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嘉州乐山水
——四川乐山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观察

2016-10-12安天杭车小磊通讯员张方正

中国水利 2016年13期
关键词:乐山市乐山山水

文/安天杭 车小磊 通讯员/李 强 张方正

行嘉州乐山水
——四川乐山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观察

文/安天杭 车小磊 通讯员/李 强 张方正

睡佛 摄/王家福

乐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

说起乐山,都会想到乐山大佛跟峨眉山,它们都名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过乐山的精彩,在丹崖横亘、佛像百千之外,更有江河横纵、因水而美。

得天独厚 生态治水凝共识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湲抱江流。”清代诗人张问陶也道出了乐山优越的水资源禀赋。

走在乐山,水迹随处可寻,处处绿意盎然。置身山间,水流划过岩石清泠作响;公园水边,总有三五老者凝神垂钓;更不用说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马边河、峨眉河、茫溪河等河流交错,乐山之水可谓得天独厚。

据统计,乐山市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共46条,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也有6条,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水早已成为这座城灵动的音符。乐山还拥有两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乐山大佛与峨眉山,以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充沛的水资源、悠久的水文化,是乐山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宝贵财富,为其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但是,“有”不等同于“优”。乐山的水资源尽管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且水环境恶化、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长久困扰,成为遏制乐山经济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

不仅如此,由于身处长江上游,乐山在整个流域中的生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乐山市副市长李智玉认为:“乐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她的生态战略地位尤为凸显。把乐山的水环境治理好、水生态安全建设好,对维系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安全至关重要。这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是一脉相承的。”

为整个流域、为这座城市、也为民生福祉,在“转型升级、美丽发展”之路上,乐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乐山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作为强力推进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环节。

2014年,乐山市申报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并成功入选,这为乐山改善城市水环境、以良好水生态助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乐山市水务局副局长杨华峰回忆当时情形仍十分兴奋:“机遇真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获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正好跟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的、我们也一直推进的工作不谋而合,看来我们对乐山未来阶段水务工作的研判是正确的。”

试点建设一开展,乐山立即全市动员。由市政府对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工作负总责,成立了由副市长为组长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发动水务、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相关责任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乐山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为乐山市试点期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顶层设计。

乐山的目标是,努力探索符合水资源、水生态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总结成功的、可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为长江上游、西南地区甚至全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两年多试点建设,逐步让乐山上下凝聚起“生态治水”的共识,干劲都往一处使,自然事半功倍。副市长李智玉说:“老祖宗治了几千年水,主要是为了安全,现在我们去治水兴水,肯定是为了民生福祉。所以乐山的百姓都很理解,也很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件事,真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综合施策 效益共赢兴乐山

治病,讲究通经活络。水系是城市的脉络,脉络不畅,城市“本体”的健康便无从谈起。

乐山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管是工业总量的增长、基础工业的扩大,还是能源需求的增加,都会引起一系列的水问题。如何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乐山经济转型、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乐山结合实际选择了综合施策的方式——修复、保护、优化“三合一”。

幽幽竹公溪穿城而过,白岩竹溪文化公园依水而建。细雨中沿途走来,溪水蜿蜒,绿荫垂岸,市民散步在滨河栈道,自在悠闲别具情调。“以前,一下雨这里就淹了,又脏又乱”水务局的同志介绍说,由于竹公溪河岸多为自然岸坡,以前未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加上河道垃圾淤泥累积,稍遇洪水就会快速漫堤,再淹没沿岸街道,附近居民颇有怨言。

为解溪畔百姓之苦,乐山市2011年就开始整治竹公溪。长8.3km的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完工后,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城市防洪能力显著提高,竹溪文化公园在此基础上逐渐成形,两岸得以恢复勃勃生机。

犍为等地开展水系连通项目

“治理河道、恢复生态这些工作,其实在乐山还没成为试点城市时就已经开展了,我们的初衷就是改善水环境。”乐山市水务局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强告诉记者,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这项工作的目标清晰地合二为一: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

嘉州长卷天街滨江公园

以前,有一件事让乐山市水务局局长郑志平很苦恼:来乐山的游客们,在看完大佛和峨眉山后就走了,乐山的水景这么多,难道这里的水不能留住他们吗?郑志平觉得,传统老景区的承载量毕竟有限,必须做好乐山全域的“水规划”,让游客游山之后再玩水,来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才是一条能带来“福利”的明路。

