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秋色的历史源流与兴衰之变

2016-10-21刘倍辰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源流民俗

刘倍辰

【摘要】佛山秋色是佛山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具有500多年的历史,其寄寓了百姓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现今名扬海内外,成为世界性知名盛事。本文从其起源出发,结合社会经济背景,重点探讨其五个历史分期的兴衰起伏及其背后成因。

【关键词】佛山秋色;民俗;源流;历史演变

清代佛山文人岺徵有一首赞美佛山秋色的竹枝诗:“柚灯如昼妬妲娥。丝竹沿街按节歌,纸马莲舟都入画,果然秋色比春多”。佛山秋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百态千姿,包括秋色工艺品竞展和秋色表演游行两大类,民间按表演形式,将丰富的秋色分为灯色、景色、水色、车色、马色、飘色、地色等七色。本文将从定义背景和历史分期两大方面来阐述佛山秋色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一、定义与背景

秋色,直译为秋天的景色。“秋”,秋季庄稼成熟之期。《礼记·月令》云:“孟夏麦秋至。”《释名》:“秋也,言万物就成也”,故秋意为收成、丰收。色,意解为景色。有“秋宵”、“出秋色”、“出秋景”等别称,缘于人们多于晚间游行表演。又因佛山出秋色是由居民自发组织,一铺发起,他铺响应,届时按事头统一安排的路线汇集出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而民间又称之为“秋色会景”,是一种佛山特有的民间庆丰收的文化娱乐活动。清乾隆版《佛山忠义乡志》载:“歌童舞技,扮彩月之霓裳。秋色之扮,至今不衰”。可看出佛山秋色又称“扮色”,因其最突出特征是“以假乱真”。

要分析一个地区习俗的成因,需要先从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因素入手。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气候温暖,物产丰富,适宜农作物种植。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就已相当发达,佛山西部的澜石镇曾出土东汉陶制水田附船模型,反映当时佛山片区已使用单牛拉犁的耕作技术,并栽种双季稻。西晋时代,佛山为南海郡辖,称季华乡,水陆交通方便,农业逐步发达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而佛山一些工人与商贩本来就出身于农民,三者联系密切,所以手工业与商业行业对农业寄予极大的希望,丰收后的秋季,他们就会在农闲时制作各种工艺品来酬谢神明,渐渐就出现了零散的带有特定寓意的工艺品。

二、历史分期

1、起源时期

现今不少文章都将佛山秋色的雏形归为丰收时节孩童耍舞草龙的活动,一群儿童用茭笋壳(一种野生可食的水生植物苇茎)扎成小龙,在龙身上遍插香火,撑上竹竿,名曰舞火龙。他们穿街过巷,边舞边歌,口呼“咚咚”的节奏在田基耍舞,直至深夜而归,持续了好几晚。早期孩童舞龙庆丰收称之为“孩童耍乐”,后来成人在孩童舞龙的基础上,发展为在中秋节前后祭神舞龙赛会,以酬谢神灵庇佑,农业丰收。但是关于其起源的时间和活动也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西晋时期孩童舞龙,有歌道:“永嘉世,天下凶,余广州,平且丰。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平且康,物价介宜,宜尔子孙,宜后宜皇。”一说为明代永乐年间,“民众相约”,秋夜游行,以展示他们的工艺品。然而两种说法都无文献史料支持,只能把其归为偶然之传说,但舞龙的习俗历代相传,民间有“无龙不算秋色”之说,舞龙成为了佛山秋色最早期、最原始的形式。

2、定名时期

宋初,随着手工业的兴盛,佛山逐渐由小乡村成为商业市镇,人口逐渐聚集。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佛山成聚,肇于汴宋。”南宋时期,金人入主中原,中原人民大举南迁。佛山吸引了大批移民,他们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艺,农业、手工业、商业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兴起。

佛山秋色正式定名是在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当时南海人黄萧养率众起事,除了全力攻打广州外,他的军队还围困了佛山。因为事出仓猝,佛山人并无心理准备,梁广等人组织自保,信心不足,还不时要到祖庙求神拜佛。时值中秋,有一个叫梁浩俊的乡民,侦知对方间谍前来窥探虚实,心生一计,故意叫人整晚敲锣打鼓,沿街嚷嚷,看似过节,其实在拿“虚实”两字做文章。一来迷惑敌人,二来用以安定人心。在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对方终竟不敢贸然进逼。相持既久,形势生变,最后只好把到嘴的肥肉放弃了。类似的疑兵之计,还表现在乡民用祖庙里一个五尺高的铁花瓶冒充大炮,设法让它发出隆隆“炮声”,以阻吓对方一事。这之后人们印象深刻,每年此日,少不了要做点纪念活动,即为秋色的前身。

