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1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6-10-26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国饲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售粮大豆月份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大宗饲料原料

2016年1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一、玉米市场

(一)深加工企业玉米需求旺盛,饲料企业玉米需求环比略降1月份,深加工企业玉米需求保持旺盛。监测显示,1月底淀粉加工企业整体开工率为80%,与12月底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酒精加工企业整体开工率为73%,与12月底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主要是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旺盛。玉米价格同比明显下降,促使淀粉、淀粉糖、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生产成本降低,销售速度较快。

1月份,饲料企业玉米需求环比略降。据监测,1月份饲料企业开工率较12月份略降,主要是因为春节前养殖户大量销售畜禽,存栏量环比减少,同时由于高粱、大麦、木薯颗粒等相对于玉米的价格优势明显,替代比例有所增加,玉米的使用比例略有下降。

(二)农户售粮速度加快,贸易商观望情绪浓重1月份,农户售粮速度加快。监测显示,1月份华北地区售粮进度从43%提高至57%。1月份东北地区售粮进度加快,黑龙江售粮进度从59%提高至85%;吉林售粮进度从39%提高至71%;辽宁售粮进度从50%提高至85%;内蒙古售粮进度从42%提高至69%。传统上,春节之前产区农户大量售粮,市场粮源充裕。

1月份,大型贸易商玉米库存仍然很低,因为后市玉米价格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当前玉米价格偏高,多数大型贸易商观望情绪浓重,以代收代储为主,自营贸易粮数量很小。贸易商玉米库存很小,使得农户售粮成为用粮企业的唯一粮源渠道,价格走势受农户售粮节奏的影响较大。

(三)1月份玉米价格小幅回落,预计2月价格将小幅震荡1月份,玉米价格小幅回落,因为农户售粮量增加,而玉米整体需求并未明显增加。1月底,山东潍坊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14%水分三等玉米进厂价1830~1880元/t,环比下降70~80元/t;吉林长春地区1860~1920元/t,环比下降20~30元/t;广东港口15%水分东北玉米到港价2140元/t左右,较12月底下跌70元/t。

2月份正值春节,粮食市场购销量均将环比下降,不过传统上春节后农户外出打工前仍将大量售粮,因此2月份市场粮源仍将充裕,而由于春节后养殖户存栏量下降,玉米饲用需求将环比下降,而节日气氛消退后,玉米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量也将有所减少,玉米深加工需求也将随之减少。整体上看,2月份玉米供应充裕、需求下降。东北产区农户售粮进度较快,农户余粮已经不多,同时临储收购仍在进行,预计价格将以稳为主;华北地区农户玉米余粮仍然较多,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预计价格将偏弱。其中优质玉米价格有望坚挺,因为东北临储收购量大,优质玉米市场粮源减少,而华北地区玉米水分偏高质量一般,优质玉米整体供应并不充裕,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价格将相对坚挺。

(四)1月份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小幅回升1月上半月,受原油期货价格持续走低拖累,美国玉米期价维持弱势,但美国农业部1月市场供需报告下调了全球及美国玉米产量,下调了全球玉米库存量,利多玉米市场价格,且原油价格在1月下旬持续反弹,CBOT玉米期价在1月下半月明显上涨。1月底,CBOT玉米3月合约报收于371.50美分/蒲式耳,一个月累计上涨13.50美分,累计涨幅为3.8%。

二、小麦市场

(一)1月份主产区冬小麦长势总体良好1月份,华北黄淮大部产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南方大部分产区冬小麦处于分蘖期,其中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拔节期。1月下旬,受罕见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短期强降温过程,最低气温普遍下降6~10℃,局地下降12~18℃,突破历史极值。北方冬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但墒情适宜,冬小麦越冬状况良好,以一、二类苗为主,其中河南一类苗比例43%、河北25%,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9%和7%,山东、山西一类苗比例略有降低。南方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局部地区处于拔节期的冬小麦遭受轻至中度寒冻害;除安徽三类苗比例略高(20%)外,其余地区均为一、二类苗。

国家气象中心报告称,本次寒潮带来的急剧降温已超过越冬期小麦耐寒能力,1月22~24日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尤其南部部分冬小麦晚弱苗受冻程度较重。同时,雨雪过程进一步加重淮河以南土壤过湿的程度,不利于小麦苗情。但是降温也减缓部分地区小麦旺长的势头,有利于改善群体结构;低温雨雪利于降低越冬虫口密度,抑制病害蔓延,减轻来年病虫害。

