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纺织服装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6-10-10陶丽珍赵为陶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能型纺织江苏省

陶丽珍,高 妍,赵为陶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化学工程系,江苏 常州 213164)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纺织服装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陶丽珍,高妍,赵为陶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化学工程系,江苏 常州 213164)

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建设现状,研究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人才需求。结合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和现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的发展提出“未来专业建设要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坚持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加强中高职衔接,培养个性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建议。

高职;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专业;发展对策

现代职业教育是立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教育。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规划指导下,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要从大走向强,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职纺织服装专业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结合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及需求,开展纺织服装专业发展对策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 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建设情况

江苏是教育大省,目前全省有83所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其中开设纺织服装专业的高职院校有8所,分别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和南通职业大学。根据其所处地域来划分,苏南4所、苏中3所、苏北1所。

1. 江苏省高职纺织服装专业招生情况

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数据,2013—2015年江苏省纺织服装专业的招生情况如表1所示。三年来,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逐年下降,2015年的招生计划仅为2013年的46%,2015年的录取人数仅为2013年的36%,计划数和录取人数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使得这些高职院校的纺织服装专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表1 2013—2015年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招生计划及录取情况

2013—2015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的纺织服装类专业主要为服装设计、现代纺织技术、服装制版与工艺、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染整技术。部分院校将纺织品设计专业归类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中招生,且纺织品设计专业招生人数不多;而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2013—2015年都没有招到学生,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2013—2015年江苏省纺织服装各专业计划招生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见表2。

表2 2013—2015年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各专业计划招生和实际录取情况

对2013—2015年江苏省纺织服装各专业的录取人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代纺织技术、服装制版与工艺、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染整技术专业的录取比例相对稳定,虽然服装设计专业的录取比例由2013年的38%降至2015年的34%,但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录取比例仍然高居各专业之首。

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职(专科)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2012、2013和2014年的招生数分别为23 219、21 145、16 670人,2014年的招生数为2012年的72%,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2013、2014年江苏省纺织服装类专业招生数分别占全国同类专业招生人数的12.0%和9.5%,招生录取人数下滑明显。虽然此现象与整体生源数量下降密切相关,但是与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和需求明显不一致,纺织服装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

2. 江苏省纺织服装专业就业情况

对江苏省纺织服装企业2013—2015年录用的毕业生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录用的中职、高职、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1%、31%、28%,说明企业的技术人员主要来源于中职和高职。

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进一步调研,各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薪酬水平、就业单位类型见表3。新入职员工的平均月薪为2 500~3 500元,学生选择就业的岗位以中型以上企业为主。

表3 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各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二、 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

1. 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江苏省纺织服装业已具有万亿元产业规模,是全省的传统支柱产业。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运行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纺织服装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2 444.9亿元,江苏省纺织服装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 895.6亿元,占全国主营业务收入的21.25%,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地位。

江苏省拥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77个,涌现出一批业绩突出的百亿特色名镇,形成了密切协作配套的企业生态圈,还培育出一批特色化专业市场,如江阴、常熟、吴江等千亿元级的纺织产业基地,常熟服装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等千亿元级的专业市场,以及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太仓市的雅鹿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吴江盛泽的恒力集团、张家港塘桥的华芳集团和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阴的阳光集团和海澜集团等全国著名纺织服装企业。吴江盛泽的丝绸纺织业已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化纤纺丝、织造、染整到服装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盛泽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连续几年名列全国交易市场第一位。

2.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

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智能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自动转运系统、立体成型编织设备、印染数字化监控系统、光机电一体化缝纫系统等智能装备不断推广,生产过程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融合,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2) 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加工技术日益推广,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物排放的生态染整加工技术日益成熟,新型纺织纤维及产品产业化应用持续发展。

(3) 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推进,纺织面料、服装、家纺产品的开发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品牌运营进一步向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优化。

江苏省纺织服装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熟悉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作加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也迫切需要更多全方位发展的生产管理、设计管理、产业链管理、买手等跨界型人才。

三、 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的发展建议

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要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江苏省整体生源数量下降、招生录取人数双双走低,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紧迫的情况下,需要对纺织服装专业的发展进行新的思考。现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要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正在编制的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对纺织工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民生与支柱产业,推动文化创意、引领生活方式的时尚与消费产业,高新技术应用、国际化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导产业。“十三五”是中国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关键期和决战期,纺织工业将以智能创新为先导,推动引领时尚消费。

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应该顺应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趋势,在专业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上与之相适应。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将纺织服装类专业中的“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改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增加了设计的要求。在现有纺织产业人才中,生产技术人员、设计人员、营销人员的需求比例最高,未来要继续做精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等传统优势技术类专业;在设计人才的培养上,要重视设计与工艺相结合,重点建设好服装设计与工艺、纺织品设计专业;要加快发展对接市场和消费需求的专业,如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

2. 要满足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

专业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产业特点,凝练本地区专业的特色,实现各校同类专业的错位发展,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精心培育重点专业,构建相应的专业群。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南经济规划圈内,毕业生主要在常州、苏州和无锡等苏南地区就业,苏南纺织产业的发展重视设计、研发和消费、营销等环节,企业急需的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能进行产品开发又了解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发展服装设计与工艺、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等专业,以满足苏南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品牌提升、技术升级和贸易发展的人才需求。

3. 要加强与新兴产业的融合

2014年我国网民有6.5亿人,网购用户达3.6亿个,25%的企业开展了网上销售,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近13万亿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105家理事单位中,拥有电子商务平台32个,电商服务园区8个、产业带11个[1],电子商务已成为改变纺织产业未来的重要方式。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纺织产业要把握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加快融入到“互联网+”行动中,推动互联网与纺织服装制造业的结合,在“消费互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做好“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工作。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要加强纺织生产智能化、绿色化,以及纺织产品设计时尚化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4. 要主动拓展生源渠道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纺织服装企业录用的主要为中职和高职毕业生。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未来招生将有50%的学生来自于对应的中职校,因此要通过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方式,参照职业层级标准及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探索“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的入学考核体系,建立职业教育融通的入学选拔机制,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的生源,做好中高职对接,形成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纺织服装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四、 结语

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离不开具有纺织服装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突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当今江苏省纺织服装专业招生和录取人数下滑,产业对专业特色人才的需求较大,江苏省高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必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坚持与新兴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加强中高职对接,不断拓展生源渠道,培养个性化的纺织服装技术技能型人才。

[1] 凤凰财经.电子商务模式将改变中国市场的未来[EB/OL].(2014-02-28)[2016-05-10].http://zixun.ibicn.com/d1032152.html.

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2014年课题研究项目(CDGZ2014018);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201518)

陶丽珍(1973—),女,江苏丹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纺织专业教学。E-mail:taolizhen98@126.com

G642.0

A

2095-3860(2016)04-0259-04

猜你喜欢

技能型纺织江苏省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江苏省纪委
江苏省人大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