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国内市场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分析

2016-10-26龚阿琼李文华戴晋军

中国饲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烯酮黄曲霉储藏

龚阿琼,李文华,戴晋军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3)



福邦酵母技术专栏

2015年国内市场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分析

龚阿琼,李文华,戴晋军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3)

为调查国内市场上玉米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本试验对采自全国各地的玉米原料盲样编号并对其进行前处理,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南方区域玉米污染数量多且严重,在储藏初期需要注意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监测。

玉米;霉菌毒素;污染

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对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发展影响严重。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其中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有呕吐毒素(DON)、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烟曲霉毒素(FUM)、赭曲霉毒素A(OTA)以及黄曲霉毒素B1(AFB1)(王松雪等,2006)。为更好地指导养殖户和饲料企业进行生产,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本试验对从市场搜集的饲料原料样本中霉菌毒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形成报告,供同仁参考。

1 样品调查情况

1.1样品概述2015年全年,共收集65个玉米样品,原料产地分别为沈阳、云南、广西、河南、吉林、新疆、天津、福建、宁夏等地。

1.2检测方法与标准样品经粉碎后,进行分样处理,低温冷藏。参照柳其芳(2006)采用的国标Elisa法,即采用固相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原理,在包埋有相应毒素抗体的微孔中加入标准品或经提取溶液处理过的样品以及酶标物,标准品或样品中的毒素与毒素偶联物竞争抗体,洗去未结合的酶标记物,TMB底物显色,加入终止液后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检测,考虑试剂盒酶联免疫的稳定性,一般采用双孔测样(王海华,2015)。分别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按照霉菌毒素国家污染标准(表1):毒素水平超过设定数值即判断为超标样品。本报告中样品设定限值如下:黄曲霉毒素B1为20 μg/kg;玉米赤霉烯酮为500 μg/kg;禽饲料中呕吐毒素标准为5 mg/kg,猪饲料中呕吐毒素标准为1 mg/kg(龚阿琼等,2015)。

2 检测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区域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本试验参考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秦岭淮河一线,将新疆、吉林、辽宁、天津和宁夏归为本调查的北方区域,而河南、福建、广西和云南则为南方区域。

由表2可以看出,南方区域30个样品中均检测出呕吐毒素,说明该毒素在玉米中分布很广,而黄曲霉毒素超标较多,个别最高含量高于标准几十倍,均值也远远高于标准。

表1 原料及饲料卫生标准

表2 南方区域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数较高,三种毒素个别含量较高。表明虽然都是北方区域,但个体差异较大。

表3 北方区域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南方区域的三种毒素检出率都高于北方区域,分析可能原因是南方气候潮湿,霉菌生存条件更适宜,污染范围较广。

图1 不同区域检出率

从图2可以看出,南方区域的三种毒素超标率都高于北方区域,分析可能原因是南方雨水和气温更利于霉菌迅速繁殖及毒素产生。

2.2不同储藏时期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根据玉米生长收获季节(9月份),以次为分界点,3—8月份为储藏后期,其余月份为储藏初期。

图2 不同区域超标率

从表4可以看出,黄曲霉毒素B1的均值是标准的2倍,个别含量接近标准的30倍,而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均值均远低于标准,说明在储藏初期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严重。

表4 储藏初期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黄曲霉毒素B1均值接近标准值,三种毒素的个别含量分别是标准的2~10倍,说明在同一个储藏时间不同地域对毒素的产生有差异。

表5 储藏后期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三种毒素检出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说明该毒素污染的范围在扩大。

图3 不同储藏时期检出率

从图4可以看出,呕吐毒素的超标率从储藏初期0%到储藏后6.1%,说明随着玉米从新到旧,储藏时间越久,该毒素污染越严重。

2.3全部样品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分析由表6和图5可以看出,玉米原料中呕吐毒素超标率虽然较低,但检出率最高为93.7%;根据黄曲霉毒素B1检出和超标率,建议添加少量毒素吸附剂。

图4 不同储藏时期超标率

表6 整体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图5 玉米中毒素的污染情况

3 讨论

玉米等饲料原料需要常温储存,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2%(田西学等,2014)。杜妮(2015)研究表明,没有绝对安全的样品(所有受检样品均检测出霉菌毒素),且多种霉菌毒素共存现象很普遍,高达96.48%的饲料及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玉米样品霉菌毒素污染状况均较2014年同期有所上升,建议加强对玉米霉菌毒素检测监控以及原料采购时的品质把控。

从本试验中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即需要在储藏初期关注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程度,后期关注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范围及呕吐毒素污染的加剧,南方区域三种毒素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应针对当前玉米及其他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酌情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以降低其对动物的危害。

4 结论

从2015年玉米样品霉菌毒素检测结果来看,南北方三种毒素污染情况差异明显,南方区域由于气温和雨水的环境因素,三种毒素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均高于北方区域;从9月份玉米收割季为分界点,黄曲霉毒素B1在储藏前期检出率和超标率均最高,而玉米赤霉烯酮则随着玉米储藏时间增加,检出数量也逐渐增多,呕吐毒素的超标率从0%增加到6.1%,为此建议饲料企业应尽快使用玉米原料并增强防霉意识,切实做好有效防霉措施,加强霉菌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原料不受霉菌污染。

[1]杜妮.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猪业科学,2015,32(5):82~84.

[2]龚阿琼,罗金玲,胡骏鹏.2014年我国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J].中国饲料,2015,7:40~41.

[3]柳其芳.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薄层色谱法联合分析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6,6(2):246~248.

[4]田西学,李胜,李宏.陕南关中地区饲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与风险监测[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1):75~80.

[5]王海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不确定度的评定[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5):1889~1894.

[6]王雪松,李爱科,谢刚,等.粮食饲料资源霉菌毒素检测技术[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415~417.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ect the toxin contamination in corn on the market.After blind number and pretreatment,mgcotoxin content in corn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Elisa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uch more serious pollution was found in maize in the south region of China.In the early stage of storage,it was need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onitoring of aflatoxin content in maize.

corn;mycotoxin;contamination

S816.3

A

1004-3314(2016)04-0042-03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0411

猜你喜欢

烯酮黄曲霉储藏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
胡萝卜冬季储藏注意事项
喹烯酮分子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桃如何储藏
便于储藏的美味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