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10-14陆贤孝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

陆贤孝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兴趣是一个通往成功的阶梯,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或是某一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下功夫去学习,并努力进行探究,从而把这一学科学好。游戏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38-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兴趣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有一个培养过程的。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在力量,学生只有有了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在课堂教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够主动钻研和探索数学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要的。现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就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谈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习兴趣应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但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一致性与协调性,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适应性原则。这一原则就是要求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出引导学生的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循适应性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展性原则。在培养小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发展性原则。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结合身心发展特点,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1、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调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差。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使得小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数学源于生活,而且有服务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紧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这样,学生就会自然地对数学学习更加有兴趣。而且,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也证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学以致用”。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

3、在课堂外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4、给予学生积极表扬和鼓励。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当学生的见解不完全正确时,教师也要在做出肯定评价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切忌直接否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的运用,努力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断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滕俊凤.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2] 李月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6).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
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