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七世纪前期英国诗歌特点探析

2016-10-18谢春月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
关键词:英国文学风格特点

摘 要:十七世纪前期有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流派,在詹姆斯一世继位到复辟时期之前的六十年间,英国诗歌呈现出与文艺复兴截然不同的特色。这时期的文学作品语言更加简洁直接、具有广袤的时空维度,由于科学的冲击,这些作品也表现出矛盾和容忍的特质。

关键词:十七世纪前期;英国文学;特点;诗歌;风格

作者简介:谢春月(1991-),女,汉族,四川富顺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2

一、引言

在伊丽莎白时期,由于深受文艺复兴影响,文学作品十分强调艺术效果,富含细腻的描写和修饰性的语言,多运用丰富的表达方式。在十七世纪前期,越来越多人开始创作篇幅短小、简洁的作品。由于当时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家都处于壮年时期,创作出了许多极其优秀的作品。比如培根以他富含逻辑和立场主观的散文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现代哲学的发展;本·琼生的讽刺散文启示了后来的小说家,如乔纳森·斯威夫特和丹尼尔·笛福;以约翰·邓恩、乔治·赫伯特、安德鲁·马维尔为先导人物的玄学派启蒙了一批二十世纪文学家。在这一时期,女性作家也开始崛起,在六十年代期间,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史诗之一,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也正在酝酿之中。

十七世纪前期处于从文艺复兴到复辟时期的过渡时期,这时的英国文学显示出过渡时期的特点。本文试从语言特色、思想特点和画面特征分析该时期诗歌的特点并试分析造成该特点的影响因素。

二、简洁性和直接性

在十六世纪末,伊丽莎白时期如斯宾塞和马洛一般重要的作家已经停止创作,长篇的寓言诗和浪漫诗已经减少,读者对篇幅较长且富有装饰性语言的作品的偏爱渐转移到短小精悍的作品。并且,在清教传统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变得简洁直接。

在十七世纪,写作还未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不足以作为谋生的手段。那时的作家大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赞助人,主要是当时的一些王公贵族,为他们撰写歌功颂德的作品。这些作品一般仅流传于赞助人的交际圈中,因此发刊和印刷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印刷技术最初流传到英国时,并不十分流行,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之前出版业还遭到过严格的控制。在当时的上层人士看来,印刷作品显得俗气,不如手抄本那么精美和难得,于是都十分推崇手抄的书籍和短文。而冲淡这种观念的便是本·琼森作品的印刷出版[1] 1264。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平民接受教育从而能够阅读书籍,文人也逐渐为取悦平民读者而写作,以及为他们发声和争取权利。于是,文学作品中逐渐出现更为口语化的语言。

约翰·邓恩的诗集《歌与十四行诗》就很好地体现了简洁的艺术。邓恩的诗歌中不少句子都是简短而直接的,比如《歌》的首句“去,抓住颗流星”,《宣布成圣》的首句“看上帝面请住嘴,让我爱”,绝不多说一个没必要的字,表达情感简单直接,使诗歌带有了热情奔放的色彩。此外如本·琼生的《狐狸》等作品也有这种风格的体现。

简洁和直接逐渐成为十七世纪前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特点,尤其是在世纪中期左右,而且正在十七世纪后期和十八世纪被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流行特色。

三、矛盾性与相容性

十七世纪早期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社会上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包括新教与清教、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宗教长期以来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自不必说,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逐渐成为影响文学的重要因素,人们的认知方式也受到影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发现给上帝创造论和上帝统治论狠狠的一击,比如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打破了“四种气质”的旧观点,因此受到宗教的压制,也使得深受宗教洗礼的大众对新兴科学产生了既向往又拒绝的矛盾和焦虑心理,这样的焦虑就体现在了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在邓恩的诗中,这样的情感表现得十分明显,他在《世界的解剖》中写到:“新哲学将一切置于怀疑/火元素被熄灭/太阳落下去,以及地球,而没有人的智慧/能够指引他去何处追寻”。足见新科学观否定一切旧观念的特点。新的宇宙观、元素观使得诗人对世界,甚至人的智慧产生了怀疑。此外,矛盾性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形式中,主要表现在反讽和讽刺风格的“悖论”式思维。当时的不少散文和戏剧作品就多含有讽刺的成分,比如邓恩的诗歌《歌》中对女人忠诚性的怀疑与题目的“歌颂”含义相悖,具有反讽的意味。

