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2016-09-28刘国友宋君伟张文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服药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刘国友 宋君伟 张文佳 刘 洋

中国.北京市平谷区精神病医院 101201 E-mail:lgyou111@126.com



·论著·(精神卫生)

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刘国友宋君伟张文佳刘洋

中国.北京市平谷区精神病医院101201E-mail:lgyou111@126.com

目的:探讨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作用。方法:将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式干预,经过12个月的观察,每3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服药依从性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9个月后两组间服药依从性有显著差异(t=2.406,3.157;P<0.05);第9个月时PANSS量表中的阳性、精神病理量表间有显著差异(t=-2.467,-2.020;P<0.05),至第12个月时阳性、阴性、精神病理及总评差异显著(t=-3.028,-2.394,-2.301,-2.631;P均<0.05);干预组复发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711,P<0.05);第12个月时社会功能(SDSS)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2.215,P<0.05)。结论: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的康复形式,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社会功能恢复。

社区;精神分裂症;服药;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存在高复发[1-2]、高致残[3-7]的特点,有研究表明,2年的复发率为43%,3年的复发率为66.7%[8],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而社会功能是衡量自然生活状态下个体独立生活、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域水平的重要方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阳性症状基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阴性症状如思维贫乏、情感淡漠、主观意志活动减退等缓解并不理想,由于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的还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成为精神残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工作尤为重要。

“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及“非住院化”治疗渐成为共识,社区康复治疗是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要康复措施[9]。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精神疾病也像各类疾病残疾的康复一样,康复服务工作的重点正逐渐从医院康复转向社区防治康复,这也是精神卫生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0]。然而我国的社区康复工作大多尚不完善,社区工作的重点大多集中在管理,而在治疗及康复方面存在人员和技术的问题,导致患者出院后得不到相应的指导,精神疾病治疗往往出现反复住院现象。本研究结合社区管理,以社区综合康复为核心,探讨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与社会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11]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病程≥2年且近1年来未达痊愈标准;③15~59岁;④患者及其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排出标准:①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者;②伴严重躯体残疾,无法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者;③明显使动性缺乏及社交技能缺陷。

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病程及服药种类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在社区内维持原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社区康复指导,前3个月在社区内参加社区技能训练,此后每月入户1次,每次1~1.5小时。对照组每月入户1次,由精防医生进行日常随访,除严重药物反应及应急事件外不进行额外的康复指导。

1.2.2干预内容干预组患者和家属共同参加。采用集中训练方式,由1名精神科医师负责,按照Liberman的社会独立生活技能为内容[12],分别包括社区独立生活技能,让患者了解回归社会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意义,制订康复计划,交往和应对生活的压力等;药物自我处置技能,患者掌握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和有关知识,正确管理和使用药物,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主动与医务人员商讨与药物作用有关的问题;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识别病情复发的先兆症状,掌握处置持续症状的常用技能、拒绝饮酒和吸毒的技能等。训练中以看录像、角色扮演、正性反馈和课外作业等方法帮助患者克服认知功能障碍。学习采取每周上课2次,60分钟/次。3个月训练结束后每月1次进行社区随访或家访并进行干预性指导,由社区精防医生负责。干预性指导内容包括:心理指导:开展家庭危机干预指导,提高精神残疾人和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增强患者与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活动能力指导:帮助精神残疾人开展生活自理、社会交往、职业康复、认知矫正方面训练;社区工作指导:帮助患者家属、亲友掌握协助患者开展康复的基本技能。

表1 一般资料

1.2.3评定工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13]、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14]、药物依从性调查表。药物依从性调查表参照北京安定医院用表,共10个题目,其中7、8题答“是”及其余题答“否”,各记为1分。①您有过忘记服药的情况吗?②服药的时候,您有时会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吗?③当感觉良好时,您有时会自行停药吗?④有时如果在服药情况下您感到病情恶化,您会自行停药吗?⑤我只是在我认为生病时才会服药;⑥服药情况下,我的想法和身体不自然;⑦服药情况下我的思路更加的清晰了;⑧坚持服药,我能够避免生病;⑨服药后我觉得自己很怪,就像个“怪人”;⑩药物让我感到疲倦和迟钝。

1.2.4评定方法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各量表的评定,在0、3、6、9、12个月使用以上各评定量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及时测评病情波动或复发者,复发标准为:①研究者认为患者因精神病症状恶化需再住院治疗;②研究者判断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并且PANSS分比基线值增加25%,或当基线≤40分时PANSS分数增加10分以上;③有故意自伤行为;④临床出现明显的自杀或杀人的念头;⑤有导致严重伤人或毁物后果的暴力行为。

1.3统计处理

通过SPSS 16.0对两组患者进行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2.1服药依从性比较

至第9个月、12个月时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服药依从性,见表2。

表2 服药依从性比较±s)

2.2两组间PANSS比较

第9个月时阳性及总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阳性、阴性、精神病理量表及总评在第12个月时4项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2.3两组间复发情况比较

