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轻化工程专业的实施
——以江南大学为例

2016-10-10余圆圆袁久刚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改性计划大学生

余圆圆,崔 莉,王 平,袁久刚,张 颖,王 强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轻化工程专业的实施

——以江南大学为例

余圆圆,崔莉,王平,袁久刚,张颖,王强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面向本科生设立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人才培养平台。结合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情况,探讨该项目的实施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他能力培养的影响。

轻化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人才培养;能力提升

我校(江南大学)于2008年7月成为全国第二批获准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60所高校之一。目前,我校已实施国家、省和校三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覆盖在校本科生60%以上。以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每个项目由1~2名高级职称或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进行指导,注重项目的执行过程,在全校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本文总结“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对我校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及其他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原则及申报要求

1. 立项原则

(1)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原则为学生自主、鼓励创新、培养能力、注重实效。参与项目的学生需有浓厚兴趣并在相关学科专业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自主完成项目研究、自主管理项目进程,且项目不得与毕业设计(论文)重复。

(2) 鼓励项目研究与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鼓励企事业单位资助“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2. 申报要求

(1) 以学院或部门为单位组织申报。在学生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学院或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遴选。

(2) 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须为大二年级在校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每个项目组必须由5人组成,其中项目负责人1人、项目组成员4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成立项目团队。

(3) 每个项目至多配备2名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名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各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项。

(4) 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难度适中,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项目研究能使学生在调查研究、材料收集、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二、 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情况

1. 2013—2015年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汇总

2013—2015年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情况见表1。

2. 典型项目介绍

2014年我校轻化工程专业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纤维素酶的阳离子化改性及其对纤维素纤维的吸附和水解作用研究,采用阳离子化合物四乙烯五胺(TEPA)对纤维素酶进行接枝改性,利用TEPA上的氨基与酶蛋白分子中的羧基进行反应,制备出阳离子化改性中性纤维素酶。采用阳离子化改性中性纤维素酶处理棉织物时,由于酶分子带正电荷,纤维表面带负电荷,相互之间产生吸引力,使酶在纤维表面的吸附量增加,从而提高酶的催化效率,提高棉织物生物法抛光整理效果。结果表明:经未改性纤维素酶处理后,纯棉针织物减量率为1.5%,强力损失为4.2%,布面仍有大量可见绒毛;而经阳离子化改性纤维素酶处理后,纯棉针织物减量率为2.5%,强力损失为4.8%,布面光洁,基本无可见绒毛,且织物柔软性提高。该项目的相关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三、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轻化工程专业的实施效果

1.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以我校轻化工程专业为例,各年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情况如表2所示,获得的重要成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近四年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参与各级别“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人数逐年增加,占专业总人数的比例也相应提高。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2009—2012级学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共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4篇、CSCD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正是由于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提升,才使得他们能够取得如此喜人的成果。

表2 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情况统计

表3 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成果统计

2. 学生的科研与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我校每年组织二年级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这些学生未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且大部分专业课还未学习,所以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在项目实施的开始阶段,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如文献检索能力欠缺,无法掌握与项目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实验方法;实验动手能力差,很难独立完成实验;科研仪器使用不熟练等。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随着项目的进行,学生的科研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逐渐可以独立完成实验,同时他们的文献检索、仪器使用、论文及专利的撰写等与科研相关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例如,学生在实施“纤维素酶的阳离子化改性及其对纤维素纤维的吸附和水解作用研究”项目时,一些专业知识尚未学过,如织物的抛光整理;另外,也不具备完成该项目需要的相关知识与实验技能,如纤维素酶的相关知识、蛋白含量测定、还原糖含量测定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对织物的抛光整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有利于专业课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另外,学生的知识面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扩展,学生对生物技术在纺织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但集体观念和互相合作的精神较为欠缺,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出现难以适应工作环境、不能融入社会的现象。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这样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项目,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作为科研项目,需要完成大量的实验,而一些实验花费时间长、准备工作多、操作复杂,经常需要几名同学合作完成,项目组成员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合理安排时间,一起开会讨论实验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后续的实验计划。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默契,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 结语

在大学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大学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我校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能力、科研与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些对他们的后续学习,以及参加工作后的人际关系、沟通协作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PPZY2015B147);江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5042)

余圆圆(1986—),男,安徽安庆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纺织生物技术。 E-mail:qingwayyy@163.com

G642.0

A

2095-3860(2016)04-0270-03

猜你喜欢

改性计划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P(3,4HB)/PHBV共混改性及微生物降解研究
ABS/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聚甲醛增强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扩链改性及其挤出发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