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2016-10-17赵家勇

江西教育C 2016年7期
关键词:数感数学课程运算

赵家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运算能力的数感是指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与悟。形成数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字的意义,会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这是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范围,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目的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提升他们的计算水平。

一、讲清算法算理,促成数感产生

运算教学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算法,更重要的是理解运算道理。教学时,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还要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比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时,学生要知道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得数末位和因数十位对齐的道理,这样就会减少实际计算及表达中的错误。有时教学的算理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尽量通过直观演示的手段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让学生产生数感。

二、增强运算能力,逐步建立数感

数感是数学素养,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理解数、运用数的行为和意识。数感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数的意义;(2)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多种关系;(3)可以辨识出数的大小;(4)判断数的运算的实际效果;(5)能用数学服务生活。良好的数感是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的条件,是形成运算技能的重要保障。例如:学生在口算24×5时会受到25×4的影响算成100,也常会出现0.8÷0.2=0.4这样的错误。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每节数学课的前3分钟,安排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如对比性口算练习:25×4和24×5、15×6和16×5、15×2和12×5等,建立错题集锦,思维训练题如0.25×4÷0.25×4,100-76+24等。教师随时掌握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这样,数学概念就能深入学生脑海,并熟练掌握和运用,也就是培养了孩子的数感。

三、结合有效情境,培养数感构成

兴趣是孩子认知需求的体现,可以直接推动学生数感的形成。因此在运算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到预设的问题情境中去,诱发学生产生求知愿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例如出示家里来了客人要沏茶的情境图: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谁的方案比较合理。”学生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这样的情境学习,一直伴随着他们兴趣的参与,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优化估算运算,加强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不是对数与量的简单认识,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对比、归纳、运用,到不断内化形成认知,是加强数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估算教学。如在教学“时间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节课长约( )分,绕运动场跑一圈约( )秒。估算能力还表现在“不仅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做出联系生活的解释”上,因此可以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如:“李阿姨养鸡年收入是1866元,养猪年收入是2329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的学生对估算的方法与答案有所不同,有的说:“1000加2000等于3000,866加329大于1000,因此,它们的和比4000多一点。”有的说:“1866接近2000,2329接近2500,因此它们的和比4500少。”……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加强估算能力,能逐步加强学生的数感。

五、养成良好习惯,巩固运算数感

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养成能使学生巩固数感,因此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条件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运算性质和定律联系,才动手解题。此外还要养成专心、积极验算以及及时订正反思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要求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数感才能得到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让数感的模型建构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能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加强运算方法、运算技能的分析和讲解,加强培养学生的数感,才能提高学生运算的正确率,为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数感数学课程运算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有趣的运算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