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博拉病毒与抗病毒新药的研究进展

2016-10-25魏香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6期
关键词:致死率博拉新药

魏香兰

埃博拉病毒与抗病毒新药的研究进展

魏香兰

本文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埃博拉病毒与抗埃博拉病毒新药方面所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埃博拉病毒以及抗病毒新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埃博拉病毒属于一类会导致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性病毒,死亡率非常高。该病毒对高温有一定耐受性,对化学药品、X射线以及钴60照射敏感性高。目前荧光定量PCR作为检测埃博拉病毒的金标准。抗埃博拉病毒新药的研发与应用为对抗与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提供了可靠思路,MWA-BN Filo/AdVac、cAd3-EBOV以及ZMapp等新药产品的临床研发与应用均具有一定性能优势,在降低埃博拉病毒感染率以及致死率方面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并深入研究。

抗病毒;埃博拉病毒;新药

【Abstract】

Article query and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about the Ebola virus Ebola anti-viral drugs with regard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corresponding literature and journals, research progress Ebola virus and anti-viral drugs aspect of a comprehensive induction and summary. The Ebola virus belongs to a class will result in primates and humans 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potent infectious virus, the mortality rate is very high. The virus has a certain tolerance to heat, to chemical, X-ray irradiation and cobalt-60 high sensitivity. Currently, Real-time PCR i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etection of Ebola virus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ti-viral drugs for Ebola prevention against Ebola virus infection provide a reliable idea, Cli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w drug, MWA-BN Filo/AdVac、cAd3-EBOV and ZMapp, products have certain performance advantages. There is significant value in reducing the Ebola virus infection and death rates, is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study them in depth.

【Key words】Anti-virus, Ebola virus, Drug

据WHO统计,自2014年3月首次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已确诊或高度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已达到数万人,其中30%以上患者死亡[1]。2014年所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无论从规模还是波及范围上看均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且已经突破大量国家的医疗防御底线[2]。疫情的持续扩大势必会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因此深入对埃博拉病毒的认知,加强抗埃博拉病毒新药的研发与应用工作已经势在必行。为总结埃博拉病毒与抗埃博拉病毒新药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查询与分析近年来相关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具体归纳如下。

1 埃博拉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属于一类会导致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性病毒,死亡率非常高。21世纪初,非洲刚果和安哥拉也曾爆发一次出血热疫情,但病原体为马尔堡病毒。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于丝状病毒科,感染埃博拉病毒患者临床症状与马尔堡病毒高度相似,包括发热、呕吐、头痛、内脏出血等。虽然两种病毒的外形和致病性基本相同,但抗原性不同,可以通过血清学实验进行鉴别[3]。EBOV在人体内潜伏期较短,多为2~21 d,通常病毒感染后5~10 d内可有临床症状表现。

图1 埃博拉病毒透射电子显微检测图

EBOV为单股负链的具有囊膜的RNA病毒。其基因组不分节断,长度约为19 kb,包含7个基因,分别编码NP、VP35、GP、VP30、VP24、L[4]。在经色彩增强后的透射电子显微检测该病毒如下图所示(见图1)。根据发现地和抗原特性将EBOV分为5个亚型:(1)扎伊尔型EBOV(ZEBOV):目前发现的对人类感染率和致死率最强的亚型,对灵长类动物亦有较高的致病性[5];(2)苏丹型EBOV(SEBOV):该型病毒对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均有较高的感染率以及致死率;(3)科特迪瓦型EBOV(REBOV):该型病毒对人类有较高感染性,但致死率较低,对黑猩猩有极高致死率;(4)莱斯顿型EBOV(REBOV):该型病毒对人类具有感染性,但目前尚无对人类致病或致死的相关报道[6],其对灵长类动物感染率、致死率非常高;(5)本迪布焦型EBOV(BEBOV,又称乌干达型),该型病毒对人类有一定感染性,致死率在25%~90%之间[7]。

2 埃博拉病毒特性

已有研究中表明[8]:在常温环境下EBOV呈稳定状态且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56.0 ℃条件下无法完全灭活;在环境温度60.0 ℃条件下,EBOV的威胁性会被破坏,此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处理持续2 min则可使病毒完全灭活。同时EBOV表现出了对次氯酸钠、乙醚、β-丙内脂、去氧胆酸钠以及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品的敏感性;在X射线以及钴60照射条件下也能够使EBOV完全灭活。在相关动物以及人体试验中表明:在血液样本或病尸样本中,该病毒可维持数周存活,其感染性在5周内无明显改变,在8周以上时滴度会下降1/2以上。

EBOV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汗水传播、唾液传播以及分泌物传播。由于EBOV具有极高的传染性,被WHO列为生物安全4级病原。目前常用的确诊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培养,IgM和IgG抗体的检测、常规PCR、恒温核酸检测技术、免疫荧光和ELISA等。但这些方法的操作复杂或是灵敏度不高,临床上多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荧光定量PCR是在常规PCR的基础上,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从而被荧光检测系统识别,无需PCR后处理,比普通PCR更为迅速、简便、灵敏,定量范围也更宽[9]。其中TaqMan探针法的应用最为广泛,TaqMan探针可以直接与扩增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发出荧光从而实现EBOV的快速准确鉴别。目前此方法已成为临床检测EBOV的金标准[10]。