四、空间性和视觉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极其热爱丰富的细节装饰与对称美,到了十七世纪,却转向所谓的“巴洛克”风格,文学风格也受其影响。人们开始寻求原创和个性,摒弃模仿和说教。于是“巴洛克”便有了立足之地并且逐渐发扬光大。在十七世纪前期的英国文学中,巴洛克风格主要体现在宽广的空间性和丰富的视觉性。

(一)空间性

在“地心说”和宇宙有限观统治的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开始认识宇宙的广袤无垠。受此影响,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明显的空间感。例如,在邓恩的《歌》中,“流星”处于宇宙空间,“何首乌”处于地球空间,“人鱼”处于海洋空间……这首诗几乎容纳了宇宙的所有空间,展现了广袤的诗歌背景。又如在马维尔《致他羞涩的情人》中,“你可以在印度的恒河岸边/找到红宝石,我会在亨伯河畔/望潮哀叹”,几句从恒河畔到亨伯河,包含和广阔的现实空间,而“我早该把你爱恋/甚至比大洪水到来还早十年/你也可以拒绝,如果你高兴/知道犹太人皈依基督正宗”,从大洪水到犹太人皈依之时,跨越了广阔的神话空间。“我会用一百个年头来赞美/你的眼睛,凝视你的娥眉/用两百年来膜拜你的酥胸/其余部分要用三万个春冬/每一个部分至少要用一个世代,最后的世代才能够把你的心展开。”表现了对情人永不磨灭的爱慕和崇拜,展示了绵延的时间空间。此外,亚伯拉罕·考利的诗“我的饮食”中也从“一年”,“二十”延伸到“一百”,“一千”,再到“广阔的永恒”,体现了时间的绵延无尽。

(二)视觉性

视觉化手法在诗歌中常常出现,尤其是当时的玄学派诗歌。玄学派诗人善于奇喻,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善于将抽象的观念或感受视觉化为实在的形象。比如安德鲁·马维尔的《一颗露珠》将爱人的灵魂比作露珠,使不可触的灵魂形象化为纯洁透明可感之物。邓恩的“爱的炼金术”将爱情比作没有人得到过也并没有人能够得到的长生不老药,于是追求真正爱情的历程就如炼金术士炼不老药一样历尽辛苦仍不可得。他的另一首诗“致西莉亚”,描绘了一幅互送花束传达爱情的画面,爱情被喻为酒酿,年轻人沉醉爱河的感受就像喝醉的状态。理查德·克拉肖的《燃烧着的灵魂》中,信仰成了燃烧的灵魂,发出炽热的光芒照耀了天使,也射向观看者“我”。还有马维尔的《花园》将沉思、爱、灵魂比作不同的花园,都是将抽象事物视觉化、实体化,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在中国古代,王维的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同样的,十七世纪许多诗人也善于营造栩栩如生的诗意画面或情节画面,带给读者丰富的视觉感受。

五、结语

英国诗歌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长寓言诗体风格,到十七世纪前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科学浪潮对思维和艺术形式的冲击,诗歌主要表现出简洁直接的特点,也表现了矛盾和折衷容忍的时代特征,同时具有更加宽广的时空维度,意象更加多样、新奇。十七世纪前期表现出过渡时期的特点,这些诗歌风格在十七世纪后期和十八世纪得到继续发展,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和小说家。

参考文献:

[1]Ed. M. H. Abram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eighth edition)[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0.

[2]杨周翰.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

[3]王佐良, 李赋宁等主编. 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年9月版.

[4]陈德凤. 17世纪英国文学发展特点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4):143-144.

[5]蒙雪琴. 论17世纪早期英国文风变迁的文化动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5):97-101.

[6]刘立辉. 巴罗克文化与17世纪英国诗歌的文体生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9(6).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风格特点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
Brief Analysis of Wordsworth’s Conception of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