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2016-09-28张运红张红坡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脆弱性弹性人格

张运红 潘 玲 张红坡

中国.河南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科(河南郑州) 450046 E-mail:zhangyh371@126.com



·论著·(发展心理)

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张运红潘玲张红坡

中国.河南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科(河南郑州)450046E-mail:zhangyh371@126.com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大学生危机人格测查问卷、危机脆弱性问卷和自我压弹量表对823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①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总水平上,大四高于大二、大三(P<0.05),自我压弹大四高于大二(P<0.05)、城市高于农村(t=-2.372,P<0.05);②除精神影响因素外,心理弹性其他因素及总分与危机人格各因素及总分、危机脆弱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104~-0.518,P<0.01),与自我压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18~0.558,P<0.01),高、低心理弹性者在危机人格(t=12.203,P<0.01)、危机脆弱性(t=12.134,P<0.01)、自我压弹(t=-13.017,P<0.01)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弹性、自我压弹分别与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可以达到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危机;人格

两年多前的复旦投毒案,不仅让人们想起多年前的清华朱令案,而且将社会目光紧紧地吸引到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仅仅因为相互间的关系不好,就可以投毒,致他人生命于不顾?其实每一个极端事件的发生都是个体内心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情绪严重到无法忍受而采取的一种极端行为反应,这就是心理危机。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当个体遇到不能回避、常用方法又无法解决的对自身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时,惯常的内心稳定状态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心理上出现无所适从,思维和行为上甚至出现紊乱,这时心理危机也就发生了。

处于青年阶段中期的大学生,心理上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具有过渡性、可塑性、矛盾性的特点,他们对自己、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尚未定型,或全面客观,或片面主观,或深刻正确,或肤浅错误;自我意识里既有情绪化也有理智性、追求思想独立却又摆脱不了对家庭、老师的依赖。大学生这种矛盾且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一旦遇到学业、考研、就业、恋爱、人际、经济等方面受挫的情况,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1-2]。

大学生处于发展变化的心理特点,为其带来许多困惑和挑战,但也为其心理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条件,为其人格的完善提供了契机。大学生认知能力强,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较成人容易,因此在适当的干预下提升其心理素质、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3-6]。

心理弹性的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儿童精神病学家对出身于父母患有精神病的孩子的追踪研究。研究发现,同是处于高危环境中,有的孩子在成长中却能有良好适应,免除身心障碍的危机。于是研究者们认为这些成长顺利的孩子身上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心理弹性”一词的英文是“resilience”,用来表达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重大生活压力事件时“反弹能力”[7-8]。心理弹性理论证明了,在经历挫折等压力事件后,心理弹性较高的人与较低的人相比,更容易适应良好或心理发展顺利,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

本研究考察心理弹性与心理危机的关系,以揭示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某本科医学院校和水利大学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分层抽样900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823份。其中男生353名,女生470名;一年级287名,二年级207名,三年级137名,四年级192名;生源地为农村的606名,城市的194名;独生子女166名,非独生子女634名;年龄在17~25岁之间,平均年龄(20.53±0.05)岁。

1.2方法

1.2.1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起源于Connor和Davidson2003年对PTSD的研究,有25个条目,5点计分(0~4),包含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等5个因素。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高。CD-RISC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重测信度为0.87。被试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与他们在压力知觉量表(PSS-10)、Sheehan压力易感性量表(SVS)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在Sheehan社会支持量表(SSS)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CD-RISC能有效区分高心理弹性组和低心理弹性组。

1.2.2大学生危机人格测查问卷源自西南大学蒋善的硕士学位论文[9],该问卷反映了共21个项目,5点计分(0~4),包含悲观、社交抑制、负性情绪、低自尊和消极应对5个因素。各因子及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0.643~0.834,分半信度0.604~0.780,重测信度0.793~0.875,可见各维度及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具备较好的接受水平。