(二)1月份临储小麦成交量减少1月份,国家临储小麦竞价销售累计投放462.37万t,共成交2.48万t,较上月减少0.66万t;周平均成交量为0.62万t,较上月减少0.17万t。2015年6—12月临储小麦各月周平均成交量分别为4.17万t、1.43万t、0.70万t、0.24万t、0.69万t、0.23万t和0.79万t。根据成交价格测算,临储小麦采购进厂成本超过2600元/t,高于市场流通粮源,不具备价格优势。随着制粉企业节前采购高峰过去,临储小麦成交量下降。

1月份,国家临储进口小麦竞价销售累计投放23.65万t,共成交2.63万t,较上月减少0.22万t;周平均成交量为0.66万t,较上月减少0.055万t。其中,广东地区临储进口小麦(2013年产美国2号软红冬麦)平均成交率12.21%,较上月下降近14个百分点,多以起拍价2500元/t成交,加上出库等费用,采购进厂成本与当地价格2600元/t相差不多。

(三)1月份农户售粮进度放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1月底农户售粮进度为73%,较上月底增加1个百分点。在2015年12月出现售粮小高峰(当月售粮进度与10月份基本持平,接近集中售粮期的9月份)之后,2016年元旦以来,产区农户售粮出现放慢迹象。与往年同期相比,当前售粮进度较过去2年偏慢约2个百分点,但接近5年同期均值。从往年售粮情况看,1月份普遍为低谷期。目前逐渐进入节日周期,很多地区农户售粮已基本停滞。1月份,贸易商售粮相对积极,主要与后市小麦价格看涨预期不强有关。

(四)1月份小麦制粉消费后继乏力,饲用消费继续低迷1月份,面粉市场进入消费旺季的中后期,表现在制粉企业开工率上,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其中,上半月延续12月份的上升势头,由12月底的53%提高到中旬的55%,较12月初提高了5个百分点;下旬,随着各地陆续进入节日周期,经销商节前备货基本结束,制粉企业开工率出现下滑,至月底降至53%,较上年同期减少3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小麦市场表现弱于预期,看涨预期较弱,制粉企业备货意愿不强,1月底制粉企业小麦库存指数45,较12月底下降2.5,低于正常的50和上年同期的50。

1月份,饲料小麦需求延续低迷。当月华北黄淮主产区小麦进厂价格集中在2360~2400元/t,玉米进厂价格集中在1820~1880元/t,小麦玉米价差普遍超过500元/t,较12月份有所扩大,小麦饲用消费继续受到明显抑制。

(五)1月份国内小麦价格总体平稳,美麦期价震荡1月份,主产区小麦市场价格以稳为主。1月底,山东济南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80~2400元/t,河北石家庄地区进厂价2380~2390元/t,河南周口地区进厂价2340~2370元/t,江苏徐州地区进厂价2400~2420元/t,多与12月底基本持平。

1月份,美国小麦期货价格呈现震荡走势。美国农业部1月份供需报告偏利多,但受外围市场动荡、美元走强、全球供应充裕等影响,期价涨势受到抑制。1月底,CBOT软红冬小麦3月合约收报479美分/蒲式耳,较12月底上涨9.75美分/蒲式耳,涨幅2.05%。

三、大豆市场

(一)物流状况不容乐观,1月美豆价格震荡向上1月,巴西北部主产区如预期出现降雨,提振市场对单产的预期。但干旱导致播种延迟,大豆收获上市也将晚于常年。截至1月22日,巴西2015/16年度大豆收获仅完成1.5%,低于去年同期的3.5%。同时,巴西玉米出口量大幅增加,2015年最后2个月玉米出口量超过1100万t,导致货轮等待装运时间较长,可能影响到后期大豆装运。出于对巴西物流的不确定性的担忧,进口商小幅增加了对2—3月船期美国大豆的采购。

但1月上旬至中旬,美国密西西比河出现洪水,导致港口大豆供应紧张,CBOT期货价格和升贴水报价均有所上涨。其中,CBOT期货价格小幅上涨1.77%,美湾地区2月船期CNF升贴水由月初的140美分/蒲式耳上涨至150美分/蒲式耳。加之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1月我国进口2月船期美湾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为2966元/t,高于12月的2926元/t。

(二)下游企业春节备货,豆油、豆粕供求偏紧1月,压榨企业大豆压榨利润整体良好,山东地区现货平均压榨利润在48元/t。受此支持,大豆压榨企业开机率较高,大豆压榨量达到730万t,较12月的705万t增加3.5%。尽管豆油、豆粕供应增加,但受下游企业春节备货的影响,豆油、豆粕供求均趋于紧张。豆粕备货发生在1月第一周及第三周,周度豆粕成交均超过200万t。同时,1月饲料企业豆粕提货量较12月增加14%左右。目前饲料企业备货已基本结束,普遍库存可以使用至正月十五至2月底。豆油成交同样活跃,1月份全国主要压榨企业豆油库存由月初的90万t降至月底的78万t左右。

