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方法探究

2016-10-17袁晓明

江西教育C 2016年7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小学生方法

袁晓明

学生的品德不仅关乎学生的一生,更关系着民族的命运。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如何采用巧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就成为每个班主任实践和探究的重要工作。本文仅就小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些方法作简要阐述:

一、完善的制度和巧妙的方法是品德教育的保障

孩子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田地,如果不种上庄稼就会长满杂草。好的东西如果不先入为主,不好的东西就很容易生根。因此,适当地灌输正确的行为准则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诵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正面的品德教育,让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行动准则,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言行。

此外,利用班会定期考查、评比学生的行为习惯,确立切实可行的好人好事登记制度及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由学生自评、互评品德行为,对培养学生荣誉感、进取心和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正确班级舆论导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既需要完善的制度,也需要巧妙的方法,巧妙的方法远比板着面孔的说教更有效。记得教过学生这样一首歌“两只小蟋蟀呀,最爱来打架,一个摔断腿呀,一个碰破头……”当时教这首歌时只随口说了句“如果谁打架的话,就唱给他听”,没想到有一次还真碰上两个学生打架了,于是孩子们也就真的在这两人面前唱起了这首歌,结果打架的孩子当时就羞红了脸。从那以后,这两个打架的孩子就很少打架了。我们笑着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板着面孔去做呢?

二、赞赏与鼓励是品德教育的催化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班上有两个孩子特别淘气、贪玩,学习等各方面都得不到全班大多数同学的肯定,他们渐渐丧失信心。在新学期里,由于教师的鼓励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相对其他孩子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次写人的考试作文中,他俩居然都提到了对方的进步,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范读了各自的作文。没想到此后两个孩子信心大增,上进心更足了,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明显的进步。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及时捕捉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宣传它,让班集体的每个孩子都看到,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班级元旦联欢会上,笔者增添了一个节目,让每个学生给他周围熟悉的人写一句祝福的话,而且这句话还要真诚体现被祝福的人的一个优点。由于每个人都通过别人找到自己的优点,包括非常自卑的孩子。因此,这个节目成为那次元旦庆祝会上最让孩子们兴奋的一个节目,从孩子们激动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们在迈向新一年的步伐中有那份自信与快乐。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品德教育的捷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他的教育才更具说服力。一个教师如果天天迟到,那想要教育他的学生不迟到,就应该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李贽曾经说过:“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特别提醒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就一定要做到。要求学生不染指甲,自己就不染;要求学生不戴饰品,自己就不戴;要求学生讲诚信,自己许诺给学生的奖励就一定要兑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不仅是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更是品德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尊重与理解是品德教育的灵魂

德育是爱的教育。要用爱的方式,教会学生去关爱周围的人。因此,德育工作也一定要以爱为出发点,本着尊重与理解学生的态度来进行。如有一次放学后,从某商店得知,班上的两位女同学偷偷拿了人家商店里的东西。当时已经放学了,班上的其他孩子都不知道这事。考虑到这两个孩子家境都很好,她们并不缺所拿的那些东西,她们一定是觉得好玩。但这件事如果在班上传开的话,就会给这两个孩子压上重重的“小偷的帽子”,那会让她们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一生都抬不起头。可如果不管教,也是不行。因此,笔者采取了谨慎周全的策略。对外封锁了消息,和家长一起及时地教育孩子,但在班上绝口不提此事,并对那两个孩子的态度一如既往。那次后,这两个孩子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当然,她们的自尊心也没有受到伤害。卢梭曾经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当我们对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时,离正确的教育之路就不远了。以爱为出发点的宽容与理解应当是品德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小学生方法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可能是方法不对
我是小学生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