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绿色,收获成长

2016-10-20李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种植区小班植物

李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45-02

种植区为幼儿直接参与植物种植与植物管理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与条件,能有效的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不同程度的促进幼儿观察、探究、合作能力的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种植区活动的主动性,更好的发挥种植区的教育功能,我们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试图从“空间利用”,“种植材料投放”入手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种植区活动条件,从“种植管理”,“观察记录”等方面有效地指导幼儿开展种植活动。

一、合理规划,巧妙利用有限的空间

1.利用窗台、木架摆放与窗口悬挂的方式,扩大种植园空间

要有效的开展种植区活动,向幼儿全面展示植物的多样性,充足的活动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从地面,台面,空中三个维度入手,打造立体式种植园。我们将窗台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空间设置成班级种植园。在窗台种植喜阳植物,在地面放置泡沫盒子种植喜阴植物供幼儿观察,同时增添木质花架有效的扩大植物摆放空间。通过摆放位置的不同为植物进行分类。我们还通过吊垂悬挂的方式展示水培植物,不仅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还起到美化种植区,有效吸引幼儿参与种植区活动的作用。

2.充分发挥墙面空间的潜在教育功能,设置“植物生长小百科”专栏

孩子不仅需要亲历种植的过程,观察种植成长的变化,在这期间还需要从各方面获取相关的种植经验,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种植管理方法,扩展种植经验。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墙面空间,发挥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设置了幼儿互动专栏《植物生长小百科》。同时,注重帮助幼儿及时梳理总结种植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与幼儿共同生成《植物生长需要啥?》、《小种子发芽了》两个可操作的互动小版块。我们还根据幼儿的疑问“土豆、苹果、白菜……长在那里?”,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制作成《他们长在那里?》的图片进行悬挂展示,向幼儿简介绍植物生活习性、果实的生长特征和主要用途,拓展幼儿对植物的了解。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这些生动的图片引起了孩子对种植的关注和深入探索种植的兴趣。

二、精挑细选,分类投放适宜的植物,利于幼儿分类观察

1.投放繁殖方式不同的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种子繁殖、分离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为了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萌发幼儿对植物繁殖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我们在有限的种植条件下,从常见的植物中尽量多的选取了不同繁殖方式的植物在班中种植,如:选取种子繁殖的“黄豆、花生、绿豆”;扦插繁殖的“土豆、芋头”;压条繁殖的“长寿花”,供幼儿观察、感受。为了便于幼儿观察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发芽生长过程,我们将植物种在泡沫盒子,大饮料瓶、油瓶(剪开一个侧面,横放)等较大的容器中并分类摆放,用图片的方式给每一种植物做好标记牌,记录种植物名称,便于幼儿认识、讲述。

2.投放成品植物,引导幼儿多感官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成品植物具有完成的根、茎、叶、花,能使幼儿快速的感受植物的多样性。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的年龄特点,我们为幼儿选择了花朵颜色鲜艳,叶片大,叶片触感、形状不同的植物,便于幼儿对比观察,如:叶片圆圆厚厚的碧玉花、尖尖多肉的芦荟、扁扁多刺的仙人掌、郁郁葱葱的绿萝等,引导幼儿通过摸摸、捏捏、闻闻、看看等多种形式对比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小班幼儿喜欢鲜艳漂亮的事物,我们还投放了开花的植物,多姿多彩的花对孩子们有极强的吸引力,他们经常一起到种植区欣赏美丽的花,充分感受到植物的多种多样。

3.种植小实验,萌发幼儿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兴趣

为了帮助幼儿探究植物生长都需要那些有效的条件,验证幼儿的猜测,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了适合小班幼儿操作观察的对比实验:植物向光性试验《猜猜我会往哪长?》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光对植物的重要性,发现光线不同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的特点。植物变色实验《我会变成红色吗?》观察颜色对植物的影响,感受水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4.投放必要的辅助工具,引导幼儿使用工具细致观察

为了保证幼儿有更多的参与机会种植,帮助幼儿细致、深入的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放大镜,尺子,温度计,小水壶,小铁锹等探索工具便于幼儿观察、测量、管理植物。

三、建立规则,有效引导,提高观察记录能力,积累种植管理经验。

1.建立合理的活动规则,保证活动有效开展

(1)灵活的种植区开放时间

种植区活动是以观察为主,照顾为辅的活动,因此,我们灵活的将种植区开放时间制定为:集体观察时间、自由观察时间、园丁照顾时间。用多种方式变相的延长种植区的观察管理时间,符合幼儿观察时间短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观察植物的愿望。

(2)粘贴入区规则图,明确观察内容

针对小班幼儿观察能力弱,观察无目的性的特点,我们利用图片提示幼儿对植物进行观察的内容,方法,明确观察目的,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直观的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

2.适宜的鼓励,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萌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

(1)鼓励幼儿运用多感官观察

在观察中及时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植物的生长变化与不同,如:用眼睛看看植物的茎、叶等外形特征的不同,比一比叶子的大小,长短;用手摸摸植物的叶子,感知叶子的光滑、毛糙、厚、薄、软、硬;用鼻子闻闻花香、大蒜、葱等有气味的植物,通过直接感受获得直观的经验。

(2)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寻找解决办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作为活动的重要支持者,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不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寻找答案,使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在观察中老师要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一天轩轩问我能用糖水浇花吗?我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幼儿,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争论起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植物会甜死的。”问题产生后,我并没有直接告知幼儿而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寻找答案,生成“植物喝不喝糖水”的实验,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浇糖水的大蒜和不浇糖水的大蒜的生长状况,通过幼儿的直接操作感知植物的变化,在探索观察中寻找正确答案。

3.建立适合小班幼儿的观察表征体系,萌发幼儿的记录兴趣

基于“了解植物每个生长阶段典型外形特征”的观察目标。针对小班幼儿绘画记录能力弱,不能完全自主记录,需要教师协助,语言表达较完整的特点,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记录法、实物黏贴记录法、照片记录法进行记录。如:在《小植物快长高》、《我是种植小能手》,引导幼儿运用“对号”等简单的符号进行观察记录,提升幼儿对植物的直接经验。

猜你喜欢

种植区小班植物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草莓种植区土壤中典型有机氮化合物的分布及来源
将植物穿身上
河北昌黎县葡萄种植区农业地球化学特征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