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单病种协作对基层医疗的促进作用

2016-09-27屈航英闫妍王绩钊刘旭曲敬琨杨明段小艺王健生

现代医院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富平协作组村医

屈航英,闫妍,王绩钊,刘旭,曲敬琨,杨明,段小艺,王健生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建设办,西安市 710061; 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3.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妇幼保健院,陕西省渭南市 711700)



◁信息管理▷

基于“互联网+”单病种协作对基层医疗的促进作用

屈航英1,2,闫妍1,王绩钊1,刘旭1,曲敬琨1,杨明3,段小艺1,王健生1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建设办,西安市 710061; 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3.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妇幼保健院,陕西省渭南市 711700)

目的探讨以“互联网+医疗”为平台的单病种协作模式对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前景。方法在前期单病种协作的基础上,选择陕西渭南地区富平县全体村医为观察对象,建立微信沟通平台,通过调查统计网络平台对基层医务人员在线咨询、专业学习和疾病诊断等的帮助作用。结果网络平台中包括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富平妇幼保健院骨干医生58人。1个月内共培训富平23个乡镇医院,有573名村医现场加入,后续加入99名村医,共计672名村医加入网络平台,占全县村医的56.0%。6个月内总计在线学习1 556次,疑难解答191个问题,向三甲级综合医院转诊重症病例30例。结论“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够促进单病种协作模式顺利有效推广利用,通过具体病例的在线学习、解疑、转诊等形式逐渐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单病种;互联网+;基层医疗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4232.2016.04.021

新医改最大成就之一是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依然明显、三级诊疗模式尚不健全等,都明显制约着新医改的有效实施,急需探索新型的医疗模式来缓解上述问题[1]。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给现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冲击,也为医疗资源的共享、医疗知识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带来极大便利。网络医疗APP等新型的医疗模式开始被提出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2-3]。协作组在前期单病种协作的基础上,在陕西一个县内建立覆盖全体村医的专业微信平台,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对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的作用。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抽取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1 200名村医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在已经构建农村单病种防治协作网络的基础上,于2015年8月在富平县23个乡镇的全体村医中开展乳腺癌防治知识讲座,面对面进行手机APP使用培训以及村医基本状况调查。根据乡镇人口、村医数目和微信群上限的情况,经专业人士设计、创建10个“健康富平协作组”微信平台。由当地妇幼保健院牵头提前通知、组织乡镇卫生院及镇内所有注册村医集体培训,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介绍微信平台APP,包括微信平台APP的使用、作用以及构建目的。同时安排专职人员对微信平台APP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和统计。

1.3统计方法

使用EXCEL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SPSS19.0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

2 结果

2.1富平县基本情况

全县79.36万人口,23个乡镇,总计1 200 名在册村医,根据相邻地域、人口多少、村医数目共分为10个组群。

2.2网络平台人员构成及发展

Analysis of geophys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 and borehole verification in Matoucheng iron

网络平台中包括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富平妇幼保健院骨干医生58人。从2015年8月8日至2015年9月8日,共培训富平县17个乡镇医院,有573名村医现场加入,截至2016年1月29日后续加入99名村医,共计672名村医加入“健康富平协作组”网络平台,占全县村医的56.0%,见图1。

图1 健康富平协作组各组人员构成

2.3网络平台在线互动交流情况

单病种协作组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开展村医日常工作中遇见的疑难病理、“诊治规范”“疾病治疗方法”等学习,并通过“难题解答”“实时快速双向转诊”等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促进三级诊疗网的进一步落实。截至2016年1月31日总计在线学习1 556次,疑难解答191个问题,向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转诊重症病例30例(见表1)。

表1 2015年8月—2016年1月“健康富平协作组”在线交流统计

2.4未加入网络平台村医原因调查

全县1 200名村医中,截至2016年1月29日共计加入网络平台672名,占全县村医的56%,528名村医未进入网络平台。未加入原因有以下几点:(1)39.3%村医由于年龄>46岁,对互联网技术知之甚少;(2)少部分村医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时很少使用移动网络;(3)还有一小部分村医不习惯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一直局限于教科书式的学习之中。

3 讨论

3.1在基层推广“互联网+医疗”的可行性

3.1.1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让人们看到了破解“看病贵、看病难”这一难题的希望[4]。“健康富平协作组”微信网络平台的成功建立、应用,体现出在基层推广“互联网+医疗”的可行性:(1)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首诊制的作用。避免了大病小病都涌向三甲医院的困境,患者首先通过乡村医生的微信网络平台可以在线问诊,得到病情的初步诊断,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在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2)充分均衡了医疗服务资源。患者通过在线问诊,不出家门也能够享受到各地区三甲医院名医的服务,而不用去拥挤的三甲医院排队看病。新医改中,明确提到了要扩大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5]。(3)能够有效促进“双下沉”和“两提升”要求的实施,鼓励省级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基层合作办医,快速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6]。通过微信网络平台,村医可以根据日常诊疗活动中遇见的疑难病例整理提出问题,回答指导这些问题的则是二级、三级医院的专业人员,使一些可以在线解决的疾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指导,一些危重病人则可通过微信平台预约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得到及时快速转诊。此外,通过这样的针对具体病例的问答也达到了教学、推广和规范诊疗的作用。

