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会治理视域下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问题探析

2016-10-12江云清吕冠群

关键词:网络化慈善公益

江云清,吕冠群,秦 能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宁 530004)



加强社会治理视域下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问题探析

江云清,吕冠群,秦能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宁 530004)

新形势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创新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发展快速,数量和规模都日益扩大,监管难度显著增大,慈善公益社会组织信任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总结了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发展及其网络化管理现状,分析了加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的若干对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社会治理

[1]安启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Ⅱ基本内容及全书文本结构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54-6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孙熙国,尉浩.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资本批判理论的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比较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4):16-26.

[4]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13.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麻海山.人的异化的新形势探析[J].哲学问题与思辨,2014(6):60-65.

[7]张红梅,李珍,王佳.和谐社会与和谐思维[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24-26.

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2]。新形势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创新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发展快速,数量和规模都日益扩大,监管难度显著增大,慈善公益社会组织信任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监管面临新挑战,如何加强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督、管理与引导,进一步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促进作用迫在眉捷,本文就如何加强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慈善公益组织网络化管理现状

1.我国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发展现状。根据民政部2014年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0.6万个,接收各类社会捐赠524.9亿元,其中共有基金会4 117个,比上年增加568个,增长16.0%,基金会中,公募基金会1 470个,非公募基金会2 610个,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374.3亿元[3]。由此看来,我国社会组织数量庞大,增长快速,作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基金会增长率势头迅猛,增幅较大。由基金会等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接收到的捐赠金额非常巨大,捐赠款项的收支管理任务艰巨,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公信力日益受到考验,其公益性时常受到质疑,受理捐赠的可持续性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图1 社会组织

图1、表1数据均来自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二、加强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1.加强公益慈善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网络日益普及,网络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更加深入,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只有注重加强自身网络化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化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宣传本组织的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工作宗旨、组织机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运作模式、公益活动项目、受助对象、项目与活动的规划与评估;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财务信息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信力;有助于促进各利益相关者间交流与联系,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分支机构或组织,促进相互数据交换、工作联系与交流,从面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助于接受社会监督与业务监督,提高公益慈善活动质量、效果,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

2.确保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公益、利他和非营利”等性质需要。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服务公益性、利他性和非营利性。面对广泛而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当前通过建设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专门网站,全面公布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章程、实施规程及财务资金使用情况,全面接受审批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才能更好地促进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始终坚持公益性、利他性和非营利等组织特性,确保募集物资的公益性,并按约定或捐赠人的意图发放给受众,支持和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推动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

3.开展扶贫济困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已于2010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按照年人均收入2 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为7 017万人,约占农村居民的7.2%,从今年起,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 000万人。我国当前消灭贫困的任务依然严峻,我们只有加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网络化管理,切实提高其社会影响力与社会正能量,充分发挥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作用,才能更加广泛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捐赠扶贫济困活动,从而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信息化水平不均衡。为了有效扩大社会影响力,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普遍重视加强自身网络建设,开设专门网站,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组织访问速度偏慢,有的组织发布数据不够及时,有的组织发布信息不全面,有的组织发布数据频度偏低,有的组织缺少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功能等,影响了自身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2.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监管程度不高。根据民政部有关管理规定,社会组织自上而下相应分为全国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目前,各地方民政部门或其下设的民间组织管理部门对登记的民间社会组织包括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管理只限于行政登记、年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这几个方面,对登记管辖范围内的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工作力度非常有限。各级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因人力、财力所限,平时因忙于日常行政事务,往往无暇顾及快速增加的社会组织,难以实施有效的业务监督和指导。因此有关部门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监管主要是体现在年检上,过程化监督管理相当欠缺,这既不利于慈善公益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 新媒体在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监管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当今社会网络技术高度发达,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日益普及,手机已成为人们进行沟通联系必不可少的通过讯工具。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应用,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各级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的网站内,对权职责范围内所发布的有关慈善公益组织的信息中,普遍比较简单,如未实行全国统一的单位唯一识别码,有的组织未建设或提供组织网址,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自身也未注重推广二维扫描识别码、微信APP等,这对社会公众组织、单位和个人快速登录组织网站,访问相关信息,不利于他们开展网上认捐操作和慈善公益信息查询反馈等带来了不便。

4. 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社会公信力有待提高。社会公信力是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生命力所在,社会组织必须严格根据章程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慈善公益项目或活动,受理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赠,实施捐方案,及时发布组织活动新闻动态,适时公布财物款项收支情况和受助人基本情况,定期接受年度审计,公布年度财务报表,不断增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工作透明度和项目执行力。有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由于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信息公开透明度不高,财务报表不规范,社会监督缺乏等原因,导致社会公信力降低,甚至难以维持正常运作。通过浏览比较国内有关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网站会发现,有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存在募集资金数量巨大,收入资金增长过快,项目执行支出进度过慢,账户资金结余逐年增加的问题,节余资金去向令人担忧。

