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游戏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2016-10-25施超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

施超

摘要: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动机需求、家庭背景等情况,充分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对青少年进行辅导,以帮助其解决问题、恢复功能和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而小组游戏治疗兼顾了社会工作以及青少年本身的年龄及行为特点,并蕴含了角色扮演和体验学习的理念,适当地予以应用会是一种有效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法。当然,小组游戏本身的治疗价值有其实现的前提,比如工作者要注意规则的重要性,要设计好能带出主题的游戏活动,要注意发挥各种领导技巧以及运用好各项治疗性要素。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游戏治疗;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59-04

游戏治疗是指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青少年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游戏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游戏是青少年处于本能的活动,他们通过游戏认识世界和自己,游戏是他们表达内心感受,疏导内心困惑、悲愤、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一种手段。[1]游戏之于青少年相当于语言之于成人,成人通过语言来表达感情,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而游戏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治疗。正如美国著名游戏治疗专家Garry所说,玩具是孩子们的词汇,游戏是孩子们的语言。[2]

近20年来,游戏治疗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大陆地区游戏治疗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且国内有关游戏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社会工作关于游戏治疗的专门研究很少。本文旨在对青少年小组游戏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即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游戏治疗),并对小组游戏的治疗过程和应用技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为何要开展小组游戏治疗

青少年阶段始于8-12岁(青少年早期),终于20-22岁(青少年晚期)。

开展青少年小组治疗的挑战在于如何使其参与其中。绝大多数成年人参加小组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完全出于自愿的;而青少年则不同,有些青少年的父母、学校、法庭都认为他们需要参加小组治疗,但这些青少年通常不情愿参加。因此,工作者需要想些办法,抓住这些不情愿的青少年,吸引他们真正参与到小组当中来。

人类的本性是以群体的方式生存的,对青少年来讲,组成自己的团体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抓住青少年参加小组游戏治疗的一个关键。跟同龄人的关系是青少年关注的重点。青少年们将自己大量的时间、注意力、兴趣和精力都放在与同龄人关系有关的活动上,而小组游戏治疗正是利用了这个发展原则,从青少年最希望而又最担心的角度入手——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出于很多原因,在小组中与青少年一起工作,比提供个别辅导要有效得多。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他们的乐群性。小组是青春期的伙伴,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小组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者通过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的小组游戏,来激发参与者的各种热情,可以帮助青少年多方获益。而通过小组游戏来传递社会工作理念和手法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榜样示范、行为锻炼、情景感染、竞赛激励、角色模拟等。

(二)青年人通常会认为自己的感受别人无法理解,但如果发现在小组中其他组员也有同样的感受时,特别是当他们发现同龄人有同样的感受和想法时,他们的思想会发生变化,从而能实现经验一般化的治疗。

(三)小组降低了在个案工作过程中成人与孩子之间不自在的感觉。在个案中,一对一的案主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令很多青少年感到不自在,尤其是问题青少年,他们与成年人,包括与自己的老师、工作者、法官之间的关系,常常不令人满意。在他们看来,成年人就是自己的“敌人”。而小组中出现的权力平衡减少了青少年在个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信任和担心。

(四)小组工作对质了青少年的自恋心态。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或多或少有点自我专注,有问题的孩子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看法,排斥他人的观点。而在小组中,这种自我中心的视角会受到对质。比如当某个组员表达自己的自恋心态时,其他组员的回应方式可能就是不关注,甚至是轻蔑,这种态度对自恋的组员来讲,有可能会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要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首先要尊重和关注别人。[3]

(五)小组治疗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社交技巧的场所。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所能运用的方法和扮演的角色都会有很多限制,而在小组中,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组员们之间的互动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必要时进行及时干预。组员们可以在小组中反复练习一些技巧,比如:如何恰当地参与小组讨论;怎样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权力;在小组中如何处理厌倦、愤怒和悲伤的情绪;如何表达同理和接纳;如何共同制定小组的工作目标和策略。

二、理想小组的必需条件

开展青少年小组游戏治疗,有几个条件是组成理想小组的必备条件。当然,现实和理想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差距,但它们依然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

(一)小组领导者必须仔细挑选组员。理论上最理想的做法是,工作者本人先进行组员招募,然后进行组前访谈,选择那些符合小组主题,能够从小组活动中真正受益的人,或者是对小组发展能有贡献的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和新组员进行访谈时,要就小组治疗主题进行一定的交代和沟通,要向他们介绍小组治疗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小组治疗有意义,每次活动将会有些什么变化,组员们应该做些什么等。比如,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自己接待的个案中选择组员来参加小组活动,而任课老师也是向工作者推荐学生参加小组的最佳人选。