去乐山大佛途径岷江东岸,以前这里常受洪水冲刷、环境恶劣,经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生态治理和保护性开发,河道岸坡得到了整治,依托区域环境特点重点打造了生态化、多样化、环保化的景观,如今这里青石白墙,赭木黑瓦,引入的岷江水变成了溪流,成了景观用水和鱼鸟乐园,构成一个整体的水生态系统。如画的江岸美景中,古街牌楼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引人流连,嘉州文化处处展现古韵风味。这个占地5.1km2,集景观、食宿、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观带,有着一个独具风情的名称——嘉州长卷。它将乐山大佛景区从一个单一的旅游点,变成了沿江的一条生态旅游观光带,吸引着游客憩息游玩。

嘉州长卷只是乐山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依托河流、湖泊、道路、景观等资源,完成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很多类似嘉州长卷这种方式开展的项目正在乐山的规划和实施当中,也必将为乐山带来多种效益的共赢,为乐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光添彩。

“十二五”末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乐山市第三产业增长了9.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3%,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2015年来乐山的旅游者有39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就比上年增长29.4%。这说明,几年来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功不可没,游客们已开始流连乐山之水。

郑志平对乐山未来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颇有信心:“乐山乐水,水文章一定要做活。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好,我们打造‘国家水公园’这个目标就不是空谈,有山有水,游客来乐山才能留得住、有得玩。”

千佛岩景区山岩下隧洞流向县境东南坝区的东风堰, 旧名毘卢堰、龙头堰,民众呼为穿山堰,已有三、四百年历史,2014年9月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百姓来嘉定坊休闲娱乐摄/车小磊

五通桥龙舟会 摄/王家福

小西湖垂钓 摄/王永刚

特色鲜明 彰显魅力水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乐山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依水而居的城市,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特色鲜明的水文化。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挖掘独特水文化、打造自身鲜明特色?乐山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在乐山市夹江县境内,有一座始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的古老灌溉工程——东风堰。时任夹江县令王世魁于青衣江竹笼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350余载,灌区面积已比最初增长十几倍,成为青衣江流域传统无坝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夹江县千佛岩 摄/张致忠

东风堰的妙处,除建造精巧并沿用至今外,还在于工程在设计建设中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1930年,东风堰取水口改道石骨坡,渠道需流经千佛岩石窟造像群,为避免破坏石像,专门修建一条长约400m的穿山堰,淙淙流水从佛龛下隐身而过,构成独特的景观。千佛岩石壁上,与灌区历史相关的水利题刻比比皆是,大大丰富了东风堰的文化内涵,留得“青衣绝佳处,古堰润生民”的佳话。

青衣江畔东风堰

2014年9月,东风堰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张城市“新名片”,对乐山意义非凡——乐山大佛、峨眉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东风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遗产“金三角”旅游环线的形成,对乐山市丰富休闲旅游度假业态、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乐山发扬历史治水经验、保护和利用好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东风堰管理处处长文智勇说:“先灌溉后旅游、先保护后利用,今后的首要工作肯定是把遗产先保护好,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安全、工程安全保障体系,促进东风堰的可持续发展。”

东风堰是乐山水文化的典型代表。乐山水文化以其包容性、长久性,将佛教文化、农耕文化、桥盐文化等融汇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将生态与文化有机融合,乐山市提出“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有机结合”,推进大格局水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是功能,景观、文化也是功能。”乐山市水务局局长郑志平认真地说,“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特色,彰显乐山独特的水文化魅力,让水形成乐山的‘品牌’。”

乐山五通水景 摄/罗娅玲

水乡共生的美丽风光 摄/陈旭东

繁忙的三江口 摄/孙英才

思路引领,举措不断。由乐山市政府有关部门、市中区和峨眉山市两地人民政府、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共同出资22.52亿元启动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活用工程,涉及若干水景观与特色水文化建设项目。乐山市希望通过建设峨眉山世界遗产走廊、峨眉河田园度假慢城走廊、禅境花园和水上禅村,把景区背后的水文化挖掘出来、传承下去。

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在建设中彰显特色水文化,走山水结合的旅游发展之路,这正是乐山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特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乐山是“山水在城市中”,而乐山显然并不满足。在刚编制完成的《乐山水利休闲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中,“实现中国首个全域化山水休闲目的地”被确定为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中国甚至世界上树立起山水城市典范,乐山已昂首阔步,迈开了“美丽发展”的坚实步伐。

站在三江口的高处,脚下江水浩浩荡荡,远眺乐山城蒸蒸日上,令人慨叹造化之功。古有海通法师造大佛定三江水患、留千古奇观,今有水生态文明建设助经济发展、润一方民生,乐山这座因水而美的城市,也必定古承今袭、因水而兴。

九百多年前远去的苏东坡,后来写出了“半壕春水一城花”的诗句,若是用在此地,其涵义便应是:行观嘉州美,乐在山水间。

图/四川省乐山市水务局提供(除署名者外)

设计/杨桦

猜你喜欢

乐山市乐山山水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山水》
以标准化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