四、加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管理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信息网络化建设。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自身信息网络化开发工作,自成立之初就应将网络建设纳入工作范畴,正确定位网站建设主导功能,科学规范网站栏目设置,包括制度章程、组织架构、组织介绍、项目捐助、财务公开、新闻公告、论坛、志愿者招募等重要板块信息。委托专业网站开发机构进行开发设计,完成后安排专门人员进行信息维护与更新,确保网站有效运转。

2.努力加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审核、登记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快捷性、实时性和方便性,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部门规章要求,对申请者的章程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提交,审核内容包括申办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性质、宗旨、活动范围、主要任务、治理结构、民主机制、决策规则、会议程序,成员的条件、权利、义务、约束等进行认真的审查,确保其内容与形式的合法性。对审核结果在限定的工作日内进行网络发布,以方便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查询。对获得登记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进行年检、行政许可授信,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相关结果在网站发布,以有效维护社会组织登记机关的权威性。

3.严格实施网络化分级管理与过程化监督。各级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要根据工作分工,切实重视加强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分级管理与过程化监督指导工作。在各级民政部门将本级受理登记审批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纳入本级管理范围,并在部门管网建立相应社会组织管理板块和栏目,进一步完善发布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信息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有链接,上下有监督,形成完整的网络关联监督体系。审核登记与业务管理中要着重加强以下方面内容的监督:对项目活动与章程一致性进行监督,对涉及政治与宗教的活动加强监管;要对享受税赋优惠的组织行为加强监管;对公益支出的合理合规性进行监管;对非常规交易行为进行监管;对资产清算进行监管;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的透明性进行必要的干预。各级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要构建协调配合、各负其责的监管体系,要求登记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业务指导单位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机合作,依法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实行监管和指导。登记管理机关认真履行登记管理责任;相关业务范畴的部门要承担业内组织行为的引导与约束责任,配合登记管理部门促进慈善公益社会组织依法、规范、有序地履行章程使命;民政、财政、税务、审计、公安、人事、劳动保障、外事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社会保险、涉外活动等进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社会帮扶和社会救助功能,为社会繁荣稳定、社会有效治理,促进两个全面建成作出应有贡献。

4.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当前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用户快速增长,在数据信息交流与社会信息宣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在开展社会动员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自从有慈善公益社会组织以来,各利益相关者在从事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活动过程中,非常关注组织的发展动态、发展方式与个人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为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新形势,应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开发力度,创新信息宣传渠道,加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项目活动向手机终端用户推广。各级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发布有关慈善公益社会组织信息时,应当同时提供该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网站地址和手机APP,为社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登记相关网站,开展建言献策或意见反馈提供便利。

5.切实提高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公信力。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而言公信力就是生命力,各级慈善公益社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依法依规开展慈善公益项目活动,以实施项目的公益性、利他性和非营利性取信于民,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手机等途径,及时更新组织网站信息,定期发布慈善公益社会组织项目公告和活动通知,及时发布相关新闻、项目数据、财务报告等信息内容,善于通过网络发布本组织扶持资助的各类项目需求、项目成果,并提供网络信息数据查询,扩大组织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总之,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力量,事关我国扶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各有关部门应当充分运用网络媒体,高度重视加强对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网络化水平,加强网络审核登记与备案,严格实施分级管理与过程化监督,不断提高其社会公信力,不断提高慈善公益项目资助力度,显著扩大慈善公益项目受益范围,扎实推动和确保我国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为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社会治理与改革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当代党员, 2012(12):13-29.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2(1).

[3]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OL].[2015-06-10 ].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506/20150600832371.shtml.

[4]马庆钰,井峰岩.论社会组织多维性规范管理体系的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92-96.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harity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network management,and analyzes their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major existing problems,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ir social governance,which is of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social charity organizations;network;social governance

“Das Kapital” in 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research on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as an example

LU Bao-xian,et al.

(KashgarUniversity,Kashgar844000,China)

Marx reveals the inevitable demise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in the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through the use of alienated labor theor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is a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Through the study of “Das Kapital” workshop handicraft industry,the paper finds Marx in “Das Kapital” states in detail the essence of workshop handicraft industry,generation,development and is taken place by the big machine industry trends,although workshop handicraft industry is a production of early capitalism,but it still contains a rich 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and the rich thought of labor alienation should not be ignored.There is some alienation in China today;Marx’s alienated labor theory has a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labor of alienation;handicraft industry;local workers;deformity

An analysis of network management problems of social charity organizations based on strengthening their social governance

JIANG Yun-qing,et al.

(CollegeofPublicManagement,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1.009

2015-12-19

江云清(1971—),男(汉),浙江龙游,副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公共经济与管理。

D669.3

A

1009-8976(2016)01-0031-0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社会矛盾亟待解决,如

何实现由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的社会治理转变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

猜你喜欢

网络化慈善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