3 抗埃博拉病毒新药研究进展

目前医疗业界所达成的共识是[11]:疫苗是抗击埃博拉病毒效果最为确切的手段之一。现阶段处于开发研究阶段中的抗埃博拉病毒产品,过半均属于疫苗,如MVA-BN Filo/AdVac、cAd3-EBOV,也有针对暴露后治疗的生物治疗药物,如ZMapp,相应的新药及其作用机制总结如下。

3.1 MWA-BN Filo/AdVac

MWA-BN Filo由丹麦生物制药公司Bavarian Nordic负责开发,AdVac由荷兰生物技术公司Crucell公司提出(后被强生公司收购并继续研究)。该疫苗主要针对ZEBOV,由Crucell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和Bavarian Nordic公司的痘苗病毒安卡拉株技术生产[12],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中。MWA-BN Filo/AdVac由MVA-BN安卡拉牛痘病毒经修饰处理的减毒病毒研制而成,可通过对腺病毒抗原进行编码处理的方式发挥对EBOV的对抗效果。在临床试验中,该疫苗需进行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后能够引导机体免疫系统进入“备战”状态,第二次注射后则能够强化机体免疫系统对于EBOV的特异性响应能力。在猕猴身上进行的动物试验中,MVA-BN Filo/AdVac组合疫苗显示出对ZEBOV的侵袭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I期临床试验已在英国、美国及非洲展开,该组合疫苗的具体疗效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结果公示。

3.2 chAd3-EBOV

chAd3-EBOV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研发,目前已通过I期临床试验。chAd3-EBOV主要由可表达ZEBOV和SEBOV的GP蛋白下重组的黑猩猩腺病毒血清型3(ChAd3)构成,属于抗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性疫苗。动物实验显示,该疫苗在猕猴中可迅速产生针对EBOV的急性免疫保护作用。2014年9月,在欧洲、美国和马里展开的I期临床试验显示该疫苗有良好的保护性和安全性,随后将进行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以验证该疫苗对EBOV的对抗效果。但从应对现阶段埃博拉病毒疫情的角度上来说,生产足量chAd3-EBOV疫苗产品的耗时长,如何缩短该疫苗产品的研发周期,并推动其临床应用的进展已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课题。

3.3 ZMapp

ZMapp是由美国Mapp生物制药公司和加拿大Defyus公司合作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后的治疗[13],目前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中。ZMapp由3种人鼠嵌合抗体优化组合,其中包含有MB-003抗体以及ZMAb抗体的最佳成分,在烟草细胞内表达。目前ZMapp是临床中被证实对抗埃博拉病毒效果最佳的新药之一。外媒有报道ZMapp在治疗两名感染EBOV的美国医护人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条件有限,未设置相关的对照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由于ZMapp产品采取植物制备法,制备周期长(多需要4~6个月),且每批次产品数量非常有限,而且一旦病毒变异,该药也面临着失效的风险。

历史上,非洲大陆曾多次爆发出血热疫情,其病原体——埃博拉病毒,传播快,致死率高,具有制备成为生物制剂的可能,因此广受各国政府和军事机构关注。本文综合多篇相关文献报道认为,埃博拉出血热是至今人类发现的传染性和病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该病毒对人类社会具有极高的潜在危险性。目前抗埃博拉病毒疫苗与生物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为对抗与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提供了可靠思路,MWABN Filo/AdVac、cAd3-ZEBOV、以及ZMapp等新药产品的临床研发与应用均具有一定性能优势,在降低埃博拉病毒感染率以及致死率方面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

[1] 李康,周喆. 抗埃博拉病毒疫苗和核酸类药物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42(2):135-142.

[2] 姜宁,陈执中. 抗埃博拉病毒实验性药物ZMapp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5,17(2):140-142.

[3] 陈相蓉,许婷,初明,等. 埃博拉病与丝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6601-6606.

[4] 殷震. 动物病毒学[M]. 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2.

[5] 李泽,王松建,杨涛,等. 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型特异性标签序列鉴定及其荧光定量PCR检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13):1471-1474.

[6] Le Guenno B,Formenty P,Wyers M,et al. Isol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sation of a new strain of Ebola virus[J]. The Lancet,1995,345(8960):1271-1274.

[7] Towner JS,Sealy TK,Khristova ML,et al. Newly discovered Ebola virus associated with hemorrhagic fever outbreak in Uganda[J]. PLos Pathogens,2008,4(11):10959-10962.

[8] 张毅,曲英龙,郭振东,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2015,60(5):386-389.

[9] 盖微微,郑学星,薛向红,等. 埃博拉病毒检测与分型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3):208-211,216.

[10] 刘威,张秀山,陈勇,等. 多种埃博拉病毒检测技术在塞拉利昂的应用比较[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1):76-79.

[11] 何丽芳,武雯俊,王丽丽,等. 埃博拉病毒包膜蛋白DNA表达质粒对小鼠中和抗体的诱导作用[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6):866-868.

[12] 叶玲玲,仇炜祎,田德桥,等. 埃博拉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 生物技术通讯,2015,26(1):5-9.

[13] Qiu X,Wong G,Audet J,et al. Reversion of advanced Ebola virus disease in nonhuman primates with ZMapp[J]. Nature,2014,514(7520):47-53.

Progress in Ebola Virus and Anti-viral Drugs

WEI Xiangl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2,China

R978.7

A

1674-9316(2016)16-009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6.058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建 厦门 361022

猜你喜欢

致死率博拉新药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S. longicaudum X—7线虫对草坪地下害虫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直面“埃博拉”之惧
如何看埃博拉疫苗研发引发的争论
抗击埃博拉:中国赢得世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