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的微课教学

2016-10-20杨晓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课件微课过程

杨晓建

【中图分类号】G641;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38-01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我们玩微信、微博、看微段子、微小说、微电影,教学上更是使用微视频,上成了“微课”。2012年,一场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掀起的教育风暴——“慕课”,震动了高等教育界,引发了世界的密切关注,唤起了对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标志着教育开展真正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这些新生事物也悄然走入了中小学。

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好迎接信息化教育的挑战。老师们努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应用于教学的“微视频”制作。我也利用假期,开展微视频制作的尝试。

一、审视微视频制作的必要

为什么“微视频”这么火?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转课堂基于信息技术,将传统课题的时间、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进行了翻转。翻转课堂是将来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微课的应用弥补了学生家长不能很好辅导自己孩子的空缺,学生在家中也可以运用网络很好的巩固学习,对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从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通过视频,实现学生真正的“喜欢学”、“愿意学”的目的。教师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在不断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地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二、微课制作实践中的点滴收获

我开展微课视频制作实践,从“选题“、”教学设计“、”录制“、”剪辑,到欣赏自己的作品,甚是兴奋。其实做微视频,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能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做好前期准备。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草根小研究”的过程。微视频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微视频就像面对面进行学生的个别辅导。过去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方法要作一些调整,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当然教师平时的讲课技巧要在微视频中体现。微视频制作要体现”微”,要控制视频的长度,一般在3分—5分钟以内,一个微视频讲解一个特定的小知识点。

2.教学设计与课件的选用。微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仍然需要良好的教学设计,合理规划教学过程,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选用课件生动有趣,避免一味枯燥讲解;多在网络上收集素材;多借鉴别人的课件,不要直接照搬别人的课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录制时才会得心应手。

3.选择正确的录制方式。我们可用手机、摄像机自由拍摄;也可以用录制软件录屏。用笔记本电脑时,一定要用外置话筒作为音频信号源,因为笔记本内置话筒方向性差,无法过滤环境中的噪声,录制出的声音效果差。

4.录制环境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声音效果会很好,如果用手机、录像机拍摄时,光线要充足,要选择适当的角度。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对一个学生进行讲解,语言表达尽可能生动、准确普通话尽量标准。可能的话‘选择配置较高的电脑,会得到更好的音频效果。可以反复录制,选择最好的一次。我一个微视频都录制了三遍以上。第一遍录制是尝试,听听效果,有哪些语言表达不准确,课件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时间长短是否合适。。。在修改后进行第二遍的录制,再反复听,进行调整;然后进行下一次录制,直到满意为止。录制的过程最好一气呵成,连续进行,每次录制的时间间隔最好在一个小时以内。

三、微视频运用的思考

微视频作为颠倒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制作的么地在于运用,在运用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确保提供优质的“微视频”?一个好的微视频制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技术千差万别,怎样能够确保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视频。

2.微视频的运用过程怎样体现因材施教?一个微视频能否适应每一名学生,让学生都喜欢?

3.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家庭不具备信息化学习的条件。

当然,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很长一段路!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微视频的运用终会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件微课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