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反思

2016-10-11包奇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

包奇

摘 要:课程改革是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学化学课程随着中学课程改革有着几次显著的变化,也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新认识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并思考探讨之前或当前所遇见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改革历程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因为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同时课程也是学校和教师组织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而课程结构就恰如一台“编织机”,将人类“每日萌生的,互不联系的,零散的”智慧梳理成章,以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发展。引用诗人米莱(EdnaSt.vMiliay)的诗句来形容课程结构的意义:

在这智慧的年代

亦有无知的时刻

大量闪烁发光的事实

自天倾盆而降

未经质疑,互不联系

睿智每日萌生

足以消除人间祸患

但至今未有编织机

将它梳理成章…

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里,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人才,各国都对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并开始着手从全球化背景出发,以国际视野来研究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和分配知识结构,建构具有世界水平的课程。因而,建设新的、更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是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加适应性的国际形势和更好的培养人才,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调整和修改。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多次的变革,由于政治、经济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变革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色。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划分。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对建国以来的课程改革稍作分析。

1.八阶段说。郑东辉在《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一文中,将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分为8个时期:1949-1953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2.五阶段说。石筠韬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一文中,从课程政策发展变化的角度,把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分为5个时期:1949-1956年:改造旧课程,学习苏联经验时期;1957-1965年: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时期;1966-1976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时期;1977-1985年: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和初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时期;1986-1999年:实施义务教育和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时期。

二、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化学作为中学课程中重要的一个组成,自然也在课程改革中占据一席之地。况且我国化学教育自西方知识大规模进入我国的清朝末期就已开始,在一百多年中,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更新,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课程与教学也因时而变,不断发展。我国的化学教育,尤其是中学化学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朝末年到民国之前的这段时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的侵略,西方国家的先进知识不断输入,对我国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化学教育体系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确立,成为我国较早成立的中学科目。这段时间内的化学教育还不成系统,化学知识大多还只是经验知识,也只是为了实用,与军工等相结合。

第二阶段:民国时期推出的“壬子癸丑学制”,以及随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确立了新学制和新课程,化学科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随着科学知识的增长,化学更加系统化,初步确立了化学学科体系,中学化学教学得到长足发展。此时的化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三个阶段: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化学学科也是如此。在这一阶段,虽然我国确立中小学课程,而且教学计划也频繁修订并向苏联学习,但是化学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到现今。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学科的建设和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在新的思想、文化等的影响之下,化学课程也经历了比较频繁的修订和调整。旧的体系制度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教育理念的出现,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不断引进,使得这一时期的化学教育不断与国际接轨,取得飞速发展。

三、反思

虽然我国化学教育不断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并自2000年颁布了大纲的试验修订版,并且新课程已经在全国推行。但是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就是化学教材随着新的教育理念和化学课程标准的设立发生了改变。现行的“一纲多本”是的必修加选修的教材体系在一线的教学中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也遭到了不少一线教师的抱怨。随着“以生为本”、“接近生活”等的提出,就有的教材在这方面稍显不足,构建新的课程内容及其体系仍然十分重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怎样选择才能符合社会及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才能为化学教育系统中的课程管理、教学及教学评价提供更好的依据?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为大众”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能为科技精英人才的培养奠定必需的基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解决的问题。

其次,在现有的教材体系中我们如何进行更好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教科书的内容与科学技术关系密切,对于科学的新发现、新技术和新产品等都有所关注;同样的,与有关生活、社会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视,常见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臭氧、酸雨、污染、环境防治及其政策等,能源和资源问题如绿色燃料、生物燃料清洁能源、核聚变、氢能源(21世纪市场热点)、水资源等;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的内容。

课程的设立是为了使学生习得知识和经验,而课程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人的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求。我们应当立足于当前,抓住课程改革提供给我们的巨大机遇,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落实先进的教育理论,培养具有高尚情操与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莉琴.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历史变革和现状调查[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8:1-2.

[2]王磊,王祖浩等.化学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调查及分析[J].化学教育,2002,(4):69-70.

[3]李雁冰,邹逸.我国化学学科的诞生与早期发展:历史经验及当下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3,(5).

[4]王祖陶.中国近代学制变革与早期化学教育的发展[J].化学通报,1987,(1):55-58.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课程改革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在新闻中学化学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