这段轶事在乾隆《佛山忠义乡志》中有迹可循:“相传黄萧养寇佛山时,守者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震天,賊疑不敢急攻,俄竟遁去,盖兵智也。后因踵之为美事,不可复禁云。”。而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梁俊浩,澳口人,当黄萧养聚众围佛山,时值中秋,使谍者数十辈,间行以洞内地。俊浩察知之,乃令诸少年演扮秋景故事,以示暇豫,又制大炮,发声如雷,俾贼闻知。贼果疑惧,不敢窥……佛山秋景实有此起。”又载:“明正统间,黄萧养犯佛山,守御既备,值中秋节,乡内扮故事,名曰“秋色”,所以疑贼安人心也。”中秋出会从此定名为秋色。

3、鼎盛时期

明清时期,以桑基鱼塘为主的农业和手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当时佛山的商品经济也成为全国领先者,跻身于全国四大聚之一,与北京、汉口、苏州齐名。不仅如此,佛山更是与河北朱仙镇,湖北武汉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四大名镇,是陶瓷、丝织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西南各省出产的铅,也以佛山为集散地,故有“商务为天下最”的美誉。清道光年间,佛山有220多行手工业,全国18行省均在佛山设有商务会馆,已形成专业街市,遍布全镇28铺,城内有六圩十二市,60多处渡口,商贾云集,百货充盈。据《广东新语》记载:“佛山之治遍天下”;“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海外”;“广作为华南地区货流转运的枢纽,商业地位很高。纱甲于天下”;“粤缎行于西北”,无一不反映了当时佛山手工艺品种繁多,名扬海外的盛景。

经济的繁荣同时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为了庆祝丰收、酬谢神灵庇佑,人们利用农产品或手工业剩余材料,制成各种工艺品,加上“扮演故事”的活动,在中秋节前后举行秋色赛会。明清时期的佛山秋色无论从形式还是品种来说都是发展过程中最为鼎盛的。

乾隆《佛山忠义乡志》:“会城(指广州)喜春宵,吾乡喜秋宵,醉芋酒而清风生,盼嫦娥而逸兴发,于是徵声选色,角胜争奇。披妙童以霓裳,肖仙子于桂苑,或载以采架,或步而徐行。铛鼓轻敲,丝竹按节,此其最韵者矣。至若壮汉尚威唐军宋将,儿童博趣,纸马火龙,状屠沽之杂陈,挽莲舟以入画,种种戏技无虑数十队。”在佛山秋色习俗中,除了以扮演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车心”、“杂剧”以及舞草龙等传统形式外,还有中原民间娱乐习俗中常见的飘色、采莲船、纸马火龙、八音锣鼓的项目,加以创新形式的担头秋色、台面秋色等。稍晚又兴起了旱地龙船、紫洞艇、金龙、纱龙、银龙、三节木龙、狮子大头佛、十番、笑谈杂剧等等,形式愈发多样,内容更为贴近生活。

在秋色工艺种类中,手工群体创造了以反映丰收与各行业特点为题材的“像生”工艺品,成为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他们还充分利用自己行业生产所用的剩余废料,制作了精美的秋色工艺品。如利用鱼鳞、豆子、废纸、稻草、灯芯等制作出各种形状,粘砌成灯色、罗伞、器皿等,达到了真假莫辨的程度,反映了佛山人精巧的手艺和独具的匠心。

明末清初,佛山秋色已经发展成为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杂技、民间工艺等于一体的民间节庆盛会。乾隆十七年(1752)佛山所属五斗口司巡检的孙锡慧曾对此盛事赋诗一首:“玉蟾流彩照长空,韵事清宵选妙童。仿佛羽衣天半落,锦澜西畔塔坡东。”南海、顺德、番禺、三水以及广州等四乡远近也带着节目前来助兴,许多远道赶来看秋色的更是提前数天来佛山等候。

