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的语文作业设置

2016-10-17刘艳丽

江西教育C 2016年7期
关键词:莫高窟语文课程形式

刘艳丽

作业设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凭借,也是提升补充、延续课堂作业的重要保障,更是夯实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推手。在传统教学中,语文作业无非就是生硬的抄写、枯燥的背诵、泛滥的题海。面对着新课程、新课标,我们的语文作业该何去何从呢?

一、基于学生,让作业类型更丰富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定性式的描述不仅回答了语文该教什么,又该如何教的问题,还回答了语文作业该做什么,又该如何做的问题。语文作业既要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练习,也要凸显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积极构建语文学科内部之间的知识联系,并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学习语言,体悟语言。由此不难看出,语文作业的目标应该呈现出多维状态,这就决定着其作业的类型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既有书面和口头的划分,也有动脑和观察的区别;既有课内巩固和课外拓展的不同,也有语文内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例如在学习了《莫高窟》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体悟到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文化,教师设置这样类型的作业:(1)品味语言,诵读课文中描写彩塑、壁画的整饬语言,直至背诵,感受莫高窟的辉煌;(2)探究历史,借助资料,对莫高窟建造、设计等方面的细节进行了解,感受莫高窟建成的来之不易;(3)地理层面,通过地图,查找莫高窟精确的地理位置,并尝试用语言描述从自己的家乡到莫高窟的行走路线;(4)旅游实践,设想自己带着家人游览莫高窟,怎么充分运用课文内容与阅读到的材料,向他们更好地介绍莫高窟呢?尝试撰写导游解说词。

这一案例中,无论是作业的类型,还是内容,都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能力和原始经验,直接指向学生综合性探究能力,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基于学生,让作业形式更活泼

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主要依托教师对问题或者话题的设置,并借此逐步深入。那语文作业的设置究竟该借助怎样的形式呢?在笔者看来,语文作业的形式应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即学生一旦拿到作业就能立刻产生要想完成作业的冲动。这就要求语文作业改变传统作业机械生硬的面孔,以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让每一项作业都变得有声有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牵动孩子的心灵。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元日》这首诗之后,教师对作业设置这样的形式:(1)多元积累,将诗歌背诵给自己的家人,并默写在书签上,第二天到班级展示台展示;(2)资料收集,诗歌中介绍哪些过春节的习俗?查阅相关资料,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3)诗意理解,口头描述自己理解的古诗大意,并描画诗歌所描述的情境;(4)阅读拓展,把那些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收集好,组织开展班级的主题诗会。

这些作业的呈现形式紧扣诗歌的主要核心,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立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化体验,不会给学生增添学业负担,学生易于接受,并乐于实践,其作业的完成质量自然也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基于学生,让作业选择更自主

不同的生命个体拥有完全不同的生命气质、思维特点和生活阅历,形成与其他学生完全不同的主体特征。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着学生即便完成相同的作业,也会呈现完全迥异的解题思路,选择完全不同的作业策略。这就要求在语文作业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完成作业的方式和空间,尝试着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路径实现作业目标。

例如在教学完《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具有分层价值的作业内容,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能力选择:(1)口头讲述,这个故事生动有趣,把它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与他们一起分享这个富有智慧的故事;(2)动笔撰写,读了这个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3)合作表演,找几个要好的伙伴,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以合作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4)创作贴画,将这个故事的情节以贴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注意设置人物的对话语言……

以上作业内容,既可以是单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与自己的家人或者同学共同完成。如果自己有其他富有创意的方法,也可以自行给自己布置作业。

以上的作业不仅有口头表达的故事讲述,也有动笔实践的感想撰写,可说可演,可画可写,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认知能力,自选内容,自定难度,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就无需过于担忧了。

总而言之,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这种主体性理应延续到语文作业的设置环节,只有真正地基于学生,在类型、形式、内容上追求活泼、丰富、自主,才能真正借助作业练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莫高窟语文课程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