1.2.3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源自心理学家G·帕里的实用心理学著作《战胜危机》一书,主要用来揭示个体是容易被危机事件伤害,还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由15个项目组成,3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在面临危机时更加脆弱。本研究者对大学生58名被试采用记名的方式,间隔7周,所得信度系数为0.618,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1.2.4自我压弹量表(ER89)是由Jack Block编制的。该量表包含14个项目,4级记分,即“完全不符合”、“不符合”、“符合”、“完全符合”。本研究间隔7周用重测的方法进行信度检验,得出信度系数为0.748,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已有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对于测量非精神病人群的压弹能力具有较好的效度,对纯粹测量个体人格压弹品质是简洁而精确的。

1.3统计处理

运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检验。

2 结 果

2.1大学生在心理弹性、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和自我压弹的特点

对性别差异、城乡差异、独生非独生差异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自我压弹在城乡间存在差异(t=-2.372,P<0.05),其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年级间的差异,统计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大四高于大二、大三,自我压弹大四高于大二。一元方差分析的事后比较(LSD)发现,心理弹性大四学生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P<0.05),自我压弹大四学生明显高于大二学生(P<0.05);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心理弹性大四高于大二(t=2.027,P<0.05)、大三(t=2.249,P<0.05),自我压弹大四高于大二(t=2.027,P<0.05);非参数秩和检验显示,心理弹性大四与大一(Z=-1.994,P<0.05)、大二(Z=-2.148,P<0.05)、大三(Z=-2.668,P<0.01)间存在差异,自我压弹大四与大二间存在差异(Z=-2.289,P<0.05),见表1。

2.2心理弹性、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的关系

心理弹性反映了人们在遭遇挫折后心理康复或适应良好的能力;危机人格是心理危机易感性人格的简称,是指个体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危机情境下,其人格特质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或更不利于心理危机的自我痊愈,更多的需要专业干预与帮助才能顺利度过危机;危机脆弱性用来揭示个体是容易被危机事件伤害,还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从文字表述来看,与危机人格所反映的内容较为接近;自我压弹是用来纯粹反映个体人格压弹品质的,与心理弹性所表达的内涵有很大的关联。心理弹性能力和心理危机易发性之间有关系吗?本研究为慎重起见,利用4个量表或问卷的调查结果,对心理弹性及5个因素、危机人格及5个因素、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这几者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相关性检验是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结果发现,只有心理弹性中的精神影响因素与危机人格没有相关性,其他项目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见表2。

表1 大学生在心理弹性、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和自我压弹的特点±s)

注:A为心理弹性;B为危机人格;C为危机脆弱性;D为自我压弹

表2 心理弹性各因素及总分与危机人格各因素及总分、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的相关(r)

注:*P<0.05,**P<0.01,下同

为了进一步探索心理弹性与心理危机的关系,本研究将心理弹性总分缺失值剔除后从低到高排列,取得最高和最低两端的各27%组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查这两组人在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及自我压弹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心理弹性水平越低,危机脆弱性、危机人格的总分越高,而自我压弹分越低,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见表3。

表3 心理弹性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及自我压弹上的差异±s)

3 讨 论

3.1大学生心理弹性、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的特点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在年级比较中,大四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大四的自我压弹高于大二。上面的两个结果均说明大四学生具有较高的抗挫折能力。结合本人去年的另一课题研究结果中新生心理弹性水平明显高于大二的情况[10],本研究认为,大学新生处于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新鲜、好奇期,对美好大学生活充满着憧憬着,心理压力相对较小[11];而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真实的大学生活,已经丢下对大学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一次次和现实的碰撞中,在学业困难、恋爱受挫、人际不单纯、毕业走向迷茫等压力下,内心难免产生失落感,心理上处于对未来、人生规划不太清晰的迷茫摸索阶段;大四的学生经过新生阶段的兴奋适应期,大二、大三的迷茫探索期,在面对越来越近的大学毕业问题时,不得不或基本上对自己的未来走向有了较为明晰的判断,多数同学已经开始为未来做努力,心怀目标,脚下的路也踏实了很多,对挫折的承受力明显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提升。

