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10-17李靖平刘智鑫

2016年27期
关键词:消费心理消费观消费

李靖平 刘智鑫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上具有较强消费活力的群体,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了解大学生日常消费的支出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观

近日,郑州某高校大学生因欠60多万校园网贷无力偿还而选择自杀,多名女大学生用裸照抵押贷款后照片疯传于网络,湖南多名大学生遭遇分期付款骗局等等,暴露了大学生在消费行为和心理上的种种误区。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时尚,容易形成奢侈消费、盲目消费的思想,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是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关键举动,也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调查研究与讨论

本次调查在营口某高校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消费状况的调查,共发放56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447分。根据调查问卷,我们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有关统计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消费来源的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其次是奖学金和社会兼职。同时,调查发现,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在勤工助学和在外兼职的比例逐步提高。伴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部分大学生开始承担起自己消费开支的来源。

(二)大学生月消费额度的调查。调查显示,月消费在1000-1500元的同学占到39%,月消费在1500-2000元的占到29%。这两个区间的消费比例占到68%,表明大学园学生的月消费集中体现在1000-2000元之间。

(三)大学生消费项目的调查。在大学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花销是购物、通讯(电话、上网)和伙食方面。他们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45.19%、37.81、32.44%,表明大学生在每月消费中将近一半的费用都用于了购物。

(四)大学生学习方面消费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57.8%的大学生每月学习方面的消费在50元以下。只有7%的大学生月学习消费在100元以上,表明大学生在学习支出方面所占比例较小。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存在的误区与原因分析

(一)消费水平较高,城乡学生差距较大。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月消费以1000-1500元和1500-2000元为主体,共占抽样比重的68%,6%的大学生月均消费超过2000元,在营口地区处于一个较高的消费层级。在月消费1000元及以上的消费群体中,75%的比例是二、三年级学生,多数来自城市家庭。25%的大学生月均支出少于1000元,以农村学生为主。不难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要高于日常居民消费,其中城市生源学生消费水平要高于农村学生。

(二)盲目追求时尚,购物支出比例最高。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每月花在购物上面的费用最高,占到总费用的45%。大学是学生走入社会的前哨战,从这里大学生开始较为独立的生活,消费相比以往也更加自由。处在青春期大学生追求时尚,消费行为更加的情绪化,消费心理也具有攀比和盲目性的特点。大学生对于手机、电脑等消费品情有独钟,并且重复购买的比例较高。大学生在购物方面的花销还体现在服装、饰物、生活用品等支出上面,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追新族。

(三)节约观念淡薄,“月光族”现象严重。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生活费基本上来自于父母。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数家境比较殷实,消费需要一般都能够得到家长满足。同时家长为了保证让孩子专心读书,加上安全考虑等因素,多数父母不鼓励学生出去打工,大学生不免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无法真切体会到挣钱的辛苦,花钱不免就容易大手大脚。调查中,多数家长都是按月给学生提供生活费用,大学生普遍节约观念淡薄,理财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学生吃了今天不想明天,月初手头宽绰,月末生活拮据,“月光族”大有人在。

(四)感情投资过度,娱乐消费投入不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上网及电话费用过高,说明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上网娱乐上面。尤其是处在恋爱期的大学生,花在旅游、看电影、购物上面的费用要远远超过其伙食费用。部分大学生将人际交往看成简单的请客吃饭,相互宴请,有时为了攀比,招待标准也是水涨船高,月消费支出不断攀升。大学生在感情投入上面的名目繁多,庆祝节日、祝贺生日等等,都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常常因为这些花销造成自己节衣缩食,身心疲惫,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大学生安心学习的心境。

三、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高校与家庭互通的联络机制。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基本上来自家庭,花在购物和娱乐方面的支出最高,部分学生向父母隐瞒了额外消费的事项,常常是到了出了问题家长才知道情况。因此加强家长与高校的密切联系是制止大学生盲目消费的重要手段。家长是树立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启蒙老师,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要与子女多沟通,了解子女的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消费计划。家长要与学校随时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消费情况,尤其是异常的消费支出,配合学校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念,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高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反馈包括消费状况在内的学生基本情况,把学费、生活费的大致水准通知家长,让家长们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按需发放,合理控制学生的盲目消费。

(二)完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资助体系。在调查中发现,调研所在学校25%的学生消费水平不高,为了保证低收入家庭学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资助体系。首先,广泛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工作,让学生全面了解“奖、贷、助、勤、减、免”等资助内容,助学贷款能够解决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奖、助学金主要帮助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同时,让学生了解奖、助学金评定流程,消除学生的误解。其次,高度重视班级评定工作,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班级初评工作事关贫困生是否得到资助,得到多少资助,班主任、辅导员和班干部作用的发挥尤为重要。最后,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后续监督,及时了解贫困生的消费状况,杜绝学生奢侈消费、无度挥霍等违背奖助政策的消费行为,杜绝不良风气对校园的影响。

(三)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学习上面的投入较少,而在购物、上网、娱乐上面的支持高于伙食消费,消费结构存在着严重不合理。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消费额度,尤其是注重学习方面的支出。大学生要注重学习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在提高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增加消费,不断完善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抵制不良的消费行为,不盲目跟风,避免从众消费。

(四)营造勤俭节约的优良校风。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时刻影响着身边的每个同学,尤其是贫困学生。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开展系统的消费观教育。高校要将消费观教育融入思想教育体系中,研究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其次,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氛围。高校在适当位置粘贴健康消费的宣传画、标语等,定期组织班会等活动宣传健康的消费观念,培养大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再次,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的部分消费行为源于业余生活的枯燥和乏味。通过精彩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三下乡活动让学生了解贫困山区学生生活状况,增强切身感受,自觉养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行为。(作者单位:营口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俊杰,李佳欣,朱明仕.新时期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1):137.

[2] 林丽慧,吕建军.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及对策研究[J].社会研究,2016(3):99.

[3] 薛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4:38.

猜你喜欢

消费心理消费观消费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国内消费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新消费ABC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