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2016-10-14刘强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培养

刘强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把教学内容幽默化、情境化、生活化、直观化等,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培训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55-01

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知识、能力、科学志趣、思想品德纳入小学科学教育之中,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对科学基础的体验过程。因此,在小学学科教学当中,笔者特别重视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入手,并不断强化引导,使之发展成为志向,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培养儿童科学兴趣的基础教育为目标。只有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激趣和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

一、教师要把幽默带进课堂

小学生天真活泼,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包括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等,教学中如果我们老师适当增加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能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之中,使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幽默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从而使枯燥乏味的科学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无穷而具有教育意义的智慧。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则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与幽默,教师语言应该体现哲理性的幽默。一个幽默的人总是能博得绝大多数人的喜欢。这对于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学生,效果尤其明显。基于此,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做,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要做到严谨、简洁、准确,在科学探究课堂上,教师适当引入生动的场景,用形象贴切的类比,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这无疑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又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这一特点,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是要把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向学生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时,事先准备好两个气球,和两个矿泉水瓶,一个瓶底有洞,一个瓶底没洞。然后将两个气球放进瓶里,并将气球的口扣在瓶口上。在上课的时候,先请两位学生上来吹瓶里的气球,一位是班里公认的最有力的学生,一位是班里最弱小的学生。结果发现班里最有力的学生并没有把气球吹起来,反而瘦小的学生却把气球吹得胀满了整个水瓶。在此时学生就会对此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欲望。

三、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学纳入都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所以,在进行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的经验,合理的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这样能让学生把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学习知识。比如在“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准备两包白色的粉末,分别装的是淀粉和白石灰,然后故意将他们混在一起,装作自己分不清,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帮助”,“那位同学能帮老师区分这两袋东西哪个是淀粉,哪个是石灰啊?”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讨论,想要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磁铁”的教学当中,教师准备一些钉子,在上课时故意把钉子散落在地上,然后向学生们“求助”,“谁能帮助老师又快又好的捡起这些钉子”,这时候,学生就会积极的想办法,思考,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

四、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种思维特点使小学生在接受抽象事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游戏是一种形象的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游戏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具体的活动传授给学生,有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有利于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磁铁为什么没有跟铁直接接触就能吸住铁时,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磁场,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此时让学生把一些铁屑放在薄塑料片上,把磁铁放在塑料片下方,隔着塑料片移动磁铁,学生惊喜地发现铁屑会跟着磁铁运动并且排列出一条条有规则的线。告诉学生铁屑排出的线代表磁力线,磁铁周围确实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结语: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兴趣是先导、是前提;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科学学科的内容本身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它包罗万象,只要屋面教师善于组织这些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