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引导网络舆论中的不理性之音

2016-10-14张世超

新媒体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控制

张世超

摘 要 Web2.0时代,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世界,人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声发语,海量流动的信息充斥之时,沉浸在信息海洋中而又缺乏专业素养的一些受众难免不知所措,情绪化的宣泄,大面积有失偏颇甚至负面、错误的言论迅速酝酿成为传播广泛的信息,对网络舆论的发展极其不利。对这些不理性、错误的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成为构建健康舆论环境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多个主体出发,探究引导网络舆论的对策,为引导网络舆论提供借鉴。

关键词 网络舆论;引导;控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9-0150-01

互联网的发展给了网民一个可以探讨公共事物的空间,但是很多网民并不珍視这个公共领域,泄私愤、随意攻击、捏造事实等时有发生,大量不理性的舆论进入到网民的视野,许多网民不能分辨真伪,常常跟风,导致舆论急转直下向更负面的方向发展,对网络舆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仅对事情的解决没有帮助,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面对不理性的网络舆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任其发展,而是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尽可能引导和控制舆论朝着应有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首先要了解网民这个群体以及他们的心理及其产生社会根源,结合事情发展的社会背景,有关各方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才能有助于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具体涉及到政府、媒体以及网民自身,我们要分析不同主体在这里所起到的作用,逐一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1 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削弱诱发因素

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正现象频发是产生仇视心理的根源,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分配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政府作为网络舆论中仇视情绪的主要对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负责任的态度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和关心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不仅要保证其基本的物质生活,还要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化解消极情绪;其次,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政策倾斜、税收制度改革等手段帮助中低收入人群创造社会财富,帮助其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逐步缩小高、低收入阶层之间的价值差,最大限度地做到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

2 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媒介进行合理议程设置

网络空间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但只有少数新闻能够成为焦点而引发舆论。一旦媒体在报道时效上落败或者报道缺位,网民为了不陷入疑惑,则会自己寻找渠道了解事件,然而失实信息、非理性信息一旦进入网民的视野,网民很容易盲目轻信,造成心理恐慌和事态升级。因此,政府必须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公开信息,及时报道新闻事实,打消网民的疑虑,使舆论事件快速、有效地得到

解决。

3 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净化网络舆论表达渠道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价值体系尚不完备,加之社会矛盾突出,致使部分人价值观发生扭曲,产生不满情绪,网络环境由于监管不严成为网民最好的发泄情绪的场所,负面信息对网络舆论的正常表达造成巨大干扰,因此,必须认清舆论现有问题,从制度、技术、道德等多个层面介入网络舆论表达,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的监管机制。当然,加强信息监管并非是要剥夺网民的言论自由,而是倡导网民谨慎发言,理性发言,根据事实发言,帮助网民摆脱非理性言论的干扰,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4 重视网络群体心理的舒缓,进行预防性的制度设计

网络群体心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政府部门在处理某一事件时出现细节纰漏,或是群体利益受到触犯,又或是负面新闻触动网络群体的心弦,网络群体的情绪就会变得冲动、易怒,很容易引发恶性心理。因此,合理引导网民宣泄情绪,不断完善网民的心理结构显得尤为紧迫。

目前我国缺乏针对网民负面情绪的专业化心理辅导团队,可以通过在网站上开设心理咨询窗口、宣传教育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社会人员再培训等手段为网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消除不良情绪,养成冷静理性的表达习惯。

此外,政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关键就在于关注人的心理和精神。首先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满足大多数群众当前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关注群众的生存状况和长远发展,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5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着重培育网民的媒介

素养

网络舆论监督的实现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体现,广大网民应当重视自己的表达权,敢于表明立场、亮明观点,积极为社会正义的伸张代言,也应当认识到消极舆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网民应该正确行使表达权,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论行为负责,以怀疑论证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和其他人的意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在进行信息的生产、传播时要严格把关,拒绝把网络当作发泄个人情绪和人身攻击的工具,为维护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杨帆.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心理——以“铜须门事件”为案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牟丽琴.网络群体心理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防治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3.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引导控制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