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

2016-09-27龚竞舒

求知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高职院校

龚竞舒

摘 要: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以人为本”,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亟需加大研究,高度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高职院校;以人为本

一、前言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地位,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极为重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重视,并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进行有效的引导,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缺乏优质的以人为本管理环境

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以人为本管理环境的营造还存在不足,服务意识缺失问题比较普遍,没有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2.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高效落实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理念,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使其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从各高职院校的实际管理情况来看,学生真正参与到管理中程度不高,而且在学校制订相关管理制度的时候学生也没有及时有效地参与,使得学生不能深入地了解制度制订的内容、目标、过程等,从而降低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没有足够重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某些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没有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更没有深入探索和研究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工作,很难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方针。

三、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实施策略

1.构建以人为本管理平台,提高学生管理地位

为了充分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中应当对学生的自主权给予足够的尊重,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确立,并引导其树立自我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如建立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管理平台,并发挥团队的力量以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自我管理,以及在学生中发挥优秀团员、优秀党员的模范积极作用,并将优秀的学生选为代理辅导员,协助辅导员管理其他学生。另外还可以多设计一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1]

2.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

虽然学生在教育中扮演接受教育的角色,但是他们和辅导员之间具有平等的地位和人格。在以往的管理中常常以辅导员的管理思想为主,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在管理中应当转变思想,在学生管理中扮演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的角色,并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对自己的管理潜能加以充分发挥;教师应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良好的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效果。[2]

3.加大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视

在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全体人员都应当积极参与,认识其重要性,不只辅导员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理念,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如后勤人员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使学生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受到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有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重视学生的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学生管理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世海.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工作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89-91.

[2]刘青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J].鄂州大学学报,2013,(3):54-55.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高职院校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