务不断扩展,在某种程度上操纵着自诩“无冕之王”的媒体。

GMMB总部在华盛顿大名鼎鼎的K街,这里各种游说咨询机构云集,与“智库一条街”马萨诸塞大道共称美国政治权力“集散地”。这些游说机构和智库时时为政客和政府提供大量建议和谋略,还与白宫、国会山大开“旋转门”吸引前政要加盟。它们熟悉美国政治运作规则,了解应该如何让法案通过,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客户满意”。

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斯通、马格里斯为代表的竞选专家的确是技高人胆大的“谋士”。“谋士”挑“主公”,多看登顶几率;而“国士”挑“主公”,却多看未来发展,两相比较,“谋士”太多似乎不算什么好事。(摘自《环球》)

猜你喜欢

谋士斯通游说
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费用大增
美国:特朗普竞选团队智囊被判入狱
扣子里的智慧
割草工
影后“石头姐”要演网球名将
成语巧连线
印度应该使政治游说合法化吗
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