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30),见表4。

2.4两组间社会功能比较

至第12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28),见表5。

表3 两组间PANSS比较

表4 两组间复发情况比较(n)

表5 两组间社会功能(SDSS)比较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有着易复发、衰退等特点,随着治疗理念的发展,社会功能改善已经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重要目标,因此在社区康复过程中,不但要以坚持服药来控制精神症状,同时还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改善其预后和结局。有研究证实[15],精神分裂症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社会技能缺乏、认知功能障碍、服药依从性差、各方面压力和支持系统缺乏等,这些因素通过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低,而抗精神病药物的持续、巩固治疗是防止复发的最重要因素,提高患者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6]。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的训练,使患者掌握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自我监控来最大限度的减少漏服药的次数,通过表2可看出,到第9个月时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说明干预组主观认识到服药的重要性已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PANSS量表中,至第9个月时干预组的阳性及总评量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至第12个月时包括阴性症状等4项均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服药主动性增加,症状趋于稳定,同时通过症状自我监控,出现复发先兆症状时能够及时得到干预,有效的避免了复发。患者病情改善后,社会功能也呈现出相应的提高,至第12个月两组间的SDSS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的社会功能随着病情改善在逐步恢复,与司天梅等[17-19]研究相近。

既往文献[20-21]显示,阴性症状在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患者回归社会、恢复社会角色和人际交往,根据患者基线时的阴性症状严重程度能够预测患者以后的社会功能水平。阴性症状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且其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大于阳性症状。本文中阳性症状改善较早,但社会功能没有明显改善,至第12个月时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同时改善也支持了这一点。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患病时间长、长期脱离社会生活以及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了其生活懒散、社会技能和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等精神衰退的症状。通过技能训练,患者学习到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在训练中不断得到强化,有利于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消除不良情绪。在训练中的不断鼓励,还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患者康复。精神病人大多与家人共同居住,家庭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场所,通过家庭干预把家庭、医院、社会联系起来,提高家庭成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在社区中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因此,加强社区精神病人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各种形式的康复内容。

[1]项玉涛,李文咏,翁永振,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重返社会程式训练的一年随访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1):37-40

[2]王冠军,王立涛,张泮民,等.家庭干预和技能训练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4):416-417

[3]国效峰,赵靖平.精神分裂症结局研究的策略及方法的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1):52-54

[4]郭中孟,胡斌,龚发金,等.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6):421-422

[5]师永齐,贾丽红,贾晋萍.精神分裂症病程及预后10年随访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3):13-14

[6]陈昌惠,张维熙,李淑然,等.精神分裂症病程与结局十二年随访[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84-86

[7]张伟波,朱益,刘寒,等.家庭教育联合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及其社会功能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176-180

[8]胡淑芳,韩雪玲,杨来启,等.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5):298-299

[9]Latimer E.Community-based care for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n Canada[J],Int J Law Psychiatry,2005,28(5):561-573

[10]张玲.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5):404-407

[1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68

[12]Liberman R P.Social and independent living skills:Medicallion manament module,symptom management module(Trainer's Manual)[J].1st ed.Los Angeles Rehabilita2lion Research & Training Center in Mental illness,1986,1:253-261

[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67-276

[14]张明园.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J].上海精神医学,1990,2(增刊):59-60

[15]张伟波,张国芳,沈文龙,等.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153-1154

[16]江开达,李淑春,罗星光,等.精神分裂症病人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3)167-170

[17]司天梅,舒良,田成华,等.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J].临床精神医学,2009,23(11):790-794

[18]魏玉莲,齐国娥,由建章,等.家庭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7):776-777

[19]李广田,田志林,李达.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30-931

[20]Fujimaki K,Morinobu S,Yamashita H,et al.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in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earch,2012,197(3):199-205

[21]陈群,张国富,李艳.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精神症状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192-1194

http://www.cjhp.com.cn/(欢迎查阅,免费下载)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Liu Guoyou,Song Junwei,Zhang Wenjia,et al

Pinggu County Psychiatric Hospital,Beijing 1012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ntegrated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skills training,including the co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20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formula to intervene,observed after 12 months;every three month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a homemade general questionnaire,medication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social function screening assessment scale(SDSS).Results:Intervent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ine months later(t=2.406,3.157,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sitive and psychopathology of the PAN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t=-2.467,-2.020,P<0.05),to 12 months,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sitive,negative and psychopathology of the PANSS(t=-3.028,-2.394,-2.301,-2.631;P<0.05);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recur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χ2=4.711,P<0.05);to 12 months,social function(SDSS)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2.215,P<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in the form of conclusions,including a comprehensive skills training interventions,can promote stable disease and social functional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ommunity;Schizophrenia;Medication;Social function

北京市平谷区科委科研项目(编号:pgqkw-001)

R749.3,R749.05

A

1005-1252(2016)06-0820-04

10.13342/j.cnki.cjhp.2016.06.007

2015-12-11)

猜你喜欢

服药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