在城乡比较中,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自我压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一点与前人的研究比较一致。现代应激理论认为,良好的外在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对人们抵御挫折是有利的,具有独立作用或缓冲作用[12]。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农村与城市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学习资源、医疗资源、就业资源等方面都是落后的,可比性较低。

3.2心理弹性在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显示,除精神影响与危机人格表现出的不相关外,其他各项目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体来说,自我压弹、心理弹性的各因素及总水平与危机脆弱性、危机人格各因素及总水平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自我压弹与心理弹性的各因素及总水平、危机脆弱性与危机人格各因素及总水平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自我压弹与心理弹性、危机脆弱性与危机人格所反映的个体特质分别有交叉重叠;在压力事件中越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越是能够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或自我控制的个体,越是较少出现悲观、社交抑制、负性情绪及低自尊的情况,或者说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自我压弹能力越强的个体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越小[13]。郑林科和张海莉的研究也显示,韧性资本在生活应激和心理危机之间扮演缓冲压力、干预危机、复原常态、超越平凡和成功适应五项角色,使个体在逆境中成功适应,在超越中积极成长[14-16]。

大学四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城市来的大学生心理弹性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弹性、自我压弹分别与危机人格、危机脆弱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弹性与自我压弹、危机人格与危机脆弱性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可以起到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目的。

[1]陈道明.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2006,26(6):82-83

[2]杨长春.浅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2):308-310

[3]张运红.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途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3):518-519

[4]沈永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39-41

[5]潘欣.大学生危机管理及预警系统[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37-139

[6]李飞,李建伟.高师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91-1893

[7]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Help Center.The road to resilience:What is resilience? http://www.apa help center.org/featuredtopics/feature.php? id=6&ch=2,2004

[8]张运红.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13-415

[9]蒋善.大学生危机人格测查问卷的初步编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0]张运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134-135

[11]陈福霞,樊富珉.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94-1896

[12]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9-110

[13]傅亚强,魏旋.心理弹性、压力认知和应对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35-738

[14]郑林科.韧性资本效应:缓冲生活应激与干预心理危机[J]青海社会科学,2012,33(2):42-47

[15]崔红霞,张英俊.心理弹性对家庭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69-872

[16]李刚,杨燕红,张倩,等.城乡儿童情绪问题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32-434

http://www.cjhp.com.cn/(欢迎查阅,免费下载)

The Role of Resilience in Preventing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Yunhong,Pan Ling,Zhang Hongp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enan College of TCM,Zhengzhou 45004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resilience in preventing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college students.Methods:A number of 823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ith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Undergraduates' Crisi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Crisis Frangibility Questionnaire and Ego Resiliency Scale(ER89).Results:① Senior students had higher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mparing with sophomore(P<0.05)and junior students(P<0.05).For the aspect of ego resiliency,senior students got higher level than sophomore students(P<0.05),and students from cities also got higher level than those from rural areas(t=-2.372,P<0.05).②Besides mental factor,other four factors of resilience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five factors of crisis personality or crisis frangibility(r=-0.104~-0.518,P<0.01),but exhibited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ego resiliency at the same time(r=0.118~0.558,P<0.0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risis personality(t=12.203,P<0.01),crisis frangibility(t=12.134,P<0.01)and ego resiliency(t=-13.017,P<0.01) among students with high or low levels of resilience.Conclusion:The level of resilience or ego resiliency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at of crisis personality or crisis frangibility.It is efficient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through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resilience in university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Resilience;Psychological crisis;Personality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编号:〔2014〕-JKGHC-0095)

R395.9,B844.2

A

1005-1252(2016)06-0903-04

10.13342/j.cnki.cjhp.2016.06.029

2015-12-23)

猜你喜欢

脆弱性弹性人格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