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2016-10-14蒲华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实效提高小学数学

蒲华英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76-01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引领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关键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讲究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合理创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部分是非常关键的。小学生好奇心较为强烈,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导入部分铺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计引入一些于内容密切相关故事,笑话等等导入新课。在课堂的一开始学生就感兴趣,从而使得整堂课学生都能兴趣十足,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2、多提供动手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生性好动,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一天性,选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具,为学生创建积极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同时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究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开展游戏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小学生好胜心理较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竞赛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全体学生,恰当地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让他们领略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且数学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走进生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从而在生活中能够进行主动地学习。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我们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指导下形成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其效果也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得到了肯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构成要合理,优生差生合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使学生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生得到了充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帮助,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注重情感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尤其要注意运用好课堂语言。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语言富有激情,学生就会在激情中很快进入到学习的角色中去。同时,教师应不吝啬使用鼓励与赞美的语言,让学生受到鼓励,沉浸在成功之中。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营建良好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学习致用;并在新课程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整体上得到发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在轻松自由宽松的环境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实效提高小学数学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