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6-09-22陆丹丹

成才之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简约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陆丹丹

摘 要:从适当减少铺垫,培养数学思维;关注鼓励元素,增强学习兴趣;注重主导作用,引导合作学习;关注资源开发,提高应用能力等方面研究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约;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84-0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简约”的标准,适当减少铺垫,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数学思维,用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的数学课堂,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话教材,在数学学习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数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适当减少铺垫,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对新知识的接纳程度比低年级的学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思维进行解题和思考。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的特点,要注重从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圆”的内容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学课件进行适当铺垫,视频中播放了多种涵盖不同图形的生活常见物品,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待发现圆的特性时,课时已经过去了一半。这种引导方式太过于宽泛,目标不明显,容易在引导的过程中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学的效果被大打折扣。实际上,教师在播放课件时,可以恰当安排图形的出现顺序,比如将圆形和其他图形交替播放,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促使其快速地找到图形的共同点和特征,缩短正式进入课程的时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教授圆形的性质、特点上,适当加深教学深度。如此,学生一方面能够明确核心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关注鼓励元素,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他们的世界时刻都有“为什么”。因此,数学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发表的每一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耐心地引导。例如:在“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的分数,其中掺杂一些值相同但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让学生观察,并试着计算一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给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运算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但不讨论,然后由不同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有些学生会利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快速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化解,有的学生则直接将两个分母相乘,再进行加法运算。此时,有些教师会忽略其他问题,而专注于将分母化解为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答案,进而引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否定了后者的运算方法,使提出此种运算方法的学生降低了学习热情。实际上,学生的认知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采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情况,有些运算方法甚至教师都知之甚少。作为教师来说,应当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强行否定或忽略,而应当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不同方法带来的优缺点。比如利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引导学习不同的思路方法,并能够择优应用。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建立了,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对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三、注重主导作用,引导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提出小组意见。一方面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长有限,学生发言机会不足,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但这种方式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应用,反而会使讨论变成某几个学生发表意见的专场,这样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比如,有些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只是自己看看教案,象征性地巡视一遍,即指明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式完全失去了讨论的作用,其他学生依旧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这一案例中,非但没有增加课堂的效率,反而失去了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上对问题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部分学生思维发散,但同时会经常失去重点,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之时仔细巡视,并尽可能多地听取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尤其让平时上课发言较少的学生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这样,教师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明确讨论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够发现新观点,完善教学内容,使其更科学合理。

四、关注资源开发,提高应用能力

现如今,让课堂学习的知识不再固化为试卷上的题目,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已经成为趋势。有的数学教师,每个月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补充数学资源,给学生讲述名人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改变世界的故事,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实例,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不再脱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避免僵化和教条。

五、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多数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具有基础的生活经验,对社会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同时对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个人习惯。因此,对待高年级学生应当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将社会现象融入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霞芬.小学数学兴趣班[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淑娴.加强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2).

猜你喜欢

简约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