春节期间压榨企业将陆续放假停机,根据调研,样本企业平均停机时间为16.8天左右。预计春节前后国内豆油、豆粕价格将以平稳为主,正月十五之后行情走势将取决于大豆到港,

压榨企业恢复开机以及饲料养殖企业补充库存的节奏。

(三)棕榈油主产国库存下降,国内库存持续增加1月,马来西亚棕榈油继续处于减产周期,有市场机构预计产量减幅可能达到15%左右。尽管船运机构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出口有所放缓,但减幅在10%以内。按此计算,1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将降至230万t左右,较12月底的263万t继续下降12.5%,但仍是历史同期的次高记录。贸易商称印尼的库存也较前期水平有所下降,目前库存可能在255万t左右。

2015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同比增加11%至591万t,1月棕榈油进口量也将保持在50万t左右。受此支持,1月我国棕榈油库存增加15万~95万t的偏高水平。尽管广东地区发现印尼棕榈油砷含量超标导致部分船货退运给予价格一定支撑,但若后期退运的数量有限,国内棕榈油价格仍将受到庞大库存的压制而弱于马来西亚期货价格。

四、2月份粮油市场展望

(一)玉米市场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8116.6千公顷,较上年增加1040.5千公顷,增幅2.8%。2015年全国玉米每公顷产量达到5.8919t,较上年增加74.9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1.3%。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2458.0万t,较上年增加893.4万t,较上年增幅4.1%,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受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内外价差居高等根本性因素影响,玉米消费增长速度将保持较低水平。由于国内畜禽存栏有望回升,加工企业开工率也将有所扩大,而且玉米价格下跌有利于扩大下游消费、产品出口和抑制替代谷物进口快速增长,2015/16年度国内玉米消费有望恢复性增长。2月份预计,2015/16年度国内消费总量为17923万t,较上年度增加921.8万t,增幅5.4%。预计国内玉米饲料消费为10600万t,较上年度增加600万t,增幅6.0%。预计国内玉米工业消费为5350万t,较上年度增加300万t,增幅为5.9%。

受国内玉米价格下跌以及国家加强替代谷物进口管理的影响,2015/16年度(10月份到次年9月份)国内对大麦进口数量预计为650万t,与上月持平,将较上年度减少336万t;对高粱进口数量预计为600万t,与上月持平,将较上年度减少400万t左右。替代谷物进口和消费的减少,有利于恢复国内玉米的消费。

2月份预计,2015/16年度我国进口350万t玉米,与上月持平,较上年度减少201.6万t,减幅36.5%。国内玉米供应充足,库存压力较大,玉米价格下跌,总体上抑制国内玉米进口需求。由于玉米产量的大幅增长、玉米需求相对疲软,预计2015/16年度玉米结余量为4885万t,较上年度减少230万t。国内玉米供过于求的局面仍难以扭转,国内玉米供求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

(二)小麦市场2月,由于农户售粮逐渐减少,局部地区小麦价格因此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上,在需求弱于预期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流通粮源相对充裕,有效促进了市场稳定。预计2月份这一局面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三)大豆市场2015/16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为9100万t,其中国产大豆产量预计1100万t,大豆进口量预计8000万t。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为7600万t,较上年度增加400万t和5.6%,其中包含200万t国产大豆及7400万t进口大豆;食用大豆消费量预计为1120万t,饲料大豆消费量预计为320万t,年度大豆供需基本平衡。

2015/16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为5972万t,较上年度增加314万t,其中豆粕产量预计为5975万t。该年度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为5600万t,较上年度增加250万t,年度国内总消费量预计为5750万t,较上年度增加255万t。该年度豆粕出口量预计为200万t,年度国内豆粕供需结余量预计为25万t。

2015/16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预计为1490万t,较上年度增加87万t。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1400万t,豆油进口量预计为90万t。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预计为1340万t,工业及其他消费量预计为125万t,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结余预计为13万t。

北京金道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目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新地标14-105

【电话】010-62933582,13321138609

【微信平台】添加“aijj7988”并关注

【公司官网】www.jindaoxin.net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0402

猜你喜欢

售粮大豆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四川省2019年稻谷托市收购结束直接促农增收约3000万元
内蒙古:多管齐下 确保农民售粮顺畅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高原农民喜售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