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服饰图案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16-10-10王雪筠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土家族技法服饰

王雪筠

(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重庆 400047)



土家族服饰图案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王雪筠

(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重庆 400047)

土家族服饰图案是土家族文化最直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土家族服饰图案融入高校的服装专业教学,可以使其得到主动的传承与保护,还有助于特色服装专业的建设。采用文化符号提炼、多技法结合、综合知识教学等方式,将土家族服饰图案应用于服装专业教学,形成特色文化资源,使土家族服饰图案在教学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土家族;服饰图案;服装专业;传承;创新

一、 土家族服饰图案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

土家族服饰图案在广义上可指土家族服装和配饰的造型、结构、色彩、肌理,以及装饰纹样所进行的构造或方案设计。土家族服饰图案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土家族虽然人数不少,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其历史和文化传承除了靠土家的语言、舞蹈等形式外,还依靠服饰图案这一有形的载体。土家族服饰图案不仅承载了土家族人的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还反映了土家族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增加土家族服饰图案的内容,不仅能传承地方民族文化,而且能提高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 土家族服饰图案在教学中传承能形成服装专业的办学特色

人类的传承不是只有基因,还有重要的文化。所以大学教育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要进行文化的传承。重庆师范大学作为一所重庆地方高校,深刻认识到土家族服饰图案应用在服装专业教学中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1. 地方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应传承民族服饰文化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都有高校开设服装专业,并有研究生、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教育。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文化也有差异,所以服装专业教学应该结合本土优势并具备地方特色,才能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服装专业,并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重庆市拥有土家族人口139.87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2.21%,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6.75%。土家族是重庆地区的第二大民族,因此土家族文化也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地方高校的服装专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具备区域文化特色,完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建设,整合地方丰富的土家族服饰图案资源,传承与创新土家族服饰文化,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培养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创新设计人才,为“渝派”服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贡献力量。这是重庆地方高校服装专业的必然选择。

2. 地方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应传递民族情感

重庆地区高校的服装专业中有较多的土家族学生,但目前汉化现象严重。这些土家族学生在设计课程的创作环节,较多地采用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作为设计来源,而对本民族的服饰艺术并不关注。因此只有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民族情感传递,让学生对土家族服饰文化有感悟与喜爱,才能使土家族服饰图案得到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并在以后的设计与创作中,能主动地以土家族服饰图案作为文化依托和灵感来源,从被动的应用变为主动的传承。

三、 土家族服饰图案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1. 逐渐形成特色文化资源

将土家族服饰图案融入服装专业教学中,首先要对土家族服饰图案进行系统的收集与整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过程。土家族传统服饰图案的收集工作可以在服装专业的设计采风、专业实习采风等环节进行,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假期调研进行,还可以在日常课程(如“服饰图案设计”“服装专题设计”“成衣设计与制作”等)教学中采用课程素材收集形式进行。重庆师范大学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土家族服饰图案资料,形成了一个特色的文化资源库。这个文化资源库不仅包括大量土家族服饰图案的表征与内涵的内容,还包括历年来学生创作与设计的作品。采用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可在教、学、研许多环节上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 支撑教学内容。融入土家族服饰文化的特色服装专业教学,必须积累大量的传统服饰文化、服饰图案表征(土家族服饰图案的构成关系、色彩、材质等)、服饰图案内涵(图案的历史、发展、文化含义等)。服装专业的课程群建设需要把土家族服饰图案的历史文化和服饰图案表达形式等内容,分阶段融入相关的课程之中,并在课程之间建立联系。例如,在“服装史”课程中增加“土家族服饰图案的历史文化”专题,讲解土家族服饰主要图案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在“服装图案设计”课程中增加“土家族图案的抽象化设计”专题;在专业方向课程,如“服装专题设计”“成衣设计与制作”“立体裁剪”等课程中,分别以不同的土家族服饰图案为主题,从现代服装设计、制作、工艺等各个方面融入民族元素,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土家族服饰图案的能力。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统筹安排。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积累的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资源库,可以完善特色课程教学,并加强课程群的建设。

(2) 支撑学生创新视野的扩展。学生的民族服饰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在了解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热爱土家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的基础上。只有先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土家族服饰图案,首先要教学生如何去“看”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重庆师范大学的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资源库能给予学生基础积累。服装专业教学必须拓宽学生的视野,教授学生怎样用“心”去看传统文化、看现代设计。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资源库不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能作为进一步研究服饰图案文化的基础资源。