但我们常常碰到的情况是,工作者无法选择组员。比如相关机构给我们安排过来的病人、案主和学生,如特别问题小组(受到性侵犯的女孩)、药品依赖青少年小组,或者是离婚家庭子女小组等。这种情况就需要工作者在开展小组活动前和组员做好充分的沟通和规则的制定,以防止部分组员过早退出小组。endprint

(二)在性别安排上,年纪较小的青少年适宜同性别小组,而年纪稍大的青少年最好安排在混合性别小组。11-13岁的青少年比较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在这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虽然会对异性产生一定的好奇感,但双方仍然倾向于远距离地评价和沟通,基本上男女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约会都是在同性别中策划和行动的。所以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开展混合性别的小组,组员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性别建立同性别的次小组,降低小组治疗的效果。而14、15岁以上的青少年较多会把注意力放在异性身上,女孩关注自己在男生眼里是怎样的,男孩会去解读来自女孩的反应,男女生在互动过程中出现担心、沮丧、期待和伤心等情况,此时,我们举办的小组就成为探索男女性别差异、实现青少年正向积极交往的一个舞台。

(三)小组规模最好在6至10人。从组员的人数来看,太大或太小都不适宜。两三个人组成的小组无法产生小组动力,且有成员缺席时会影响小组的进程;而15个人组成的小组肯定会出现茶馆式的噪音,且不利于工作者关注每一个成员。

(四)小组成员需要固定、封闭,尤其是治疗性小组,一旦小组构成就不允许新成员加入,这有助于成员关系的稳定和活动进展的连贯。但在医院等机构开展的小组常因成员出院退出而需补充新成员,这种小组要考虑运用更为固定的程序,每次活动不要太依赖上一次的参与情况。

三、小组游戏的活动设计

不同的小组由于组员的结构、小组的互动与小组目标不同,各自的发展步调与路径也不一样。但一般情况下,小组的发展还是有大致的脉络可依循,有一个从开始形成到彼此适应、成熟、转折并结束的过程,会经历一个有生命的发展周期。在小组发展的不同周期,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比如:在小组前期,可设计“破冰”类游戏以进行自我介绍;在权利和控制期宜设计沟通类游戏;在亲密期要设计一些能让小组成员扬长避短的游戏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差异期,可组织一些自我探索类、自我表达类的游戏;在分离期则适宜设计一些类似能“重生”、“复活”的游戏。根据小组目标的不同,工作者可以选择的游戏也有很多。在“与同伴相处”主题方面,可以安排的游戏有“结对子”、“信任行走”、“友谊之石”等;在“处理身份认同”主题上,可以安排的游戏有“垂钓想法”、“流行歌曲大比拼”、“运动衫”等;在“与家人相处”主题上,可以安排“家庭雕塑”、“家庭记忆”、“家庭中的幸存者”;在“性问题”主题上,可以安排“透过鱼缸看男孩—女孩关系”;在“处理情绪”主题上,可以组织“羞愧游戏”、“爱的信笺”、“失落循环”;在“药品问题”主题上,可以安排“药品依赖”、“青少年剧场:一个好人的起落”等。工作者可参照各游戏手册来计划和组织,也可自行创造设计新的游戏活动以更好地贴近小组的宗旨。

四、规则在小组游戏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小组是一个让青少年自由表达自己的平台,但我们仍然需要同小组成员讨论小组的规则。自由表达和规则看起来似乎水火不相容,但实际上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在小组开始阶段的几次活动中,工作者需要介绍成员,简述小组目标,澄清工作者的角色和工作方式,鼓励成员互动,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任务,就是讨论和制定规则;因为青少年小组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青少年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我意识。工作者必须有效地制定规则,并让组员们明白规则是什么,反复练习这些规则,同时得到彼此之间的反馈。比如工作者事先制定小组规则或与组员共同讨论制定规则,在每一次活动的开始,都可以给组员宣读小组宣言,要让组员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出现的。这个方法可以明确界定规则,提醒组员去遵守规则,并能培养组员的主人翁意识:“这是咱们的小组,它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表现!”[4]

小组宣言中应指出两个不可接受的行为,一是不友好,一是小团体。不管是组员之间的不友好,还是组员同工作者之间的不友好,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如果这种行为一再出现,就一定要采取干预行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将肇事者请出小组。有问题的青少年时常会在小组中捣乱或闹事,他们会试探工作者的底线在哪里,我们有必要让青少年明白有一些东西比自己更强大更有力。不断强调规则就是向组员表明一切都在工作者的控制之中,小组结构就像是给组员编织的一张安全网,青少年可以在网中自由活动,但是行为会受到必要的限制。