3.1.2“健康富平协作组”网络平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时时管理、统计平台流量,制定群规,入群必须实名制,禁止各位村医发布医疗以外的信息,禁止群内打广告。并定时分享相关健康学习链接,组织在线学习,分类群内疑难问题并通知各专科老师及时解答,对重症病例可以快速安排转诊,实现网络平台更好、更快地运营。健康富平协作组”微信网络平台经过5个月的稳定运行,总计在线学习1 556次,疑难解答191个问题,向三甲级综合医院转诊重症病例30例。通过“健康富平协作组”网络平台及时、快速转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得到专业、系统的治疗。

3.2当前“互联网+医疗”在基层推广的局限性

3.2.1由于“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也表现出了其发展的局限性。在线问诊背后的服务资源的可靠性无法保障。不同于面对面的问诊,患者和医师无法真实地接触,患者无法判断互动交流的医师是否具有专业背景,更无法辨识医师建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最重要的是,医学问诊关乎患者身体健康安全。

3.2.2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参差不齐的当下,在线问诊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不仅危机个体的生命安全,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医患矛盾,更不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5]。如何通过网络构建一个医患沟通平台,以利于三级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与技术主动下沉和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就凸显迫切和重要。

3.3“互联网+医疗”平台对单病种协作的助推作用

单病种协作就是依靠本地三甲医院的疾病防治专家,组成疾病防治专家指导团; 同时组织动员一批该领域内的中青年骨干,构建和维护联络服务平台——疾病防治协作网; 进一步在本省行政区内选择具有前期良好基础、具有代表性的县市级医院和村镇卫生机构,作为一级和二级协作示范单位,通过其便利的条件、良好的基础开展农村疾病的防治工作[7-8]。为了让“互联网+医疗”能够健康地发展,真正实现其切实保护患者健康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4],需要利用协作组借助其优秀的专家团队以及自身的地缘优势深入到基层开展工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为基层医疗技术提供支持,为民众提供最便捷的求医平台。“互联网+医疗”有利于这一模式的推进,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一个覆盖54.25%村医的网络平台并高效运转,这也显示出“互联网+医疗”的广阔空间和对医疗技术的助推能力。

[1]邱红鑫,曹文元,王会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127-128.

[2]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1-5.

[3]李梅.互联网医疗探索与思考[J].通讯世界,2015,(23):309-310.

[4]王安其,郑雪倩.互联网医疗行为的讨论与分析[J].中国医院院,2015,19(10):51-53.

[5]晏茜勤.我国互联网医疗运作模式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5,(10):56-58.

[6]许敏,严建华,周丽萍.双下沉、促提升、惠民生、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7):169-170.

[7]王健生,张明鑫,张佳,等.单病种协作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作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8(3):8-10.

[8]李冠雄,汪洋,王健生,等.单病种协作医疗模式对偏远山区农村医疗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1):71-72.

修回日期:2016-06-06

(编辑马兰)

Promotion of Internet and Single-disease Coordination to Grassroots Medical Treatment/

QU Hang-ying1,2,YAN Yan1,WANG Ji-zhao1,LIU Xu1,QU Jing-kun1,YANG Ming3,DUAN Xiao-yi1,WANG Jian-sheng1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 3.Weinan Fup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Weinan,Shaanxi 7117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promotio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ingle disease cooperation mode by means of “Internet + medical treatment” in grassroots medic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Method:The authors made all the village doctors in Fuping County,Weinan Region,Shaanxi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with the earlier cooperation of single disease.They established WeChat communication platform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to help grassroots medical workers with online consultation,professional study,and disease diagnosis.Result:58 backbone doctors from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the service center of women and children in Fuping work at the Internet platform.573 village doctors from 23 township hospitals in Fuping attended the on-the-spot training in one month,99 more joined in later.672 village doctors joined in the Internet platform,accounting for 56% of the total village doctors around the county.In six months,1,556 times of online study were organized and 191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 and solved.Conclusion:“Internet + medical treatment” platform can promote effective and smooth expa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disease cooperation.Professional service ability of grassroots medical workers can be gradually improved with online study of the concrete medical cases,disambiguation and referral,and grassroots medic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also be promoted.

single disease;Internet plus;grassroots medical treatment

R197

A

1672-4232(2016)04-0069-03

王健生(1970-),男,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胸部肿瘤的基础研究与预防、医疗管理。

2016-04-11

猜你喜欢

富平协作组村医
富平村里唱秧歌
大美富平
国家卫健委公开征集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成员单位
富平村里唱秧歌
富平柿饼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意见》出台 村医“乍暖还寒”
村医协会要为村医干4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