2. 注重文化符号的提炼

土家族服饰图案不是简单的模拟对象形体的外形,而是为传达情感和文化的视觉符号。这些视觉符号是土家族族别的标志特征,是土家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土家族服饰图案的设计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图案构图形式的分析,设计的创新方法也不能仅仅是打破重组、新旧材质组合等外在形式的变化,必须注重提炼出代表其服饰图案的文化符号,起到文化标识的作用,成为“有意味的形式”[1]。土家族服饰图案包含有观念、想象、民族标识的成分在内,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形式。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炼蕴含在土家族服饰图案中的“意味”,并将它转化为一种符号,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用各种创新的形式来表达土家族服饰图案符号,是在共通性与本质上进行土家族服饰图案的创新。因此,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教学内容以服饰图案文化为核心,围绕文化与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符号化提炼能力。

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纹饰图案是“四十八钩”,如图1所示。它以“八钩花”为基础花样,用几何图形(六边形)分多层逐层散开,可构成 “十二钩”“二十四钩”“四十八钩”等图案。有学者认为,“钩”就是倒钩藤[2]。“八钩花”分成四组,每组的两个钩都相互照应,分别代表新夫妇、天象、地物、祖先神灵。也有学者认为,“四十八钩”的图案代表太阳[3]。在教学中安排一个“四十八钩”图案的主题设计环节,让学生对“四十八钩”图案的意、形、色各个方面进行提炼,目的是找到一个最小单位的设计元素,例如简化钩状符号等,再围绕提炼出的设计元素进行服饰、传播形象、视觉营销等一系列的设计。例如有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创作时,以“四十八钩”图案为灵感来源,在图案的“形”上提炼,得到最小设计符号(见图2),再通过对“太阳崇拜”文化的理解与再认识,最后利用现代服装设计手法完成了毕业设计作品(见图3)。该作品源于“四十八钩”图案,但又具有现代服装廓型,还采用了中国画的晕染色彩技法,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设计。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整体化、系列化的设计练习,培养学生对土家族文化和现代设计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图1 “四十八钩”图案

图2 提炼的设计符号

3. 传统表达形式与现代技法的结合

图3 学生毕业设计作品

土家族服饰图案的传统表达形式为服饰品上的绣、织、染,然而由于技法限制,它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例如,土家族服饰上的织带、织片等装饰,就因为织的技法有限,多表现为几何图案(见图4),但也形成了土家族服饰图案的最大特色。服装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传统服饰图案的表现形式与技法的传授,例如开设“土家族服饰图案技法与工艺”课程,邀请重庆本地的土家族手工艺人来讲解土家族传统织锦技法、刺绣技法等服饰图案表现技法;或在“服饰图案”课程教学中增加传统的土家族服饰图案技法讲解和操作局限性的内容。只有立足于传统表现技法,深刻了解传统工艺技术,才能创新土家族服饰图案。

图4 土家族服饰上的几何图案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出现为土家族服饰图案创新开辟了新方向。数字化的绣花、印染、雕刻、织造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等,可以打破土家族服饰图案传统工艺的局限,让图案在各种材质(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金属、石头、木材等)上体现不同的设计风格。服装专业教学对传统服饰图案的表现形式与技法的传授固然重要,但现代的表现技法以及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图案的结合更为重要。在“面料重构”“编织技法”“专题服装制作”等课程中可增加现代技法的讲授与实践内容,训练学生利用现代技法改良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进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现在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能利用各种表现技法与技术创新土家族服饰图案,设计出各种风格的系列设计作品,见图5。

图5 学生的数码印花毕业设计作品

4. 注重综合知识的培养

服饰图案集艺术、工程于一体,其综合性、交叉性强,同时也更具社会性、文化性和流行性。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服饰图案文化获得了更大的传播渠道、更广的表现领域和更多变的表达载体。要使学生对土家族服饰图案进行创新,在教学上必然要注重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培养。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服装专业都

设置有材料、工艺、营销等课程,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各门课程的课时和着重点稍有差别。然而,开设这些传统的专业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所以需要进行相关知识体系的建设,不局限于图案设计与服装的知识,而是进行综合知识的传授,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例如,在教学中增加现代传播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穿戴技术等专题讲座。

四、 结语

土家族服饰图案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承与创新不是依靠几个人或者几个团体就能完成的。将土家族服饰图案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的服装专业教学,依靠教学的力量,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持续的创新。这不仅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保护,而且还能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服装专业,培养具有土家族文化底蕴的服装设计人才。土家族服饰图案通过教学的努力必将焕发新的活力。

[1] 克莱夫·贝尔.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 叶德书.土家织锦“四十八钩”的文化创意:兼与“女阴”论者商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7.

[3] 盛竞凌.“四十八钩”与土家人的太阳崇拜意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92-94.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2015PY14);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CQGJ15358C)

王雪筠(1980—),女,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工程。E-mail:14480626@qq.com

G642.0

A

2095-3860(2016)04-0296-04

猜你喜欢

土家族技法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土家族情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土家族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