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模式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

2016-10-19张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科室风险管理

张霞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5



风险管理模式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

张霞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对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12个不同护理单元,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6个护理单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共6个护理单元,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体制。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2217例患者中,共发生10例给药错误、39例管路滑脱、15例坠床及0例走失,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9%;对照组2235例患者中,共发生42例给药错误、61例管路滑脱、38例坠床及3例走失,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63例护理人员中,护理人员风险因素一般认识得分为(21.1±3.9)、风险管理认识(21.5±3.7)、风险管理态度(21.9±3.4)及风险管理行为意向(22.7±3.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15.3±7.4)、(16.1±6.9)、(15.1±5.9)及(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培养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为拉近护患关系,构建良好医院形象做出贡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风险管理模式;安全意识;护理不良事件

近年来,随着就诊病患人数不断增长,疾病种类基数庞大,致使临床治疗、护理风险不断升高。如何降低临床风险、提升医护工作质量、构建完善医院体制,已成为学界热点课题之一。笔者旨在通过将风险管理模式纳入护理管理中,以进一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建立良好医院形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12个不同护理单元2015年度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6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共63名,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6.7±9.5)岁,工作时间1~20年,平均工作时间(8.9±7.1)年,患者数量2217例;对照组共3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共65名,均为女性,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27.1±9.3)岁,工作时间1~21年,平均工作时间(9.1±7.3)年,患者数量223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日常工作监督、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

1.2.2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纳入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前期准备与评估:在正式运行风险管理模式之前,所有护理人员均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在各科室设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各科室护理风险相关临床资料,对科室过去5年内各类风险事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具体包括护理不良事件易发环节、人员等,总结原因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将上述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全面梳理,通过科室内部开会讨论等形式确定改进方法,并上报护理部,与其他科室进行经验交流;护理部将各科室报告整理后,发放给各科室,各科室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制定。②具体方案:在正式运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根据PDCA质量管理模式不断进行修正,以逐步完善管理模式的纰漏和错误,不断完善制度内容,提高管理质量。③风险教育:在完善岗前培训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在院内或各科室内定期举办护理安全教育及护理风险管理讲座,另外,设立护理风险管理日常学习模式,由护士长订购护理安全手册及报刊,以实例实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贯彻实施于实际护理工作中。④构建风险管控体系:通过院方力量,构建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经验交流程序,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及时处理和上报,及时总结临床经验,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经验,逐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1.3评价指标

护理不良事件包括:给药错误、管路滑脱、坠床、走失。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评估:自拟风险意识调查问卷,具体包括风险因素一般认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及风险管理行为意向等4个项目,每个项目25分,共计100分,得分越高表示风险意识越好[1]。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研究组2217例患者中,共发生10例给药错误、39例管路滑脱、15例坠床及0例走失,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9%;对照组2235例患者中,共发生42例给药错误、61例管路滑脱、38例坠床及3例走失,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两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得分比较

由表2可知,研究组63例护理人员中,护理人员风险因素一般认识得分为(21.1±3.9)分、风险管理认识(21.5±3.7)分、风险管理态度(21.9±3.4)分及风险管理行为意向(22.7±3.3)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15.3±7.4)分、(16.1±6.9)分、(15.1±5.9)分及(16.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得分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得分比较(±s)

时间风险因素一般认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研究组(n = 6 3)对照组(n = 6 5)t值P值2 1 . 1 ± 3 . 9 1 5 . 3 ± 7 . 4 5 . 5 2 2<0 . 0 1 2 1 . 5 ± 3 . 7 1 6 . 1 ± 6 . 9 5 . 4 9 3<0 . 0 1 2 1 . 9 ± 3 . 4 1 5 . 1 ± 5 . 9 7 . 9 5 6<0 . 0 1 2 2 . 7 ± 3 . 3 1 6 . 1 ± 6 . 1 7 . 5 7 9<0 . 0 1

3 讨论

随着疾病种类及就诊人数的不断增多、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护理风险也随之升高[2]。加之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护理人员流动性极大,医疗机构不论大小,常常会出现护理岗位人员短缺、护理人员良莠不齐等情况。为了维持医院正常运转,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工作负担越来越重,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护理工作效率低,极易出现换错药、病人特殊护理要求落实不详,甚至坠床、碰撞等较为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3-5]。因此,在完善人员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更好地培养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在该研究中,通过前期准备与评估工作,为风险管理模式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再施以具体管理内容、风险教育及管理体系构建等内容,落实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以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及护理服务质量[8-9]。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2217例患者中,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9%;对照组2235例患者中,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该研究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63例护理人员中,护理人员风险因素一般认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及风险管理行为意向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说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帮助护理人员培养良好安全意识,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培养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为拉近护患关系,构建良好医院形象作出贡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郑桑,赵华,陈云素.风险管理在临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6):288-289.

[2]陈瑞琴,林李艳,何丽影,等.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2):105-107.

[3]常杏萍,郭庆峰.垂直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安全员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8):1547-1548.

[4]温曲英,徐月娥,叶新兰,等.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145-148.

[5]李亚玲.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7):511-513.

Significance of Risk Management in Reducing the Hospital Nursing Adverse Events

ZHANG Xia
Changsha Third Hospital,Changsha,Hunan Province,410015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reducing the hospital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12 different nursing uni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 nursing unit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managementmodels,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model,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management system,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change of safety awareness of nursing staff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2217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administration mistake was in 10 cases,piping slipping was in 39 cases,falling down from bed was in 15 cases and missing was in 0 case,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was 2.89%,in the 2235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dministrationmistake was in 42 cases,piping slippingwas in 61 cases,falling down from bed was in 38 cases and missing was in 3 cases,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was 6.44%,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in the 63 cases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research group,the general awareness score of nursing staff risk factors,risk management awareness,risk managementattitude and risk management behavior intention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21.1±3.9),(21.5± 3.7),(21.9±3.4),(22.7±3.3)vs(15.3±7.4),(16.1±6.9),(15.1±5.9)(16.1±6.1)],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hospital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cultivate the safety awareness,risk awareness and anti-risk ability of nursing staff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drawing near the doctor-nurse relationship and constructing a good hospital image,which is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Riskmanagementmodel;Safety awareness;Nursing adverse events

R47

A

1672-5654(2016)08(b)-0155-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3.155

2016-05-11)

张霞(1981.1-),女,湖南长沙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和医院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科室风险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