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源壶的造型设计与大红袍紫砂泥料

2016-10-21陈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泥料大红袍

陈杰

摘 要:紫砂陶有得天独厚之优,其原料细腻,可塑性强,器皿表面无釉,胎骨裸露。这些都为造型时线面明暗、转折、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紫砂泥料对于现代陶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历代紫砂大师都十分注重紫砂泥料的质量和优选。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更加看重,欣赏水平逐渐提高,一件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更会焕发出诱人的艺术魅力。“思源壶”就选用了日见稀少的大红袍全手工制作。

关键词:思源壶;泥料;大红袍;全手工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053-01

“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道德准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中国人而言,感恩是中华民族传承多年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倍加珍惜生命,善待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真正的懂得关心世界,关爱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学会包容,赢得深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享受人生!感恩,让生活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爱的味道,懂得感恩 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一个道德品质。

“思源壶”选用日渐稀少的大红袍泥料全手工制作,该壶令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通过紫砂艺术手法,巧妙设计成器,极富新意,趣味盎然。整器气质独特,外形光洁平滑,线条充满流畅自然的动感,就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所要展现饮水思源的独特魅力。

造型是一把茶壶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紫砂壶的造型大致分为三大类,光素器、筋纹器和花器,不同的壶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它们各具特色,光素器简约素雅,筋纹器轮廓有致,花器生动逼真,但大多数时候它们之间的界别并不十分明显,相互辉映,交融互补,相得益彰。“思源壶”壶身呈上圆下方,壶身采用全手工拍打成呈六方壶身,以简练的线条构成淳朴凝重的形体,比例协调,气、神、韵俱佳,明快清朗,叫人心生喜悦。“思源壶”选用日渐稀少的大红袍,从明清时代就流传的大红袍泥料制作的茶壶。随着时间的流逝,大红袍泥料非常罕见,作品也日渐稀少。古书里记载的“大红袍”。用这种泥料制作的茶壶冲泡铁观音、普洱茶等,茶汤的色香味比在其他紫砂品中更胜一筹。产于宜兴的大红袍泥料,经过多道工艺程序反复制作而成。民国徐珂在《清类钞》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春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於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这是一种典型的手工加工方法。直到解放前后,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制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用石轮辗破碎,加工细度控制在60目筛左右,1959年开始应用雷蒙粉碎机,细度在100目筛以上,湿水后通过真空绫泥机捏练,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试样时代, 紫砂泥团粒最大尺寸相应的中国筛号 ,宋朝中期 0.7~0.5m/m 26~35目,清朝前期0.5m/m 35目,清朝中期0.3m/m 55~60目,现代手工制0.3m/m 60目,现代机器制0.15m/m 100~120目, 应用手工制备的熟泥,经手工成壶,烧成后,由于泥团粗细悬殊,烧成时体积收缩不一,外表粗颗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滋润光泽的质感。犹如天津鸭梨的梨皮状,而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组成和团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

每一只壶在表现艺术美时,都有一种主要的方式或手法,而该壶的美学情韵具体是通过“线”韵来表现的。“线”韵之美,有着凌驾于整个制造过程与结果之上的气度与境界。线条的艺术结构与生命的结构相同,蕴涵着很多必要的基因元素,好像一个生命的流动成长:先由里到外、继而由外到内,包含着自然美、变化美与和谐美。所谓“茶禅一味”,品茗需要静心静气,“思源壺”带来的高雅意境能给人一种安和的心情。“思源壶”极适合品茗饮茶,还通常用于功夫茶。因此,每当饮茶时,最希望的莫过于同知己饮茶品茗。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在饮茶之时,若能与知己共饮,谈论古今中外闲杂趣事,那变是世界上最惬念最悠闲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吴小琴.浅谈紫砂造型的重要性[J].佛山陶瓷,2014(02).

[2]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4]时顺华.当代紫砂图典[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泥料大红袍
小鞭炮
大红袍的传统制作工艺探析
韩城市花椒综合管理技术现状及对策
神秘的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状元的救命茶
杨杰:那些关于“老记大红袍”的不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