市郊大沙乡有句俗语——大沙出色,家家掩门避亲戚。生动反映了秋色时家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的场面。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直尽三鼓乃罢。”佛山诗人陈昌平和陈捷杨有诗云:“妾手亲镌柚子灯,鸳鸯红艳影层层,郎携好认关情处,妾坐阶前月似冰。”,“不到鸡鸣不肯休,纪纲街口闹中秋,齐看环珮三更月,道是花神夜出游。”皆为反映了全城赏佛山秋色热闹之景。与此同时,佛山附近各地民俗活动也相当活跃。广州春色、番禺沙湾飘色、市桥水色、顺德的大良鱼灯会都与佛山秋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4、衰落时期

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道光间,以九月举行,适上年饥荒,其灯牌有联云:‘终秋未了中秋兴,赛色当思菜色年。”此时的出秋色,已与盛时无法相比,更有诗云:“纸醉金迷色色秋,箫声吹月浸街头。郎君敷粉花车坐,不是丰年莫浪游。”由此可见,出秋色只适宜在国泰民安,丰年世泰之时举行,而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时则自然会遭受冲击。

鸦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佛山经济遭受打击,出秋色逐渐凋零,1860年以后,洋货充斥中国,佛山首当其冲,1929-1938年,佛山经济遭遇外侵内患而继续衰落。从民国20年(1931)《南海日报》的一则记录也可看出,佛山秋色繁华之势已去,“佛山人士,在昔时和世泰民康物阜之秋,雅慕古人之秉烛夜游、及时行乐之举,辄于每年秋令,乘天气晴爽之夜,而作秋景之巡行,以资娱乐。”1938年10月,佛山沦陷,在日军摧残下,38条街道被拆烧,人口由30多万锐减至7万多。秋色艺人或死于饥荒,或逃难外地,余下不到20人,佛山民间秋色习俗从此跌至谷底。仅于1938年抗战周年纪念以及1945年庆祝抗戰胜利,发动学生扎制灯笼,举行过小规模的提灯会。

5、新生时期

1949年10月15日佛山宣布解放,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佛山秋色艺术重获新生。1954年,佛山市政府先后组织了八个调查组,走访了民间艺人,收集了尚存的秋色工艺品。1956年春节,在中山公园举行了“佛山市秋色、剪纸、盆栽艺术观赏会”。展出尚存作品。消失多年后的重放异彩,展览轰动了省港澳,十天观众多达十多万人次。随后佛山市政府在1956年5月4日成立了佛山秋色工艺社,9月改名为“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1959年底,全社由成立初期的10个人左右发展到50人。

改革开放后,佛山秋色逐渐恢复先前规模,七色品种日益丰富,佛山市民参与热情也愈发高涨,各大媒体报纸都陆续报道了佛山的大型秋色赛会。著名诗人刘逸生写的《秋色颂升平》这样赞颂1982年的佛山秋色赛会:“长街十里火龙驰,箫鼓喧扬万彩姿。秋色远比春色好,更知人巧夺天机。”,画家梁根祥也曾赋诗一首以记1999年欢庆千禧年佛山秋色的盛景:“万人空巷灯连天,人融花车舞翩跹。狮跃龙腾古城艳,欢声乐韵过千年。”千禧年秋色赛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佛山市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次民俗文化盛会。佛山秋色不仅在国内声名鹊起,各种秋色艺术表演也应邀参与港澳台及国外多地展览和演出,真正做到了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不负盛名。

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演变而创造的习俗,代表了佛山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成为集综合性、娱乐性、群众性、竞技性于一身的民俗盛事。它不仅是与中原民间习俗交流融合的结果,更是审美情趣与现实生活相互交织的产物。如今的佛山秋色,较以往更为现代化和多元化,政府在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将民族精神融入佛山秋色之中,必能使其大放异彩,打造成为一张佛山市对外鲜亮的名片。

【参考文献】

[1] 乾 隆. 佛山忠义乡志[M]. 乾隆十八年刻本.

[2] 佛山忠义乡志[M]. 民国十五年刻本.

[3] 余婉韶. 佛山秋色艺术[M].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 林明体:《佛山秋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3.

[5] [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M]. 中华书局, 1985.

[6]吴宝祥. 佛山“出秋色”的来历[OL] .http://www.fsonline.com.cn/2013/1221/81550.shtml.

[7] 温静筠. 佛山“十大城市文化名片”活动评选结果出炉[OL]. http://www.citygf.com/index2014/01/201509/t20150923_10056621_9.html.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源流民俗
《源流》前进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历史演变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
我与《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