小团体也是青少年小组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小团体的标志就是拉帮结派坐在一起,窃窃私语,这成为组员将自己与其他成员区分开来的主要方法,而这背后则隐含了“高人一等,我很特别”的优越感,它对小组的团体凝聚力和团体文化是具有破坏性的。此时,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简单的三步措施:(1)提醒。提醒肇事的两人小组或三人小组,拉帮结派在小组中是不允许的。(2)移位。如果继续讲话,可以让其中一人与其他组员调换位置,以将小团体分开。(3)请出小组。如果他们坚持只与某几个人交谈,将他们请出小组。在做出这样的决定后,工作者应该强调自己要把优先权让给小组整体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但即使这样,在下一次小组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还需要与被请出小组的成员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要请他们回来,并坚持要签订一个遵守小组宣言的书面或口头的协议。另外,工作者在强调规则的同时也要关注组员的尊严,需要将某些组员请出小组,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让组员受辱。

五、成功带领小组的治疗性要素

青少年游戏治疗小组成功的主要秘诀在于工作者的态度,态度反映了工作者对治疗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工作投入的程度。关于助人关系中的治疗性要素,我们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几项:

(一)建立关系。青少年对成年人的权威非常敏感,他们能在瞬间察觉出你是否真正关心他们。因此,在小组游戏开始前,工作者要与每位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会谈,澄清双方对彼此的期待、权利和义务,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二)一致性。小组工作者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假如工作者鼓励自我坦露,并认为这是情感恢复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又对大家的分享进行批评,小组成员就会认为他是言行不一的人;假如工作者一方面提倡人人平等,但是在对待男孩和女孩时明显表现出重女轻男,他的可信度也将下降。主动承认自己的偏见和不一致,能够帮助工作者找回自己的可信度。endprint

(三)倾听和同理。每个组员都有权利、也需要表达自己,因此工作者要承认青少年有自由表达情感尤其是负面情绪的需求;要专注倾听而不加责难或批判,以尊重、温暖的态度引导组员将积压许久且未被允许或未能充分表达的情绪抒发出来,因为这些情绪可能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另外,在回应组员的情感表达时,多运用同理心告诉他们“我理解你”。运用同理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发现和认识自己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非批判态度。工作者必须以非批判的态度来了解青少年的境况,暂时搁置自己的参考框架,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内,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与角度设身处地地体会和了解其主观感受。同时,也不能迷失自我和过分认同对方,需要保持客观理智,协助组员分析情况和解决问题。[5]

(五)接纳。将每位青少年视为有价值,有独特的性格、气质、思想、观念和背景的独立个体。接纳不等于赞同,接纳是承认其独特性,不带任何批判性。[6]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改变就是通过接纳来实现的。

(六)适度的感情介入。一方面,工作者要对组员抒发的情绪给予适度支持和同理,以增强其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要能掌握整个小组进程,适时适地地回应组员,必要时需做适度的自我表露,亦有感情的投入和流露。如何巧妙地运用自我表露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艺术。青少年需要了解工作者作为普通个体的一面,但是,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的界限仍要十分清晰,工作者可能与他们同行,但未必一定要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

游戏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对于工作者来说在应用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比如游戏的专业性不足、活动时间有限、后续工作难以开展等,但实践也证明了小组游戏治疗很受青少年的青睐。青少年通过游戏表达自己的内心,将真实的自己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社工也通过游戏深入接触了案主的内心世界,发现案主的问题,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解决案主的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小组游戏治疗本身的治疗价值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小组游戏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实践检验,获得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峻岭.游戏治疗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

[2]Garry LL. Play Therapy——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M]. P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1991.10-11.

[3][4]苏珊·卡罗尔.青少年小组游戏治疗师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29.

[5][6]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13.112.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Adolescents social work is a service process and activity, during which social worker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theory, methods and skills to coach adolescents according to his or her physical and mental feature, interest and hobby, motivation and need, and family backgrou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value, so as to help adolescents solve their problems, recover their function and achiev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eam work using play therapy gives consideration to social work, adolescents age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It contains the concept of role play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Also, it is an effective and magic method when applied properly. The premise of the achievement of its therapeutic value is that our work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rules, design the games which can bring out the theme, employ a variety of leadership skills and apply all the therapeutic factors.

Keywords: adolescents social work; play therapy; team work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
试论小组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中的优势
论“小组工作”课程考试改革的可行性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小组工作介入
优势视角下空巢老人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筑梦成长”高校贫困生小组工作援助计划
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抗逆力研究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研究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