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2016-10-14俞佼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生个性学法指导课程改革

俞佼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教育人士的关注。语文作为一门创造性和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学科,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挖掘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应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激励学生在勇敢质疑、大胆创新,以此更加符合现代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本文就是在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情形下,研究讨论了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个性;课程改革;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77-01

一、认识课程改革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传统体系被打破,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课文学习中,能够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和生活技能。同时,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改革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由此,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才能确保学生更加富有个性。

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发掘自身的意愿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是否建立了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否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目的在于师生在教与学中进步,在教与学中体验到快乐。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相应的生活现象并引入新知识,进而升华成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化学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

2、创造机遇,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个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环节,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纸上谈兵终究是虚幻的,新课程注重对语文教学探究性研究,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实际领悟能力。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内活动,如《陶罐与瓷罐》这篇课文学习中,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从而在无形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对小学语文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意义,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

3、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多媒体计算机和教育网络逐渐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标准精神为指南,加大语文课程改革力度和深度,其中现代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例如《中华少年》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这篇朗诵诗的学习热情。通过视频、音频,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从不同方面剌激学生的大脑,加强教学信息传播力度。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重视学法指导,增强学生的个性

1、引导式教学,增强学生个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例如《草丛的村落》这篇课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另一个族群,学生们就会发现,除了人类,世界上懂得演绎生命的原来还有很多,也许它们的生命卑微、脆弱,但它们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勇敢、真诚地活着。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领悟,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个性。

2、课堂指导教学,增强学生个性

学生课前有了充分的预习,对课堂的学习将是专注而高效的,也对自身个性的提高更上一层楼。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注意弄清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其次要指导学生注重资料收集。部分学生在收集、分析资料时,学习不够深入,只是利用网络或图书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有些学生更是完全让家长代办收集分析资料。这削弱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在下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积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求同学的帮助。最后教师对课文的主题思想进行剖析,从而做到增强学生个性。

3、科学探究式教学,增强学生个性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新型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教师应着眼于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学生能从更深层次加强的学习内容的领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比方遇到需要背诵的课文时,应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努力化难为易。使学生从小养成会学、善学、巧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并塑造学生自身的个性。

三、总结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共同发展平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和思索,不仅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更能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小学语文教育策略需要教师时刻更新教学策略,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提高运用教学理论的能力,为孩子的身心发展中埋下一颗充满活力与个性的种子。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性格相同的人才,而是培养一批富有鲜明个性的人才,我们教师更应为培养创新个性人才、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石进荣《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4):269-26

[2] 杨细丹《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3):197-1

猜你喜欢

学生个性学法指导课程改革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