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的孝道观的内涵、标准及其当代价值

2016-10-26王春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孝悌论语观念

王春梅

摘 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化中既是伦理学概念,又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论语》中多次提到孝,本文从《论语》原文出发,对《论语》中“孝”的内涵、“孝”的标准及“孝”观念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孝”在《论语》中是涵养德行的必修内容、好的从政者必备的素质、仁之根本,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做到“孝”需不违背礼、继承发扬父母的遗志、爱护自己的身体、用“心”侍奉父母,当下倡导“孝”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论语》 “孝” 当代价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化中“孝”既是伦理学概念,又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孝”的观念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孝,有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中的“孝”进行了阐释,本文结合《论语》原文,参考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对《论语》中的“孝”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论语》中“孝”的内涵、标准及其观念的当代价值,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论语》中“孝”的内涵

(一)孝是仁之本,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

儒家认为孝是行仁的根本。《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2认为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实践孝悌之道,保持心性的温厚纯良,从日常生活做起,侍奉父母,尊敬兄长,言行举止自然合情合理,不至于有冒犯的行为和不良的倾向。这样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人人都这样做,社会自然也就和谐了。古代中国一直到西周都是宗法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组织、统治社会。管理家族最好的方法是树立孝悌、仁慈和礼让等道德观念,有这样的精神指引,家庭就会和睦。社会关系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把这种精神,推己及人,家族和家族之间也就和谐了,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和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之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管理好家族才能治理好国家,然后才能天下平,这是层层递进的路径,而最基础就是做到孝悌。

(二)孝是好的从政者必备素质

儒家积极入世,谈道德不仅仅谈道德,更多的是谈政治,谈从政之道。孝作为最基本的德行,在孔子看来推行孝于天下就是为政。《论语·为政第二》: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①21孔子引《尚书》的句子,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并且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就是从事政治。

与此同时,要想把政治工作做好,得民心,也一定要孝。《论语·为政第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①21统治者如果做到孝慈,老百姓就会上行下效忠诚于自己。这样的论述,《论语》中还不止一处,《论语·学而第一》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①6一个人,尤其是为政者,如果能够做到慎终追远,孝亲仁厚,以身作则,自然会得到百姓的认同,上行下效,仁孝之风就会形成,天下因此也就“民德归厚”了。

(三)孝是涵养德行的必修内容

中国传统观念,百善孝为先,孝是基本的德行,也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②把孝作为德行的根本。《论语》中没有直接提出这句话,但是在《论语》中,谈到什么是 “士”的时候,孔子谈到了一条标准。《论语·子路第二十》“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①157在宗族乡党之间践行孝悌就可谓之“士”。事实上,儒家把孝作为修身必备的基础。《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①5把竭尽全力侍奉父母作为一个人是否有学问的标志。在孔子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提升自我修养,而提升自我最基本的是要是做到孝悌,要在生活中去实践。《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①5把“学文”作为践行孝悌、谨信等修养之后,行有余力再做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道德实践的看重,而道德实践中他把孝悌放在了第一位。

二、《论语》中“孝”的几条重要标准

(一)不违背礼

《论语·为政第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①15孟懿子,仲孙氏,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当时,仲孙氏、叔孙氏、季孙师三个大夫之家,经常使用鲁公诸侯之礼,违背礼制。因此,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就告诉他“无违”,并不是不违背父母的想法,而是指不违背礼。僭越礼法,陷亲于不义,孔子认为不孝。在孔子那里礼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活人有活人的礼,死人有死人的礼,违背礼对活人而言是不对的,而活着的人在丧葬、祭祀等方面给予了死人不符合礼的待遇也是对死者的不敬。

(二)用“心”侍奉父母

赡养父母,天下通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但是这和孝还是不同的。《论语·为政第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①15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在物质方面满足父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内心的敬意,如果仅仅养活父母却对父母没有尊敬,那和养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与此同时,表现在态度上也要温和,不能对父母摆脸色。《论语·为政第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①16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如果仅仅只是为父母承担了一些劳动,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这是不够的。试想一下,如果哭丧着脸给父母送去再多的东西,干再多的活,大概父母也不会高兴。

(三)爱护自己的身体

儒家认为爱护自己的身体也是孝顺的一种方式,《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爱护自己身体作为孝的起点。《论语·为政第二》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①14关于这句话,一直有多种理解,我认为在这里孔子想表达的是天下的父母最担忧的是子女的健康,所以爱护自己身体就是孝。《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①90曾子一向主张爱护身体的孝道,年老病重,垂危之际,都要让侍奉在身边的弟子检查自己的手足四肢,并引用《诗经》的话表达自己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的态度。在儒家看来,子女的形体、生命来自于父母,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此,爱父母就要爱自己,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涵养自己的精神,不能做无意义的残毁和没有必要的牺牲。

(四)继承发扬父母的遗志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①8“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论语》中被两次提到。杨伯峻先生解释为:对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以改变。我认为孔子很多时候表达的是一个理想,在他眼中的父母就是理想状态的父母,没有不合理的地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里的道应指父母的遗志,好的想法和做法,其前提是认为父母的观念言行都是对的。《论语·子张第十九》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①228孔子从政治角度出发,认为孟庄子“萧规曹随”,任用旧臣,保持了政局的稳定是难能之孝。

三、当代社会重提“孝”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经有一段时间,“孝”被看做封建的残余、陈腐的观念、枯燥的教条而加以批判。这在特定历史时期有一定进步意义,也推动了人们对伦理问题的深层思考。但看看当今常见诸报端的弑亲杀母案件,为了一个名牌手机而不惜献出自己肾脏的等等现象,我们就应该知道在思想意识领域一味照搬西方、全盘否传统定的弊端。在今天,重提“孝”的观念有利于教导青少年爱惜自己的身体,在面对物质的诱惑的时候不轻易地献出自己身体,或拿自己的器官去交换,面对挫折的时候,不会轻易想到自杀、自残;可以推进移风易俗,制止奢侈浪费。社会上,经常出现大操大办的各类仪式,丧葬之礼,铺张奢侈,或雇人哭丧,营造气氛,或雇歌舞乐队,将丧事办成“白喜事”,更有甚至在丧礼上表演脱衣舞、荤段子等等,置礼法于不顾,无哀戚之心情,不仅不是行孝,反而有损死者尊严。重提“孝”的观念和必须的礼节非常必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有些人偏激,狠戾因为一点小事,或冒犯长上,或打架斗殴,或违法乱纪,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实践孝悌之德,涵养仁心天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社会风气。

注释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14.

② 孔丘,著.赵萍,主编.孝经[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3.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14.

[2] 钱穆.论语新解[M].三联书店,2005.

[3] 赵萍,主编.孝经[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4] 焦国成,赵艳霞 .“孝”的历史命运及其原始意蕴[J].齐鲁学刊,2012(1).

猜你喜欢

孝悌论语观念
病榻侍母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小学德育教育从孝悌入手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